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气欠平衡技术在煤层气单分支水平井钻井中的应用
2017-01-16强明宇
强明宇
摘 要:随着国家能源结构战略的调整,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煤层气开发进程逐步加快。随着进入煤层开发后期,储层压力下降,钻井过程中的井漏及储层保护等问题凸显,因此,注气欠平衡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沁水盆地东缘某区块为例,结合该煤层实际条件,详细介绍了注气欠平衡设备、工艺参数、作业流程等各项内容,并分析了注气欠平衡技术在煤层气钻井中的影响,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注气欠平衡技术;煤层气;单分支水平井;钻井应用
0 引言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地面抽采将煤层气加以利用,既实现了矿井作业安全,又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相比于以往的煤层气直井和U型井而言,单分支水平井具有占地面积少、钻井成本低、利于后期排采、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因此在近年来煤层气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注气欠平衡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 钻遇地层特点
该区块位于沁水盆地东缘,区内构造简单,整体上为一西倾的单斜构造。目标煤层为山西组3#煤层,钻遇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新生第四系(Q);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缺失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sh)、中生界三叠系(T)、新生界第三系(N)。受开发过程中排水降压影响,目前3#煤层储层压力系数为0.2-0.6,煤层厚度在5-8米,含有1层夹矸,埋深300-350米。
2 井身结构
以某井为例,井型为单分支水平井,主要目的是及时获得煤储层物性参数,进而为该区域煤层开发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该井目标层位3#煤层,煤层厚度6米,设计煤层段进尺1500米。
一开采用Φ311毫米钻头,下入Φ244.5×8.94毫米表层套管,固井水泥返至地面。二开采用φ215.9毫米的钻头钻至着陆点,下入φ177.8×8.05毫米技术套管,固井水泥返至地面。三开采用φ152.4毫米钻头钻至完钻井深,最终采用Φ89毫米玻璃钢筛管完井。
3 注气欠平衡技术
3.1 注气设备
与传统U型井注气采用洞穴井油管带封隔器的方式不同[1],单分支水平井采用气液同注的方式,即钻井液和压缩空气同时从钻机立管进入钻具水眼,经过钻头后进入井眼环空,井口装置需使用旋转防喷器。
进行实际作业时,使用一台空压机、一台增压机和生产注入系统配套设备,另需准备一套空压机与增压机备用。具体如表1所示。
3.2 工艺参数选择
经过分析发现[2],当环空注气压力一定时, 井底欠压值随钻井液排量的增大呈单调递增变化关系, 且环空注气量越大, 井底欠压值越小; 不同环空注气压力条件下, 在井底形成的欠平衡效果差异较大, 当环空注气量一定时, 环空注气压力越高、越接近煤储集层压力, 注气效果越好, 井底欠压值随钻井液排量变化越稳定。
为取得最好的欠压效果,同时考虑井壁稳定性,控制注气压力3~4MPa,注气量在20~30m3/min时,泥浆泵排量控制在13~15L/s,转速控制在40~60r/min,钻压控制在30~60kN。
3.3 现场应用
该井二开中完井深476米,安装井口后,组合钻具D152.4mm bit+D120mm Motor(1.5°)+Float Valve Sub+EM-MWD Assembly+ D89mmDP,钻水泥塞后循环清理水泥。
进入裸眼后,初始按照钻井液排量12L/s,气体排量14m3/min的参数试钻进,观察返砂、钻速、扭矩、马达等工作情况,无异常,逐步提高注气量至20m3/min,提高钻井液排量至14L/s,钻压40~50kN,转速50r/min,EM-MWD仪器监测环空ECD为0.65,观察振动筛处无明显井壁垮塌现象,说明当前参数选择得当。
若钻进过程中出现轻微的坍塌掉块,需采取控制钻速或提高泵排量方式,循环观察。也可进行划眼观察,划眼时要坚持“进一退二”的原则,防止卡钻;同时适当减少注气量。
接单根之前,循环活动钻具上提下放正常后、停止注气,当不含气的泥浆循环到上部钻具单流阀的底部,停泵、此时打开注气管线上的泄压阀卸掉供气管线的气体。立压为零,关闭节流阀,开始接单根。
接单根操作程序:循环→停止注气(开泄压阀) → 循环→上提钻具→停泵(停泵后立压为零)→关闭井眼环空(关节流阀)→卸扣→接单根→开节流阀→循环(注气)打磨接头→钻进。
接好单根后先开泵观察,建立循环并返出稳定后关住气体管线的泄压阀开始注气循环3min左右达到最佳气液比后恢复钻进。一旦停止钻进,就必须停止注气,之后再关泵。
该井最终完钻井深1950米,水平段进尺1479.2米,煤层钻遇率95.4%;在邻井采用清水钻进水平段期间,受区内断层影响,井下持续发生漏失,漏速约15~25m3/h。但该井水平段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注气欠平衡技术,未出现漏失情况,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具有降低井底循环当量密度、防止井漏等作用。
4 投产效果
该井已经安装了射流泵及配套地面装置等排采设备,并正式投入到实际抽采作业中。数据显示,投产初期日产气量可达到14000m3,目前均衡产气量在8000m3,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由此可见,注气欠平衡技术能够有益于储层保护,对提高采收率、缩短回报周期有着一定的帮助。
5 结束语
沁水盆地属于高煤阶煤层,煤层质脆,割理发育,是煤层气富集区,储量较大,物性较好,是煤层气开发示范区块。单分支水平井凭借其自身优势,在该区块得到了成功应用,配合注气欠平衡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水平段井下漏失、降低对煤层的污染。在施工前,应对注气工艺进行模拟分析,选取合适的施工参数;在施工过程中,需精细、平稳操作,降低压力激动给井壁稳定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