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激素给药方法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

2017-01-16蒋同勇姜银银黄亮

贵州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免疫性皮质激素低剂量

蒋同勇 姜银银 黄亮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通信作者

不同激素给药方法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

蒋同勇 姜银银△黄亮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目的 观察不同激素给药方法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6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分别给予20,30,40 mg/d的强的松初始治疗。比较三组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γ-GT和TB/D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AMY、尿AMY、CAMY-CCR%、Tbg-2、SAA和CR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中、高的起始剂量治疗类固醇类激素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考虑到激素的副作用,提示低起始剂量激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疗效; 激素诱导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胰腺炎的特殊类型,研究[1]认为调节性T细胞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对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疗以抗炎、调节免疫为主。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常规方法。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内毒素反应、改善微循环的药理作用已得到临床公认,但对其使用剂量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2]。本文观察了不同激素给药方法对AIP患者的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给药剂量的不同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低剂量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6~63岁,平均年龄(54.63±5.34)岁;中剂量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46~63岁,平均年龄(54.52±5.17)岁;高剂量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4~62岁,平均(54.21±5.3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g,国药准字H33021207)治疗。低剂量组20 mg/d;中剂量组30 mg/d,高剂量激素诱导组给予40 mg/d作为初始剂量,之后每周减量5 mg,直至维持量5 mg/d。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观察三组患者的预后。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的AST、ALT、γ-GT和TB/DB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s)

注:治疗前和治疗后三组比较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血AMY、尿AMY、CAMY-CCR%、Tbg-2、SAA和CRP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治疗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n)

注:三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血淀粉酶(血AMY)、尿淀粉酶(尿AMY)、淀粉酶肌酐清除率(CAMY-CCR%)、尿胰蛋白酶-2(Tbg-2)、血清样淀粉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

3 讨 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良性的、纤维炎症性慢性胰腺炎,在临床比较少见,一般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梗阻型无痛性黄疸[2-3]。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对于激素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通常强的松的初始使用剂量为30~40 mg/d,在病情得到控制后逐渐减量[4],但在长期、大量用药后可引起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易出血倾向、创面愈合不良、痤疮、骨质疏松等问题,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5]。因此在临床用药剂量的选择方面,应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6]。研究[7]发现,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在采用激素治疗方案实施3个月停药后约有40%的患者复发,一旦复发后需要再次给予第2个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即重新开始给予高剂量激素治疗。但也有学者[8]认为长时间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弊大于利。

本文对三种剂量下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三组患者治疗后AST、ALT、γ-GT和TB/D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三组间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高、中、低剂量下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均具有满意的改善效果,且治疗效果相仿。本文对三种剂量下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血AMY、尿AMY、CAMY-CCR%、Tbg-2、SAA和CRP阳性率进行评估发现,治疗后6个月时三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高、中、低剂量下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治疗效果相仿。对三组患者复发、胆道支架植入和胰管结石的发生率进行随访观察,发现组间也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三种剂量下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相仿。20 mg/d剂量下强的松可以获得与高、中剂量相仿的效果。

[1]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会.我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共识意见(草案 2012,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2,12(6):410-418.

[2] 王珏磊,杨云生,梁浩,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不同诊断标准间诊断率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498-502.

[3] 丁乙轩,白雪巍,王刚,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11):837-840.

[4] 麦刚,谢思明,陈拥华,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进展[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6(6):388-390.

[5] 郑鹏,崔云龙,周洪渊,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8):659-662.

[6] 严天连,虞朝辉,厉有名,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胰腺外器官受累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4):283-285.

[7] 张锐,曾弘,余先焕,等.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4,9(3):170-173.

[8] 宋香妮.IgG4相关性胰腺胆管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2):1154-1156.

R576;R977.1

B

1000-744X(2016)07-0732-02

2016-03-01)

猜你喜欢

免疫性皮质激素低剂量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