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角度的英汉动物隐喻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2017-01-16易佩珊
易佩珊
引言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和认知方式。Lakoff 和 Johnson(1980)指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事物,它根植于文化系统,体现于思维和语言层面,既是概念建构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学习和认知的对象。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动物在人类生活中举足轻重,关于动物的语言现象也在语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对动物的形象、生理、习性、动作等了解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动物与人类社会活动存在相似之处,通过在语言层面上的概括,便形成了动物隐喻。虽然关于隐喻的研究非常多见,但是动物隐喻研究则是隐喻研究系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国外已经认识到“动物隐喻”的研究前景,并从认知语言学、国内的“动物隐喻”研究却是一个尚属深入探索的领域。因而本文将从认知角度对“动物隐喻”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方向。
人类在与动物频繁亲密的接触中,深刻认识了动物的鲜明形象、突出特征、独特习性,对它们产生了爱憎、敬畏或厌恶的情感态度,并将其赋予人的一系列属性特征,用动物身上明显确定的特征概念来突显人类身上相应的概念,创造出生动形象的“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意义。因此,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深入了解动物隐喻产生的文化背景、民族特点以及心理基础,进而对比分析汉英动物隐喻文化内涵。
1.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对比
1.1 喻体相同,意义相近
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感知器官和心理基础,再加上人类有相似的实践经验,不同民族的认知能力非常接近。基于相似的感知,不同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就能有相似的概念结构。而语言是概念结构的表现符号。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与动物的接触中,人们发现一些动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会引发相同的表征对象和心理意象,如“lion”和“狮子”都表示“勇猛”;“parrot”和“鹦鹉”都表示“人云亦云”等等。
Eg:汉语中有“狼狈为奸”,“狼子野心”。英语中则有“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 or a wolf in lambs skin”,“hold a wolf by the ears”. In addition,asses are regarded as stupid,eg.“ass in grain(十足的大傻瓜)”;“an ass in a lions skin(冒充聪明人的傻瓜)”;“all asses wag their ears(谚语:驴子摇耳朵,傻瓜装聪明)。
英汉语言中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例如,用monkey(猴子)喻人聪明,口衔橄榄叶的pigeon(鸽子)象征和平,eagle(老鹰)使人联想到力量,lion(狮子)和tiger(老虎)令人联想到威武、雄壮。Goat(小羊)是温顺的象征,狐狸(fox)是狡猾的象征,蜜蜂(bee)则是忙碌的象征。以上例子说明,英汉动物词汇在隐喻认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反映了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
1.2 喻体不同,意义相同
由于各民族地域环境、社会背景、人文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理念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时,不同文化的人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动物来作为喻体赋予同一意象。例如,“horse”在英语中是“勤劳,坚忍”的象征,在汉语中是“速度快,拼搏”,而“牛”在汉语中却代表“勤劳,坚忍”。汉语读者在读到“He works like a horse”时头脑中会出现“他工作起来像老黄牛”的意象。He has a butterfly in his stomach.(译文:他怀里揣了只兔子,忐忑不安。)英语的“butterfly”则与汉语的“兔子”意义相呼应。“He is wet like a drowned rat”这里英语的“老鼠”和汉语“鸡”尽管喻体不同,但内涵相同,都是指“全身湿透”。
1.3 喻体相同,意义不同
由于各民族的各方面因素影响与差异,同一喻体,在英汉文化中可能喻义完全相反。汉英两个民族熟知的动物相差无几,但是这些动物与人类的亲疏远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时候却大相径庭。比如,英、汉语都有关于“狗”的隐喻,但汉语多取贬义,如:“狗腿子(或走狗)”,“狗仗人势”,“狗嘴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等。而英语也有褒义的表达,如:old dog(指人资历深);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尊贵的象征,也比喻非凡之人。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国人视自己为龙的传人;成语“龙凤吉祥”、“龙章凤姿”、等表达了幸福、吉祥、美好之意。而在英语中,“龙(dragon)”却是“凶神恶煞、会喷火的怪物”,象征着魔鬼、撒旦和邪恶,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比如“海燕 petrel”。英语里指“会带来麻烦或预示动荡不安的人”。可汉语里却象征着“迎接暴风雨的先驱或勇士”,一褒一贬,意义和用法都不一样。同样的还有“喜鹊 magpie”、“杜鹃 cuckoo”、“猫头鹰 owl”等。
结语
本文通过对英汉动物隐喻的简要分析,剖析了动物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各自的形象意义和不同的文化内涵。每个民族团体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语言、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文学典故、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也即其特定的文化内容,而隐喻又是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的,所以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隐喻方式及其表达。因此,汉、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汉、英语动物隐喻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本文对汉、英动物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隐喻语言既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共性、也体现了其差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这是因为隐喻是在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隐喻与文化不可分割。因此动物隐喻的比较成为了解文化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文胜,朱章华 . 英汉比喻性词语中文化内涵及翻译 [A]. 郭建中 . 文化与翻译 [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P339.
[2]项成东,王 茂. 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 现代外语,2009(3):239-246.
[3]徐 珺,刘法公. 英汉喻体文化内涵对接与比喻性词语的翻译[J]. 外语研究,2004(5):50-53,80.
[4]余 东. 论翻译思维[J]. 外语研究,2013(2):78-83.
[5]张广林,薛亚红. 隐喻的认知观与隐喻翻译策略[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