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纸模型引课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2017-01-16王通林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王通林

摘要:纸模型方便制作,适合引课时激起学生兴趣,也能作贯穿教学课堂的设计载体,使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学习中形成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认识通用技术的设计内涵。

关键词:纸模型;引课;通用技术教学

通用技术是浙江省教育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新学科,大多数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来的,课堂教学的引课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自身特色,在引课中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觉得通用技术课堂需要一个好的载体,一个跟产品有关的模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直观的空间感觉,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开启主动学习模式。产品的模型很多,材料多种多样,结构有复杂、也有简单的,成本也有高有低,但纸质模型首先保证材料来源上的充足,降低了模型的成本,其次,有些纸质模型完全可以自行搭建、粘贴组合,不仅方便教师开发新的模型,而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适应新课程的创新性。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谈谈纸模型引课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索、设计制作适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纸模型

在通用技术必修1中,《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教材涉及的是便携式小凳的一般设计过程,课后练习更是直接要求用卡纸设计制作纸凳模型,所以,笔者觉得该节课可以用纸凳模型引课。由于该课的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所以纸凳的结构、纸凳的功能并不需要拘泥于优秀的形式,对纸凳所暴露出的缺点的思考也可以作为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但有了纸凳,一来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任务目标是围绕纸凳展开的;二来也可以当做学生设计制作要超越的对象。《技术试验》一节,为了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技术试验是怎么一回事,可以设计该节课完成活动手册中提到的“纸质梁的承重试验”这一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那么用纸质梁引课,无疑也是直奔主题的好方法。《制作模型》一节,可以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制作,课堂中可以操作的材料当然首选纸质材料,那么引课中直接用纸质产品例如纸质笔筒,也将使学生明确设计方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技术的性质》一节,看似和各行各业的技术产品都有关,其实也可以用纸模型来引课,因为纸模型也是其中一个技术产品,纸模型也能体现技术的创新性、目的性、综合性以及两面性。以纸模型作为课堂内容的起源以及主线,将会使学生更加明白这几个性质是技术的基本性质。《设计分析》一节,涉及到台灯,如果直接用一个纸质模型而非图片引课,那么学生对设计分析所涉及到的因素分析、物人环境三要素分析将更加全面。在通用技术必修1第6章中,正等轴测图的学习和三视图的学习,也可以用纸质几何模型来引课,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较好地认识三维空间结构和建立三投影体系。在通用技术必修2中,结构与设计这一单元也是比较适合用纸模型来引课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直观的空间感觉,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制作模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直接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创意笔筒引课,展示纸模型的那一刻,学生的目光就被创意笔筒纸模型牢牢锁住,那种空间的立体感是鲜明而强烈的,甚至有些学生马上就表示想要拥有这样的产品,欲望被点燃后,自然更加主动学习。对于任何技术活动课,引课时使用恰当的模型激起学生的兴趣,都将使这节课的效率得到提升。

2、贯穿教学课堂的设计项目

之前介绍的创意笔筒纸模型,不仅在课堂开始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欲望,也是贯穿课堂教学的设计项目。活动过程中学生一直都在吸取老师引课过程中的纸模型的精髓,学习目标明确,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从老师展示的纸笔筒开始,学生有的在模仿,有的在超越,有的在增加个性化的设计。整节课内容紧凑,节奏鲜明,张弛有度,很好体现学生主体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

三、聚焦目光,深入思考

在《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引课的。

展示纸凳模型,问:大家觉得我这个纸凳是怎么设计制作的?

生1:先在纸上画线,然后裁剪,把各部分粘贴起来,最后组装。

师:这位同学好似看过我怎么制作的,说的非常全面,但你说的只是这纸凳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那么完整的设计该从哪里开始呢?

生2:因为要上这一节课,所以老师你才想到要做纸凳的吧。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纸凳的设计一般过程,从而学习产品设计过程是需要经历什么样的阶段的。

……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从设计成果引课,让学生思考设计过程。拿出纸凳模型,直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进而使学生在思考设计过程时,有了客观的客体做载体,焦点在纸凳上时,学生的思考就是围绕着纸凳展开的。在接下来的引导中,也围绕纸凳展开问题,学生学习时由纸凳这个点散发开来,逐渐思考纸凳的设计各个阶段。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讨论也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的掌握。

四、作为载体实施项目

在《技术试验》这一节教学过程中,

展示纸质梁模型,问:大家觉得这个纸质梁能承受多少重量的重物悬挂?

生:纸这么薄,这么脆弱,承受的重量应该不多吧。

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于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可以探究后下结论。

演示纸质梁的承重试验

将纸质梁放置于相距一定距离的同一水平高度的两凳子上,在纸质梁中间悬挂矿泉水瓶,逐渐增加矿泉水瓶中的水和矿泉水瓶的数量直至纸质梁出现形变,称量纸质梁形变前悬挂的总重量。

师:我们刚才对这个纸质梁的猜测有些看似很有依据的,结果也不准确,只有做了相关的探索实践,我们才得到了这个纸质梁准确如实的承重结果,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技术试验。

……

若没有好的载体,技术试验这节课就沦为纯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关注概念及意义的记忆,且没有理解的记忆将是痛苦的学习过程,老师在上课时也将觉得空对空、索然无味。我用了实实在在的一个技术试验做载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的有探究味了,纸质梁的引课就直接把学生拉进了学习的空间,甚至有同学主动要求参与进技术试验过程中,我选择了一到两位同学亲自体验纸质梁的承重试验,学生在完成技术试验后对纸质梁又重新看了几眼,有的眼神里透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当然对技术试验的理解和技术试验重要性的了解也更深刻了。

其实课堂中,其余同学也有很多跃跃欲试的,尽管没能亲自体验,但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时刻关注演示的情况,甚至有同学直接就发出惊呼。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主动学习,通过对浅显易懂的事例的探究真正学到了技术试验的相关知识。

五、纸模型引课法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其开发自身思维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在教师教导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操作的空间。为此,教师首先应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设置问题,让学生直接参与和经历,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用纸模型引课,学生的主体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明确了课堂任务后,学生学习方向明确,探究的问题明确,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几次实践探究下来后,感觉学生不仅进入学习状态的效率提升,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上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探索,深挖各种可能情况,甚至有时候超出设想界线,把问题思考地更加全面、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