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研究

2017-01-16王君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辽宁省课程体系体系

王君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调整经济增速、转变发展方式、重构增长动力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部署,指出在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成为高校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要成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辽宁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需要明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辽宁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发展问题

全国31省市的GDP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3年,辽宁省GDP总量排名一直稳居第七、GDP增速排名通常在第20名左右。然而,2014年,情况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GDP总量排名未变,但GDP增速却下降到了倒数第三名;2015年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2015年,辽宁省的GDP增速已下降到了最后一名,其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等均呈现显著的负增长。这一切表明,辽宁省原有的经济发展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为了重焕生机与活力,辽宁省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以投资为主的粗旷型经济发展方式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创业人才作为驱动创新的核心资源,对集约型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发展就更为重要,但是,辽宁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还存在着问题。

第一,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根据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辽宁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

第二,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不够全面。辽宁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不仅是政府和高等学校的责任,在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体系中包含的主体不够全面,而且没有形成活跃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没有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全面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体系,没有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体系。

第三,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但是目前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课程体系的层次还不够清晰,对整体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的支撑还不够。

二、辽宁省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问题解决方法

第一,明确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目标。辽宁省人民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推动我省高等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行动方案,体现省政府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制定并颁发了《辽宁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随着“创业基础”课纳入必修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再一次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一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指明了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内容和重点,对全省高校“十三五”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引导高校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为辽宁新一轮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不断增强辽宁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持久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二,健全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辽宁省要培养和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就需要形成活跃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体系,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参与者和协助者,政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舆论导向、服务体系、部门协调等多方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起到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各种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是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最直观的感受和奋斗目标,因此,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只有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观念,并勇于去实践创新创业,才能说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实际的效果。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庭的支持是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的有力保障。

第三,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的普及课程;第二层次,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旨在提高其基本知识、技巧、技能的专门的系列专业课程;第三层次,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要以项目、活动为引导,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业过程的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互为支撑,内容体系为课程提供课程内容的支撑,课程体系为内容体系提供内容实现形式的支撑,两者共同作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忠红.地方高校转型期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发展问题简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2]高薇.辽宁省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2014.5

[3]丁俊苗,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创新创业与教育2016.2

[4]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级一般课题,课题编号ljgykt-1609。

猜你喜欢

辽宁省课程体系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