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夔《杏花天影》的情感意蕴初探

2017-01-16肖豆豆

艺术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姜夔芳草金陵

肖豆豆

摘 要:《杏花天影》作为姜夔婉约派自度曲中的代表作,现今仍有较高的流传度,此曲充分传达出姜夔作品中的冷(幽韵冷香)、清(清空高远)和愁(离愁别绪)的主观情感,它传承了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精华,是我国古典曲艺宝库中的瑰宝。

关键词:姜夔 《杏花天影》 冷 清 愁

姜夔(约公元1155 — 1221年),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姜夔不但能写词,而且还懂乐理。他曾创作了不少新的词调,称为“自度曲”①。姜夔的自度曲不是传统的“依声填词”模式,而是先创歌词再来谱曲,因此在音乐的创作方面显得更加自由,在感情的表达方面也更为畅快和淋漓。在姜夔众多自度曲中有一首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流芳百世的经典名作——《杏花天影》。

当然,《杏花天影》这一经典作品的创作离当下已逾千年,在社会面貌、音乐环境全然不同的当下情境中,要完全演绎《杏花天影》曲中的韵味和作品内部的情感并不容易。鉴于此,本文拟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姜夔的生平以及所处时代进行剖析,对隐藏在《杏花天影》作品中的情感意蕴进行探讨,以求更深刻的认识作品,即使横跨近千年,也尽可能接近这一经典曲目当年的意蕴。

一、情感意蕴之成因分析

《杏花天影》创作于公元1187年。公元1186年冬末,31岁的姜夔离开了从小抚育他的姐姐,从汉阳出发,前往浙江苕溪。公元1187年正月他途经金陵,于古城金陵怀想古代文人骚客与歌妓的浪漫故事,并感触自己多年漂泊不定的窘迫生活,在秦淮河舟中即兴写下此曲,以此寄情。此曲虽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惊艳人寰,长久不衰,笔者以为,这与创作时内因和外因两因素密切相关。

1.内因——姜夔的浪漫本色

姜夔从小清苦孤寂,科场失意后仕途无望,居无定所,常与诗人词客交游,依靠救济资助生活。世事虽如此落魄,然其作品却唯美浪漫,字里行间展露出淡淡忧伤,纵然生活如此不堪亦掩盖不了他骨子里的浪漫本色。

在姜夔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是柔情的,绿丝轻抚着水面,春风和煦如斯,莺燕的歌舞清新,甚至满汀的芳草也满是温情,如此美丽的画面不过是水中之月,全乎是他幻想中的景色。《杏花天影》的小序中,有交代:“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我们知道正月间还未回暖,是不可能有“绿丝低拂”这样景象的,那么莺歌燕舞和满汀芳草就都是他脑海里想象出来的景色了。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爱情也许是历来才子情怀的一部分,在他的心里住着一个人,那是他用一生时间去思念的伊人。带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不愿意醒来的美丽梦境,这梦境也唤起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所谓镜中花、水中月,梦醒了,就要回到现实。伊人已逝,眼前只剩迷茫。然,他留下的音乐,他写下的那些美轮美奂的辞藻,穿过时空,直抵我们的心房,带着我们走进那个梦幻的世界,去感受他的爱恨情仇,去聆听他的浪漫情事。

2.外因——国破家亡成就爱国情怀

姜夔所处的时代是宋朝的特殊时期,北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为金兵所占,宋室被迫南迁,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屡遭金兵骚扰,南宋统治者虽以奴颜婢滕换得了苟且偷安,但依然穷奢极欲,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②。

已过而立之年的姜夔走过金陵,回想昔日繁华秀美的江南,如今只剩残垣断壁,极目苍凉,心里悲痛难掩。面对着残破的山河,面对着颠沛流离的骨肉同胞,如何沉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愤懑、悲伤,然姜夔一介寒士,意欲何为?故胸中块垒一化而为词曲,从心而发,寄情于歌,把满腔的爱国情怀幻化成悲情清冷的音乐,吟诵着那些被压迫的人们和被埋葬的爱情。在这国破家亡的年代,有情人亦难成眷属,烟波日暮,何处是家?就让历史去见证,那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吧!

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尚书.舜典》),这一曲《杏花天影》寄的是作者对国破山河已不在的满腔悲愤之情,抒的是美缘难再续的无限人生悲怨,也正是由于姜夔内在的浪漫情怀与国破家亡的外部环境交织在一起,才成就了作品如此深厚的蕴意。

二、《杏花天影》情感意蕴之内涵

1.冷

作品中蕴含着“冷”的基调:这个“冷”字从作者创作时孤寂的内心情感,和作者通过使用冷色调的意象以及自度的曲调来反映一种幽暗阴冷的情绪。

词中的情感是清冷凄凉的,这一点与作者的人生阅历分不开。在姜夔十四岁那年,他的父亲因故去世,此后他一直寄居在已婚姐姐的家中,虽有亲人照顾,却不时有居人篱下、不得其所之感。成年后,姜夔离开姐姐家,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茫然四顾,何处是归途?这段孤独的人生历程印证在他的词中,所以孤独感是那样的鲜明而强烈。“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想象着这样凄凉的景象不禁让人心生酸楚。这种孤独感如寒冰一样刺骨,从小就根植于心,以至于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孤寂冰冷的味道。

词中的意境也是冷的。“潮水、满汀芳草、日暮”,这些客观存在的景色在他的眼中都变成了冷色调。“潮水”无情,幽幽地拍打着江岸,此时只有潮水知道他的苦,这是冷若冰霜的苦。“满汀芳草不成归”,“归”字与后面“更移舟”的“舟”字,同时出现在词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归”的意象很是唯美,隐晦表示出一种结束无羁生活的希冀,然随后出现的一叶扁舟,似乎预示着这种向往和渴望在目前都不会被实现,而姜夔要做的只有乘着这叶小舟继续漂泊,继续孤独,又或许,艺术,从来都是这样清冷孤独的。这些沾染了个人情感的冷色调的意境无形中给这首词蒙上一层幽韵冷香,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作者的本意就是如此,在这种意境中物我已经合二为一,彼此无分。

《杏花天影》属于自度曲,从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上来看,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些与众不同的风格。作品的曲式结构采用平行结构,由八个乐句构成,分上下两阙,上下阕使用了换头和合尾的手法相联系。夏野在《南宋作曲家姜夔及其作品》文中提出白石歌曲的结构有“换头”(即在双调词中,下片首句或开始部分与上片不同,其它各句皆同)、“合尾”(即双调词中上下片尾句相同或基本相同其它相应各句都不同)⑤。与此同时,姜夔还吸收了民间的音乐语言来丰富作品的内容,并且用结束时又转回原调的方法来保持全曲的步调统一,这种有变化的平行式的曲式结构流露出他对于想要结束这种孤独寂寞冷的生活而找寻归途的强烈渴望。

2.清

《杏花天影》的词风突出一个“清”字,即“清”的节律。张炎在《词源》中说到:“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指出了姜夔词的情性本质。姜夔词中精思高妙、幽韵无尽的审美追求,沉郁温厚,高格雅调的艺术风貌都与他的人生历程及文化性格有很大关系③。张炎提出了“清空”两字来概括姜夔词的风格及特色,也是因为他的词含蓄优雅,韵度飘逸,不染尘埃,使得他的作品有更多深层次的意蕴。

首先,从作品的名字《杏花天影》就能感受到无比清空高远的意味,细细品味“天”和“影”字都代表着一种优雅和飘逸,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姜夔在正月间途经金陵,眼前之景令他想到春暖花开绿柳如丝的春天,词中巧妙使用了绿丝、鸳鸯谱、桃叶等景物,写景思人,触景生情,让人不觉便走入了他的情感世界。“待去,倚兰桡,更少驻”这一句是作品中的第一个高潮,这个“去”字,别有一种清远无边的感觉,似乎一切的忧愁都随之而去。

其次,一个好的作品其韵味和风格离不开它的节奏,《杏花天影》的曲风清丽幽婉,这与它本身的韵律和节奏分不开。丘琼荪的《白石道人歌曲通考》讲到:“姜谱为声乐谱,时间之进行较慢,颇有雅乐气息,故可用‘字单位制一字一声。每声各有等长之时间,以一字为一个时间单位,故谓为‘字单位”。这么一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作品旋律的风格紧贴雅乐风格,作为一名标准的文人雅士,姜夔的清风傲骨体现得淋漓尽致。作品的旋律配上词,用这样缓慢的气息均匀吐出,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一位仙风道骨的文人雅士,站在金陵的岸边,看着日暮下的满汀芳草,满腹惆怅的摇头吟唱着自度之曲。

3.愁

《杏花天影》中“愁”的情愫主要突出体现在下阙中。“金陵路,莺吟燕舞”金陵离他的恋人所在地很近,重走金陵路,以“莺吟燕舞”来描绘秦淮河畔灯红酒绿的景象,也暗示了心中所想合肥恋人的歌妓身份,反衬出作者的相思之苦。“算潮水知人最苦”包含了作者对恋人的无限情思,这愁绪像潮水般袭上心头。“满汀芳草不成归”本是写秦淮河岸边长满绿草,美得不愿离去的景象,但在这里却是隐喻作者无家可归,思念伊人,愁如芳草的忧伤,于是便有了后一句“日暮,更移舟,向甚处?”将他此时迷茫无助不知身在何处的感慨,和漂泊无依不知何处是归途的悲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船在岸边短暂停留便将离去,望着恋人所在的方向,也许这一别就是永生,想要再见可能遥遥无期,心中的情愫更是化成了绵长的忧愁。在上阕中有一句“又将愁眼与春风”,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个“愁”更是意味深长。

结语

姜夔的作品能在宋代的词调音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舞台上留下浓浓墨重彩的一笔,既是他性格中的浪漫本色使然,又与山河破碎的家国背景息息相关。《杏花天影》作为姜夔婉约派自度曲中的代表作,如今仍具有较广的流传度,它继承和发扬了古典艺术歌曲的优秀传统,充分体现出姜夔作品中的幽韵冷香、清空高远,是我国古典艺术歌曲中的瑰宝。

注释: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44.

②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44.

③黄阳华.挹之无尽的幽韵冷香——试论姜夔的词学观[A].广西: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8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丘琼荪.白石道人歌曲通考[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2]杨荫浏,阴法鲁.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6.

[3]刘崇德,龙建国.姜夔与宋代词乐[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4]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

[5]刘永济.词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孙继楠,周柱玉.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120.

[7]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44.

作者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姜夔芳草金陵
《芳草》文学奖(2021/2022)获奖篇目
芳草满天涯文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陆明君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张祜 题金陵渡》
体育梦想 芳草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