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莲湖生态实验守住上海人的饮用水源
2017-01-16易清
易清
水是生命之源,居民生活离不开水,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联着人的生命安全。从上个世纪初期至今,因为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上升,工业生产对水的污染不断加剧,上海市水源地几度变更,从苏州河到黄浦江中、下游,再到黄浦江的中、上游,不断上移。上个世纪70、80年代,位于黄浦江上游的淀山湖,成为了上海市的主要水源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似乎也是最后的退路。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而淀山湖接纳着上游太湖的来水。考虑到上海市的发展和2000万人口的饮水所需,黄浦江水源地再次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虽然多年来政府的外防內治有所成效,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包括湖泊面积减少,湿地严重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退化,状况令人担忧。
而且,这片水源地,仍然是开放式的,深受污染物无序排放之困。1988年,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颁布,关停并转,迁走了大量的工厂,基本解决了水源地附近的工业等点源污染的问题。但对于这片重要农业产区而言,面源污染问题却难以根本解决,比如,将大型的养殖场关闭以后,百姓失去了生活来源,因此怨声载道。
2008年,WWF正式启动了水源地项目,选定大莲湖作为湿地恢复的示范项目点之一,目的是基于社区参与,实现湿地修复实现水的净化,而不是一味从环境出发解决问题,却切断了乡村社区祖祖辈辈的生活来源。
缘起:开启“大莲湖模式”,保护最后的水源地
在上海郊区有个岑谷农场,被朋友们叫做“地主”的沈黎平,两年前跟家里人一起,在这里盖了一间传统的中国房子,土坯墙,竹篱笆,在房子的四周,种着水稻、蔬菜,养着大群的鸭子。这里的一切,都是沈黎平家的宝贝,鸭子在稻田里撒欢地跑,悠游自在地吃着螺蛳、小鱼和稻子,蔬菜一茬一茬地长,一茬一茬地割,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被沈黎平精心地呵护着。“有机的农业,能够给自己,也给其他人创造有机而健康的生活,加上合理的商业模式,还能够带动水源地水环境的保护。”
岑谷农场位于上海市郊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江南水乡,有农田,有漂亮的河道,村落依水而建,村民靠水为生。而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岑卜水乡所倚靠的青浦淀山湖,还是上海1400万居民的水源地。饮水思源,也可以说,这里是70%上海居民的生命线。
如今,岑卜村将近十分之一的村民,都是沈黎平这样的“新农人”,因为追逐健康、绿色、淳朴和安宁的乡村生活,他们从城市来到水乡,用有机的方式经营农场,或者用艺术的方式活化社区,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消耗。而十年前,作为长江中下游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困扰着上海居民的这个“生命线”。
2007年,在汇丰银行“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项目的支持下,WWF来到淀山湖,率先开启湿地净化示范工程,重构湿地生境多样性,恢复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同时兼顾社区发展,推进有机农业,以“构建和谐社区,重塑江南水乡”“水源伙伴1+1”的公众参与活动,又将上海的城市居民带到了这里,见证、体验水源地保护的成果和艰辛。
时至今日,说起上海青浦、淀山湖、大莲湖、小葑漾,许多人都会知道,这里水是清澈的,环境是友好的,食材是安全的,还有传统江南水乡文化的回归,这一切,都保障着自己的用水安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了下来,成为社区里的一员,在他们看来,这既是回归传统,也是引领潮流。
推进:湿地+社区,发动水源地保护的“永动机”
如今来到大莲湖,仍然可以真切感受到“活水”的魅力。岸边,成群的白鹭欢呼雀跃;水里,列队的鱼儿追逐嬉戏。然而正是这个面积不足25亩的小水域,为全球特大城市水源地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大莲湖的秘密到底在哪里?
湖心两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岛,一小一大,形似日月,藏着大莲湖的秘密。
小岛叫做肾岛,岛如其名,如同一个小型的渗滤器。外部的水经过生态河渠、生态护岸、浅滩和森林湿地的过滤以后进入大莲湖,第一重“洗礼”,就来自这个小岛。接下来较大的岛,名曰独特湾堰,狭长蜿蜒,围合成C字型,如同一弯月牙,扮演的功能则不同,它通过岛型的塑造,使湖水流动的周期变长,通过这种“滞缓作用”,增强净化的效果。而在湖中的其它区域,分布着多种挺水、浮叶和沉水植物,比如金鱼藻、菖蒲、野菱、芦苇、睡莲,与这两座小岛一起,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生态之肾,通过恢复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水的净化,同时,湿地面貌也焕然一新,多种植物层次丰富,春夏季节一片绿意盎然,赏心悦目,又吸引了昆虫和两栖类生物以此为家,万物齐鸣。
通过配套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森林湿地培育工程、浅滩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工程、湖滨湿地恢复工程及其配套的河流水系修复与效果监测工程,大莲湖的水活了起来,湿地生态活了起来,然而要让活水真正的生生不息,必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在WWF的“大莲湖模式”当中,如何发动社区参与,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共同守护源头活水,让社区居民成为水源地保护的“永动机”,一直是一个战略性的课题。
首先,有机农业被引入和推广进来。在大莲湖周边130公顷的湿地恢复示范区,基于已经修复的健康水生态系统为实现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WWF推动当地社区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坚持不投饵、不施肥、不用药,使各种生物资源得以天然生长,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同时,增加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
WWF试图通过自然农业,找到新的发展模式。然而,模式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产品天然了,环境改善了,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
2008年,WWF“水源伙伴1+1”项目启动,组织上海的城市家庭来到他们的水源地,与水源区的农村家庭“结对子”,家长带着小孩子走进自然,体验有机农耕,认养产品。同时,WWF还分别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大法学院合作,开展了“基于水质改善的生态补充资金测算”与“基于生态补偿的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项目,探讨水源地社区与受益社区之间的生态补偿,建立以资金转移支付等为手段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利用生态补偿的资金,真正让老百姓受益。
“大莲湖模式”成功实施以后,示范区水质明显改善,水体中氨氮浓度去除率高达89%,COD去除率达67%,周边生态农田与生态鱼塘几乎实现了污染“零排放”,流经处理区的水质从劣五类提高到二,三类,通过恢复与重建河流、湖泊、库塘、水田等多种湿地类型,大莲湖示范区已成功打造成为一个拥有丰富的湿地景观,能够开展湿地宣传教育、生物多样性观测等多种活动的综合基地。在湿地恢复和重建区,种植有茭草、水芹、慈菇、荸荠、水雍菜、莲藕等经济作物7.5亩以上,每年提供经济收入40000元以上。此外,示范区内生态养殖的鱼类每年提供经济收入达50000元以上,虾、贝、蟹每年提供经济收入45000元以上。通过社区参与,示范区及其周边自发建立了十几个有机农业合作社,开展生态渔业和生态农业,而政府通过资金转移支付等措施,大力推动大莲湖区域生活污水控制、生态修复与水源地水质改善。
参与:艺术家与“新村民”
“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元代诗人赵孟頫的名句,描绘江南之水柔媚而多情、内敛而灵秀,岸边绿影婆娑,精巧雅致的小船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哉悠哉,江南水乡风情跃然纸上。江南水乡,既是一种地域风情,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上,水乡人对水的依恋,天然带有永续利用的含义和情结。比如在水乡传统的乡规民约当中,何时淘米洗菜,何时洗衣服,何时刷马桶,都是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并且比起法律,这种来自文化和习俗上的制约,似乎具有更为长远的效力。然而如同青浦人唱的,“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因为一味追逐GDP,污水的排放逐渐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自来水系统的完善,也使得依水而生的人们减少了对水源地的直接依赖,人和水之间和谐相处几千年的传统被迅速打破了,然而当临界点到来的时候,人们终会发现,这一记重锤,仍然不可避免。
“作为生活在水源地的居民,我们理应比别人更关心水的使用和如何节水的问题。”
胡项城,艺术家,作为他的“修复社会细胞”计划的一部分,他试图在淀山湖水源地区域修复水乡文化,回归传统然而淳朴天然的生活、生产方式。一座古镇在胡项城和他的朋友们的规划下,依水应运而生,不仅使得营造传统和民风民俗回归,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和就业,将水乡的人文、社会价值与社区经济紧密联结。
结合WWF的有机农业推广和实践,胡项城也在一片叫做小葑漾的水域周边,租用了大片农田,开始经营绿色农业,一些生态农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加入进来,将传统的自然农法与现代农学相结合,进行相关研究和生态实践,同时保护水面、滩涂和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与此同时,胡项城鼓动村民加入他的农场计划,让他们在没有污染的土地上绿色耕作,种植健康的粮食和蔬菜。
而WWF的“水源伙伴1+1”项目,真正为当地社区带来了城乡经济上的良性互动,从最初的几个家庭,到环境教育组织的介入,到更多NGO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来到这里,享用清新的空气,健康的食物,并且见证清澈的流水。
如今在岑卜村,356户村民当中,本来是城市人的“新村民”占了40户,将近十分之一。其中有七户从事农业,或者是农业相关的产业,其它的新村民,则从事一些景观设计、手工制作、养生、茶道等工作,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以及日益知名的郊游目的地的“人气”。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已经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的、日渐活化的乡村,正在使身边的水源地受益,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益,也正在使人们自身受益。
未来:纳入上海郊野公园体系,将打造城市后花园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会在周末闲暇时,到城市以外的地方郊游或者小住,体会江南水乡摇曳多姿的“慢”生活,以及明媚的阳光、繁盛的植被、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这些正是WWF所试图修复的纯真自然,以及胡项城们所倡导回归的宜居乡土。
而新兴的城市规划也正在努力为市民创造便利。在大莲湖畔,由WWF构造的625亩示范区,正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向周边更广大的水域和乡村扩散,成为上海郊野公园体系的“先行者”—青西郊野公园,未来规划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上海的地铁也将通达这里。
2014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以郊区基本农田、生态片林、水系湿地、自然村落、历史风貌等现有生态人文资源为基础,建设郊野公园体系。规划在郊区选址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自然条件较好、公共交通便利的郊野公园,进一步优化郊区农村生活、生产、生态格局,逐步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大都市游憩空间环境,成为大上海的后花园。
青西郊野公园如今有83亩池杉,形成了上海市独一无二的“水上森林”,被称为“世外桃源”,如今已远近闻名,在一米水深的湿地之间,一株株笔直的池杉鳞次栉比,与众多水生植物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生境,色彩斑斓,浑然天成独特的美感。事实上,这个池杉林正是围绕大莲湖的生态保育功能区,经过大莲湖净化的水从这里再次过滤,流入黄浦江。上海市政府选定这里作为第一批郊野公园,因此也是战略性的考虑:淀山湖,黄浦江上游最后的水源地,必须把保护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而这恰恰也回到了WWF来到大莲湖的初衷。可喜的是,在靠近大莲湖水源地核心区,2014年上海市协调江苏、浙江两省兴建了金泽水库,2016年底起,已承担为上海西南五区670万居民提供优质原水的任务,重新恢复提高了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的战略地位,距离实现WWF流域治理从大莲湖走向整个太湖流域的长远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