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封“又惊又喜”的来信

2017-01-16汤笑笑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汤笑笑

摘要:长期以来,班主任缺乏创新和研究,管理水平在低层次徘徊。班主任工作研究滞后,成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一个优秀的、有特色的班主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用崭新的教育理念去实施班级管理操作,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关键词:一封来信;生生管理;有思想

一、“我”要当“纪律委”:

2016年9月15日(星期四)那天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在整理办公桌时,一张用练习本纸写的来信突然跃入我的眼帘:

“尊敬的班主任您好:

我们是您的学生王宇和陈明,我们两个人想当班级纪律委。虽然我们成绩不好,但是班级纪律委如果由我们两人来当的话,我们相信会管理好班级的:

1、我们现在已是六年级学生了,成绩好的同学都在忙于学习,他们当班委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2、以前您没有教过我们,您对我们班同学的情况不十分了解。现在的班干部都是您点的,虽然他们成绩好但是对班级管得少;

3、我们两个人一直觉得自己是“差生”,如果老师同意我们两个人当纪律委的话,我们不仅认真负责,而且做到:不迟到早退;上课不乱讲话、认真听课和写作业……。这样的话,老师和同学对我们两个人的印象就会改变,就不会把我们两个人当作“差生”了。

请老师批准。

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王宇 陈明

2012年9月5日”

我当班主任这些年还是头一次收到这样的来信,何况这封信是出自王宇和陈明之手,更是令我感到又“惊”又“喜”!

“惊”的是:带过他们班主任以及熟悉他们的同学都知道:把他们称为“学困生”并不为过!翻开以前的《我的成长脚印》,大多的共同评价是:打架、不写作业、扰乱课堂纪律、考试作弊且英语和数学学科经常得不及格……。这样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能管得好别人?

“喜”的是:这两位同学自进入初三以来似乎有“旧貌变新颜”的好兆头,如果这次给他们发挥的机会,说不定会收到“有心插柳柳成荫”的良好效果呢!

于是,我决定找他们俩好好谈一谈。

今天是9月16日,星期五,按课程表下午的第三节课是全校大活动。我把班级事务交给体育教师,将王宇和陈明同学带到我们学校的心里咨询室。心里咨询室是较隐私的地方,不像办公室那么严肃,而且没有别人在场。因为有了如此和谐的氛围,我们的交谈也就轻轻松松地开始着、进行着…。交谈中,我没有提及他们的过去,只是向他们暗示着我想带好这个新班级的愿望和决心。从未与老师“零距离”谈正面话题的王宇、陈明两位同学不仅没有丝毫的紧张,而且把班级管理的思路和做法叙述的那么投入、那么具体,连我都感到自愧不如!难道他们俩“蓄谋已久”?

当天下午活动课结束后,我把全班同学留下来。当我把今天的这封“特殊”的来信当众宣读时,全班同学鸦雀无声;而当我宣布“从下周开始,王宇、陈明同学共同担任我们班的纪律委”时,整个教室很自然地响起脆耳的掌声!

9月19日,星期一。今天是我的早读课,走进教师一点声音都没有。原来今天是王宇值日,一大早他就安排数学课代表在讲台布置学生做计算练习!我用眼光一扫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迟到!整齐的座位和安静的氛围让我产生一种感动!

我决定“趁热打铁”:我再次和他们两个人碰头,分析当前学习的形势和本班现状;传授一些班级管理技巧;指导他们制订《班级一日常规要求》;协助其召开班委会、主题班会……。

新的班级管理网络就在这不经意中建立了。几周下来,我们班的“四优四比”都在年级前列;在黑板报评比中,我班喜获“二等奖”;“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活动中,我们班级又获得了“精神文明奖”。

二、“我”要做“教育反思”:

1、“不想当班主任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想当班主任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能带出什么样的班级。一个优秀的、有特色的班级即是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外显,并能体现出其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为风格。

长期以来,学校班主任一直被称为学校的大忙人。他们整天泡在班级,忙于“救火”、“补墙”,班内大事小情,事必躬亲,甚至在管理上“一手遮天”,却往往吃力不讨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辛苦型的,不受欢迎的。究其原因,班主任缺乏创新和研究,大都凭经验、吃老本,管理水平在低层次徘徊。班主任工作研究滞后,严重影响着班集体教与学互动过程最大效能的发挥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成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记得有一位老班主任对我说过这样一个比喻:“把米撒在桌面上,用手抓住鸡的翅膀要它吃,它不吃;而当你把米撒在地面上,松开抓鸡的手并离开时,它跑去吃个不停。”这个比喻对我有一个启发:当班主任就要当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

其实,我们现代的学生都多么盼望着一个充满智慧、富有创新精神、能理解学生的班主任啊。这一封“特殊”的来信着实让我兴奋!两位同学在自荐的同时也给了我一个警告:对待现在的班级和学生,班主任不能“居高临下”、“一手遮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用崭新的教育理念去实施班级管理操作。

2、“不想求上进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对学生的培养既强调智力因素的教育,更突出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此可知,我们国家现在强调素质教育是多么的及时!

什么叫“素质教育”?

教育专家有他们的专业理论阐述;老教育工作者有其实际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在保证被教育者全体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其个体实际潜能的发展。

以分数、以成绩排名来衡量学生的素质已不能成为现实!就如现在全国实施的“中小学生冬季长跑”、“阳光健身一小时” 等活动,无不体现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要求,也是对 “素质教育”的加强,对“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谐教育”的倡导。

在这样轰轰烈烈的大形势下,我们的学生——受教育者,又在怎么想呢?通过我与王宇和陈明同学的交谈,我了解到:“教师关注的大部分是优等生,对于像王宇、陈明这样的学困生怎么办?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弱势群体”:留守的;孤儿的;单亲的;外来的…….

我们撇开王宇、陈明同学以前的“不尽人意”的表现,单从他们俩这次的“大胆”而暂有“成功”的举动看,我们绝对不能把他们当作“行为困难生”看待!首先,他们不仅没有以前那么“坏”,而且有乐于为班集体奉献的热心;其次,他们在学生大群体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亦不是一天两天的效果;第三,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困难生”,而这次有那么大的勇气为班集体奉献,说明其有克服自己、改变自己的莫大意志;第四,他们也许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再不发挥自己的能力,也许机会就少了。别人都有好的成绩,我们拿什么呢?不能老是给别人不好的印象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或许他们早就领会过?

从对整个事件的处理,我体会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感;班主任工作的“思想”价值;“生生管理”的时效性;教育工作的永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