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规划练琴时间

2017-01-16

琴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技术性学琴练琴

孩子练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枯燥、无味的基础练习分分钟都能打压孩子的自信。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校的课业变得更为沉重,压力的袭来,孩子学琴的积极性也会逐渐减退。这时家长更需要帮助孩子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效率,更合理地规划每天孩子不到一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从而帮助他们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琴的乐趣。

在孩子每天练琴的过程中,我有个规划,以供参考:

1.热身阶段:3~5分钟,以和孩子聊天、拥抱、相互鼓励和肯定为主。

2.基础性的技术训练阶段:5~10分钟,以《哈农》《车尔尼》为主,活动手指的基本功练习。

3.曲目练习阶段:15~20分钟左右,以孩子自主练习为主,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做到不出声地陪伴。

4.改进阶段:10分钟左右,根据孩子练习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孩子完成技术性改进。

5.孩子钢琴游戏阶段:5分钟左右,在练琴接近尾声时,和孩子有几分钟的游戏时间,常用的是孩子练琴我唱歌、跳舞,或者是我和孩子一起在钢琴上互动,偶尔可能是不成曲调地胡乱弹奏,也可能是她充当老师的角色指导我。

和一般孩子练琴比较起来,这样的5个阶段看起来其实没那么糟糕,相比从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认真地进行技术练习,他们更愿意和父母有一个亲子互动和钢琴游戏的环节。因为在大部分孩子看来,重复练某一首曲子真的太枯燥无聊了,根本不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同时也会削弱他们对学琴的喜爱。

在每天练琴开始和结束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更多的互动,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消化练琴的压力。这样的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每天基本都会有调整。比如孩子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开头和结尾的互动性游戏的时间就会拉长一些,技术性练习的过程就会减少。当然也并不是每一天都会根据上面的流程完整地走一遍。在孩子困了、累了、家庭作业变多的情况下,我和孩子宁愿选择好玩的钢琴游戏,也不会坚决要求孩子进行技术性练习。

我想,这是孩子至今还能坚持练琴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练琴没那么有动力、无聊、枯燥,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除此之外,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随着外力的变化随时调整和孩子每天的钢琴练习课的时间和结构。一般外力导致的调整有这样的几点:

1.练习的内容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每周老师上完钢琴课后的2~3天时间里,技术练习的时间会要求孩子刻意地增加,老师所教的任何新课都需要坚实的基础练习。之后的几天,钢琴游戏的内容与互动会加强,特别是孩子在完成钢琴4级考级之后,我会和孩子玩更多的游戏,寻找音乐的乐趣,这看起来很好玩。

2.练习课随着孩子的兴奋度而调整。孩子的情绪有变化,所以我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高兴的、兴奋的、紧张的、失落的,在学校被老师表扬和同学闹矛盾都会有不同的情绪。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绪有针对性地作调整,或增加技术性练习的时间,或增加游戏时间。

练琴不是为了打压孩子、欺负孩子、让他们感到挫败感,也不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大师而练,而是在感受音乐的旅程中让孩子找寻到快乐,并因为这份坚持转化为对时间更为合理地利用、对学习更严谨的态度。

所以,对症下药,让练琴更美妙,让练琴更像是玩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许更适用。

猜你喜欢

技术性学琴练琴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孔子学琴
练琴记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练琴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
边柱制栓锁技术性破坏痕迹的检验
新时期技术性人才的意义人才交流服务中的培养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