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教学设计
2017-01-16陈佳
陈佳
在教一篇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教小说有教小说的内容和方式;教散文、诗歌则有教散文和诗歌的内容和方式。这个很浅显的道理,教师们有时候却容易忽视,而用千篇一律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初高中语文课文中,小说所占的比例不小。小说,这种文体究竟是如何界定的?传统的小说认为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并通过这三要素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而从现代小说观来看,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对于三要素,英国的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故事与情节有所不同,故事是受好奇心驱使,而情节则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讲了一件事情后,如果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如果再问“什么原因”便是情节。关于小说的人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创造。
《变色龙》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教材的单元提示中要求学生“学习本单元,要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这篇文章是契诃夫短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人物有警官奥楚蔑洛夫、商人赫留金、警察叶尔德林,还有小狗及观众。整个情节是通过赫留金和身分不明的小狗之间的冲突带起来的。至于环境描写,这篇文章显然是具有现代小说的特色,比较模糊,不确切。在开头用几笔勾勒了一下,但是却刻画出沙皇俄国警察统治下的社会恐怖、死寂的气氛。
现代教育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原因是在于教师,教师对文本本身的解读就存在问题,很多人甚至用几十年前阶级对立话语体系下的思想观点来对文本进行理解。正因如此,教学内容的确立就出现了问题。一个单有成熟的教学技巧的教师是不能称之为好教师的,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兼具教学内容与教学的方式两方面的科学性。
先看教学内容。
对于小说教学,要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我们第一步是要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正如上文所说到的,明确文章的体式,我们大致知道《变色龙》是一篇怎样的小说。接下来,是要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教师要把自己当做一位普通的读者,一位像学生那样的读者,按正常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对文章进行思考,而非每当讲一篇课文就拿起各类教参,查起五花八门的优秀教案。理解文本也并不能像建空中楼阁那般,因此在结束正常的阅读之后,还应多方面查找资料。第一种,文章作者和相关背景、其他作品;第二种,其他同时代的人或者相近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第三种,近代以来对其人和作品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一些学者的评论文章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那可能代表了一种比较新的学术观点,而他们的话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可信的。对于《变色龙》,在读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思考为什么文章题名“变色龙”。然后,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对话讽刺幽默。同时,我们会进一步通过故事思考社会背景和后面隐含的内容。参照一些知识积累和资料,我们会发现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有着他一贯的写作特色,不论从篇幅、人物设置还是性格刻画方面都是力求精简。高尔基曾称赞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是充满着一切生活气味的经过精琢细磨的瓶子”。另外,我们初读会觉得这篇小说十分幽默,很有趣,令人发笑,但是深入读下去,恐怕就会让人哭了。有人评论他是善于从“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看到“为世人所看不见的眼泪”。这是一种寓哭于笑的写作风格。所以课文提示中也说“这篇讽刺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小说通过五次对小狗身份的认定写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五次的态度变化,这个变化之快真令人称奇。此外契诃夫早期小说很重视文体,而用得最多的就是对话体和戏剧体。
《变色龙》就是有着这样鲜明特点的一篇小说。它不仅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而且涉及到一些较深的社会层面。作家巧妙地通过“狗是将军家的”和“狗不是将军家的”这样一个矛盾,把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待同样一件“狗咬伤人”的事情的态度转变写出来。狗的身份转变了五次,那这位警官的态度也如变色龙般转换了五次。从而将社会上趋炎附势和见风使舵这样现象生动地揭示出来了。最早的戏剧就是由对话发展而来,契诃夫一面用对话体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复杂微妙的内心冲突,一面干脆把戏剧形式引入小说,创造了一种独具匠心的戏剧化的叙事结构。
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还是不够的,要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还应该考虑学情因素。我们经常会说语文课备课的“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说课中,我们自己经常也会说或者听别人说“说学情”,大抵是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整个班的学习起点这样的宏观角度来说的。我们会感觉到,这样的学情分析往往是流于形式,并不能对教学设计起到真正的作用。然而,在如今“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之下,学生的重要性、学情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笔者认为,在考虑学情因素时,必须针对每一个学生、每一篇课文,做出具体的学情分析。我们前面说到教师要让自己像一个普通读者那样去阅读文章,这不仅是教师理解文本的需要,而且是体会学生情况的需要。因为教师自己觉得难懂的地方,学生可能也会存在困难。教师觉得难以看出妙处的地方,学生可能也会难以看出。这样,其实就是一个初步的学情分析了。为什么有些学生会觉得语文课不重要,因为他们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听不听课成绩都是那样,老师上课讲的他们自己也都知道,或者教参中都有。所以,学情分析进一步就是要了解学生对于一篇具体文章的学习起点在哪,换句话说,就是要了解他们到底哪里懂,哪里不懂,从而教他们不懂的,已经懂了的不必重复。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变色龙》这篇小说,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做一个预测,同时要根据预习的检测调整教学内容。教案不应该是一个既定的剧本,我们应该向美剧的编写方式学习,边写边演,随时调整。这样,课堂才能更加灵动。最终教学内容应该是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二者之上的一个确定。这是一个对二者综合考量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筛选的过程。最后的教学内容一定不会是面面俱到,而是精简而有针对性的。因为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篇课文就把涉及到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变色龙》这篇小说,可以教的很多,最后一定要确立重点的内容。
再简单说说教学方式。
在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就是方式的问题,即教学环节的设计,这个在这里不多赘述。对于小说教学,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找一个抓手,即一个合适的点,通过这个抓手,铺开整个教学流程。看《变色龙》这篇课文的一些优秀教案,有些老师抓住幽默,有些抓住变色的分析,具体如何来做,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