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研究

2017-01-16张春苗丁海燕刘阳郭新荣

贵州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刺激素抵抗空腹

张春苗 丁海燕 刘阳 郭新荣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实验研究·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研究

张春苗 丁海燕 刘阳 郭新荣△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66例女性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FINS、HOMA-IR、雌二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非糖尿病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患者FINS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病相关因素有FINS(OR=1.231)、HOMA-IR(OR=1.278)、卵泡刺激素(OR=0.963)、雌二醇(OR=1.18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胰岛素可能是通过影响性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子宫内膜癌; 胰岛素抵抗; 空腹血胰岛素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 25%~30%,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1]。研究[2]发现,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是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共同的病理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53.3±13.2)岁,子宫内膜腺癌55例、腺磷癌5例,绝经者40例、未绝经者20例,糖尿病患者24例、非糖尿病患者36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66例女性为对照组,对照组排除了肿瘤病史;类固醇类激素使用史及子宫附件疾病史,对照组年龄40~61岁,平均年龄(52.7±14.1)岁,子宫内膜腺癌60例、腺磷癌6例,绝经者45例、未绝经者21例,糖尿病患者24例、非糖尿病患者42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理类型、是否绝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在清晨空腹抽取肘部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胰岛素(FINS)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22.5。对两组患者FBG、FINS、HOMA-IR、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FINS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比较 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FINS水平及HOMA-IR均高于糖尿病无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P<0.05);非糖尿病组患者中,子宫内膜癌(观察组)患者FINS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不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子宫内膜癌患者之间FINS水平及HOMA-IR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s)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子宫内膜癌患病相关因素有FINS(OR=1.231)、HOMA-IR(OR=1.278)、卵泡刺激素(OR=0.963)、雌二醇(OR=1.185),FINS水平较高、HOMA-IR较高、卵泡刺激素水平较低及雌二醇水平较高的患者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风险较高,见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胰岛素是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调节糖原、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一种多功能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并能促进糖原合成。同时胰岛素也是机体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胰岛素受体为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特定部位,可与胰岛素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分布非常广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酪氨酸激酶,胰岛素受体磷酸化,调节细胞内酶系统活性,控制物质代谢。子宫内膜上存在高亲和力的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可调控子宫内膜的增生、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3]。有研究[4]发现,高胰岛素血症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呈剂量-反应关系。有学者[5]对1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调查发现,有45例患者患有糖尿病,52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癌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排除了体重的影响后两者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联系。

本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排除了糖尿病的影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多因素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癌患病相关因素有空腹血胰岛素(OR=1.231)、胰岛素抵抗指数(OR=1.278)等,随着体内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增大,控制胰岛素水平可能降低患癌风险。本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高、卵泡刺激素水平较低及雌二醇水平较高的患者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风险较高,胰岛素可能是通过影响性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1] 王仙玉,郭锦芳,包月芳. 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3):274-276.

[2] 单伟伟,陈晓军,顾超. 子宫内膜癌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2):144-146.

[3] 刘子瑜,张洁清,莫哲伦,等. 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9):706-709.

[4] Mu N, Zhu Y, Wang Y,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of endometrial cancer[J]. Gynecol Oncol, 2012, 125(3):751-757.

[5] 田文艳,窦文婷,王颖梅,等. 子宫内膜癌与胰岛素Ras-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医药,2010,12(7):545-548.

R737.33

B

1000-744X(2016)07-0697-02

2016-01-05)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刺激素抵抗空腹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生物刺激素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美国签署首部生物刺激素法规
大自然的免疫力刺激素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