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文背诵十法

2017-01-16王玉花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文字记忆课文

王玉花

中国的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文字优美,思想深邃,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将其记忆下来,并随时运用和活化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恐怕非背诵莫属了。笔者在这里向学生们介绍十种背诵的方法。

一.关键词背诵法: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一)是指句段的领头字。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诗文,再次背诵时往往在某一段的开头卡住。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就能很快地往下背。这说明领头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二)是指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词语。如《岳阳楼记》中的三四段,用“若夫”与“至若”两词引出整段的写景,背诵时可提醒学生记住这两词。把握这些关键词,不但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对材料的提取运用。

二.求同存异背诵法:这条规律主要针对某些具有“重章叠唱”特点的课文,我们在提醒学生背诵的时候可以求同存异,即在背诵第一节后,找出其余各节与第一节不同的字句并记熟就可以了。例如《诗经》中的诗可以采用此法。下面,我以《蒹葭》为例介绍这种方法。此诗共三节,第二三节只有少许文字与第一节不同。因此,背熟第一节后第二三节只记住不同的文字就可以了。

三.勾画画面背诵法:有些课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读了课文,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自然而然的出现,从而产生联想记忆。如《醉翁亭记》一文的二三两段,作者在这两段中分别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风景画,即朝暮之景与四时之景;一幅是风俗画,即“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若能让学生将这些山水风光、游人活动、个人情感等画面融进自己的想象,依托原文对画面和情节做丰富的联想和拓展,就能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任务。

四.掐头掐尾背诵法:这个规律适用于那些记忆力比较差的学生,具体做法是:把课文读几遍后,再把它抄在本子上,抄时只保留每句话的开头与结尾的一两个字,中间的文字省掉,背诵时再补齐省略的文字。以《木兰诗》一文第三段为例,可以以“东”、“西”、“南”、“北”、“旦辞……暮宿……”、“旦辞……暮至……”为纲去背诵,这样背诵不仅背得快,而且记得牢。

五.各个击破背诵法:这主要针对某些篇幅比较长的古文,如《岳阳楼记》《出师表》等,让学生一段一段地背完整篇文章,往往产生一种记忆疲劳,背诵效果不好。但如果化整为零,这一节课突破一两个段落,另一节课再突破一两个段落,然后将各个“击破”的段落连起来背,背诵效果将会很好,而且内容分散中又有整体串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沉淀,诗文内容可长久留存脑中。

六.一线贯穿背诵法:所谓“一线贯穿”指的是(一)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然后以这条线索做牵引,抛砖引玉,引导文章背诵。文章的写作线索通常有写人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等。如《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园的行踪为线索展开记述,以渔人遇桃林、入桃源,离桃园,寻桃园的顺序组织文章,按照这一线索背诵相对比较容易。(二)是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背诵的一种方法。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等。如《扁鹊见蔡桓公》可以按时间顺序背诵;对《刻舟记》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背诵;对《活板》则按照逻辑顺序背诵等。

七.限时竞争背诵法:这种背诵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的。十四五岁的孩子正是争强好胜的年纪,都想表现出比别人聪明能干,也都想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这一背诵法即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其好强心,好胜心,激励其在紧张的竞争中轻松完成背诵。通常的做法是先给学生限定任务,然后限定时间。这样,有时间限制,有任务量限制,有快读要求,思想高度集中,大脑的思维活性得以调动,背诵的效率就会提高。

八.合作互纠背诵法:这种背诵法,是指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让两个同学自由结合,互相试背,然后对照原文互查互纠,加深印象。这样经过多次查纠后,学生再次背诵时便会心中有数,改错补漏。更重要的是两个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既互相提示、督促,又彼此带动、激励,这样团结协作,往往印象深而记忆久。

九.反复朗读背诵法:古人读书很讲究一个“诵”字,所谓“诵”就是朗读,吟诵。好文章都有很强的音乐感,必须依靠大声朗读才能体会。笔者这里所谈的这种记诵法就是要求学生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有感情的读课文。而且朗读课文时目视,口诵,心思,要用同一信息同时刺激几种感官。

十.首尾蝉联背诵法:这种背诵法要从整体入手,再分散难点。所谓“从整体入手”,就是让学生背的内容先整体读几遍,这样头脑中有了总的印象,了解了句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再逐段背。所谓“分散难点”是指有了总印象,先背第一段,背熟后,再背第二段,然后一二段合起来背,接着背第三段,再把二三段合起来背,这样上下串联,如同柳条串蝉,最后合为一个整体,效果会很好。例如《出师表》、《隆中对》这样的长文章可采用此法。

课文背诵是中学课文教学的一大关键,也是学生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一大法宝。以上十种方法,是互相联系而非截然分开的。分题阐述只是为了方便说明,也利于偏重某一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因而,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应让学生视文章的长短、体裁、内容、写法的不同,根据背诵的场合、自己的行为习惯等逐渐摸索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获得最佳的背诵效果。

猜你喜欢

文字记忆课文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