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自私的孩子学会分享

2017-01-16徐飞

东方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分享学会

徐飞

摘要: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是其心理发展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交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孩子的自私心理与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岁多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期。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增强,两三岁的孩子逐渐懂得了区分出“我的”和“你的”,开始出现了占有欲,产生了自私心理。这一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主义”。处于自我中心思维下的孩子只会从自身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在他们看来一切东西都是“我的”,不允许别人碰自己的东西。也正是由于这种“自我中心”使孩子在与同伴的最初交往中“随心所欲”,不会自我克制,不会协调办事,就会出现抢夺别人的食物和玩具的现象。所以,您的孩子有“不舍得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别人的东西却要据为己有”等表现,这种表现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长大,孩子自然会逐渐去除这个自我中心,减少自私行为,学会谦让、克制。

关键词:自私的孩子;学会;分享

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和家长错误的教养方式也能造成孩子的自私心理。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4+2+1的家庭模式中处于“中心”地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的呵护强化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家中没有能与其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也缺乏集体生活的体验,因此导致他们不会处理自己和同伴的关系,不关心他人利益,往往会表现出自私的一面。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孩子本身产生一定的优越感,如果祖辈和父辈再过分宠爱,家中一切必须以他们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对孩子的过分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就更会使他们不能受一点苦或一点委屈,一切为己,养成独食、独玩等不良习惯。有的家长甚至容忍、迁就自己孩子的错误,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味地袒护自己的孩子,从而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助长了他们的自私行为。孩子的天性是好模仿的,父母之间或父母与邻里之间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公交车上鼓励孩子抢占座位等,都能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逐渐产生自私的心理。您的孩子每次从爷爷奶奶家回来就表现得更加自我中心,可能是祖辈对她的过度溺爱而造成的。

自私的孩子得不到同伴的欢迎,交不到好朋友。缺少同伴交往的孩子很难纠正,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形成的自我中心状态,心理脆弱,很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破坏行为、攻击行为等心理问题。因此,对于您的孩子在其生理发展过程中,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产生的很自然的自私自利现象,您的责任是要想办法加以引导,帮助她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您和孩子的祖父母还要学会给孩子理智的爱,避免给孩子以“特权”,防止她的独占意识更加膨胀,逐步养成利她行为。

那如何让自私的孩子学会分享呢?针对各种类形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结合实例引导家长如何妙用方法,使幼儿容易接受,效果更好。除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给孩子讲有关分享的故事外,我们还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加以引导,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1)从吃喝小事做起。吃饭时,最好全家人一起吃,而且“好东西要大家吃”。对于任何好吃的东西,家庭成员每人都要有一份。要让孩子知道,吃好东西不是她的特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喜欢吃好东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学会分享,即使别人送她的东西,她也会记得给家长留一点。

(2)给孩子适度的照顾,教孩子学会履行义务。要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满足孩子基本吃、穿、玩、学习等需要的同时,还应鼓励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自己收拾玩具、摆凳子、分碗筷等,使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也应该为家人尽点义务。当孩子所做的得到大人的认可、自身价值得到承认时,孩子自然能减少自私行为,学会关心别人。

(3)与爷爷奶奶保持统一战线。要多跟爷爷奶奶沟通,让他们意识到“溺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对孩子的要求要达成一致意见,以免孩子对爷爷奶奶过多的依赖,而降低了父母的威信。

(4)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是孩子效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家长要事事率先为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与邻里和睦相处、好吃的先让给老人,给生病的家庭成员特别的照顾、出门坐车主动让座等言行,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关心别人、克服自私心理。

(5)反复训练孩子的利他行为,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要及时给予强化。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谦让长辈,谦让同伴,谦让客人的好习惯。当孩子表现出礼让、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给小朋友玩、主动让座等好的行为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行动的愿望。

(6)延迟满足。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能坚持与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玩具、不抢夺别人的东西,两周后就奖励那个早就相中了的巴比娃娃。”延迟满足可以降低孩子的欲望,防止自私心理膨胀。

(7)创造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机会,使其逐渐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把自己喜欢的食物与大家分享,让孩子亲身体验与他人共享的快乐。到亲子机构或公共儿童游乐场所,多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多少让她碰些“钉子”,在交往中逐渐学会考虑别人的权益以及如何与人相处。

(8)移情法。可以教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之前进行换位思考“我若是对方,我该怎样”,凡事多为别人想想。当孩子表现出“不愿意拿出自己玩具或者食物”的时候,避免立即责备,应该使孩子设想“如果别人也不让她玩自己的玩具或吃自己的东西,她会怎么想?”要孩子知道只有多给别人爱心,才能获得别人的喜爱。

(9)角色游戏。可以设计有关“自私的行为”或“自私的人”的角色游戏,“自私的人”的角色可以由您或孩子来扮演,扮演时有意识地夸大自私的恶劣后果——自私的孩子不受欢迎、没有朋友玩,使孩子体验到自私对别人的害处,引起她足够的重视,从而促使她改变这种不良行为。

猜你喜欢

分享学会
学会保护自己
学会分享
浅谈游戏经验分享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和作用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孩子,我们慢慢来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