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4年贵定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分析

2017-01-16王静

贵州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贵定县病种法定

王静

(贵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定 551300)

2005-2014年贵定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分析

王静

(贵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定 551300)

法定报告传染病; 监测; 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贵定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状况、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我们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5-2014年贵定县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描述与分析,为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监测资料来自《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现场调查报告;人口学资料源于贵定县统计局。

1.2 传染病分类标准 参照《流行病学》关于传染病传播因素与传播途径的划分标准[1],将规定监测的报告病种划分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等四类。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描述与推断参照《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统计[2],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Excel2007软件录入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病例报告与分布特征 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共累计报告传染病28种,计10 637例,年平均发病率402.46/10万,死亡97例,年平均死亡率为3.67/10万,病死率为0.91%,其中无甲类报告,乙类7562例、丙类3 075例。2005-2010年10年间发病率波动在250/10万~400/10万之间,2011年之后呈上升趋势(见图1)。辖区2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但以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报告构成比为最高,占据报告病例累计总数构成的24.70%;第二季度发病率较其他季度高,占据报告病例累计总数构成的34.32%;病例多以农民为主,其次是学龄前儿童,分别占报告病例数构成的52.10%和23.80%;儿童发病率较高,尤其是<5岁组儿童,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男女性别比为1.59︰1.0。

图1 贵定县2005-2014年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率

2.2 报告的病种构成与排序 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菌痢、手足口病、乙肝、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最主要的传染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构成比32.87%,菌痢是肠道传播中最主要的传染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构成比15.6%,手足口病是2008年列入法定传染病丙类管理,从2012年起发病率超过肺结核,上升到当年总发病率第1位,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构成比15.03%,乙肝是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中最主要的传染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构成比10.16%,流行性腮腺炎近年来有所下降,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构成比6.49%。

2.3 传播途径分类报告 2005年至2014年期间,呼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四类别的病例均有报告。其中,由肺结核、流腮、流感构成的呼吸道传染病一直占据首位;2010年前由菌痢、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构成的肠道传染病位居其次;2011年后以乙肝、梅毒、丙肝构成的血液及性传染病幅度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超过肠道传染病位居第二;以乙脑、狂犬病、炭疽构成的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最低。

3 讨 论

贵定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黔中山原中部,2014年末人口数约30万人,布依族、苗族为世居民族,约占县辖人口数的53.57%。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各年报告发病率波动于254.23/10万~659.62/10万,升降幅度大,特别是 2011年后上升趋势明显,突破400/10万而高于受管辖地区同期水平。

在报告病种排序上,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病毒性乙型肝炎三种乙类传染病和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两种丙类传染病一直相互交替占据发病率前5位,提示这5个病种为2005年至2014年贵定县的常见与多发传染病。不同传播途径分类报告变化与政府行政干预、预防与控制措施、人群生活行为等密切相关[3]。呼吸道传染病在监测的10年间一直位居首位,与其构成的主要病种肺结核的监测工作质量加强,以及发现登记率提高有关。肠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染病的排序变化则与生活环境、卫生习惯、社会行为的改变关联。报告病例的分布显示出一定的特征性,城镇多于农村,表明辖区城镇医疗机构的传染病发现与报告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医疗机构;第二季度的病例报告数多于其他季度,提示辖区传染病好发时间段为年度中的4、5、6三个月;报告病例多为农民与学龄前儿童,说明农村地区和儿童群体依然是辖区传染病监测的关注对象。

通过对贵定县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工作要做好有计划地、连续地和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以及实现监测基本三要素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4]。首先是加强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的建设,特别要关注监测对象最多的农村地区的监测质量,它将是今后工作指导与系统管理的重点;其次是调整好带有行政任务的专病监测病种与其他监测病种之间的同等关系,避免“顾此失彼”而丢失真实信息;再次是提高诊疗医师对传染病报告的责任心和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严格诊断标准,杜绝漏报现象的发生。

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描述与分析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水平与发展趋势、病种构成、分布特征、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因素,对制定具有针对性、阶段性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耿贯一.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2-95.

[2] 李晓松.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9-66.

[3] 杨茂文.1957-2005年贵州黔南州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6):703-705.

[4] 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68.

R18

B

1000-744X(2016)06-0654-02

2016-03-24)

猜你喜欢

贵定县病种法定
智取红领巾
重建院落产生纠纷 土地确权程序法定
“新病种”等十五则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选择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贵定县关工委举办“尽责优教”大讲堂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贵定县离退局:工作干得好不好,老同志来测评
按照法定途径处理公众诉求的探索和改革
贵定县云雾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