APP下载

怀念

2017-01-17|

读者·原创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书爸爸妈妈教室

文 | 朱 倩

怀念

文 | 朱 倩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乡村小学教师,教书的那些日子,单纯、实在,常常可以收获美好。

教一年级那会儿,我经常要看着学生打扫完教室才能走。一天放学,天下着毛毛雨,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顺便看学生扫地。因为天色异常昏暗,学生打扫完后,我让他们快些回家,免得家长担心。其他学生都走了,只有一个极瘦小的女生还在擦桌子,她擦得很仔细,每张课桌里里外外都擦了个遍。我催促她:“不擦了,明天早上让同学们自己擦吧!”她小声说:“我想擦完再走。”她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我说。我说:“你去吧,老师替你擦,不要让爸爸妈妈担心。”她说:“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没了。”然后仍倔强地继续擦着桌子。

我疏忽了,分班时竟忘记细看学生档案,还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去世。那年,她7岁,刚入学不久,我还没记住她的名字。后来,在和孩子的奶奶交谈中才知道具体情况:这孩子命苦,出生才47天,她的妈妈就患白血病去世了,后来爸爸又因电击身亡,还好,她有几个叔叔,都在外边打工,会定期带钱回来供这孩子读书。她的奶奶说,她和老伴都不算老,还能种地,每年养几头猪、几只羊,日子还过得去,老师不用为这娃担心。老人在说这些话时,一脸平静。我有些心酸,这家人的生活这样苦,还可以这样的坦然。三年级的时候,那孩子写日记:“我希望作业能少一些,这样我就可以帮奶奶做好多事,奶奶太辛苦了。”因为她的一句提醒,我留的作业从此不敢再超过20分钟。在孝心、责任面前,成绩是可以让路的。

那时候在山里教书,学生们除了少数几个家里稍微富裕些,其他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一个个跋山涉水来读书,常常一身泥,很多同学冬天都只穿着薄薄的单衣。有一个小男生,家里应该不富裕,春夏秋冬,常穿着同一件旧衣服,因为家离学校远,中午总是吃从家里带来的冷洋芋。有一年进行贫困生评定,同学们都说那个男生家比较贫困,但是那个男生告诉我:“老师,我不要贫困补助,我家不穷,还有比我家更贫困的,给他们吧!”我有些意外,毕竟有200多块钱的补助,但孩子诚挚的眼神告诉我:不争,是因为想着别人。

离开孩子们三年,混迹于成人世界,看见太多奢华,看见太多为了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的事,记下这些,只为让这个世界多一点儿温暖。

本文来自 @读者原创版 新浪微博“月度征文”

猜你喜欢

教书爸爸妈妈教室
读书、教书、写书:我的专业发展三部曲
我的教书生涯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不是放马的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秀才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