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用药风格论
2017-01-16卢传坚1
郭 洁 卢传坚1,2 刘 奇
1.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研究室,广东 广州 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工程中心,广东 广州 510120
岭南用药风格论
郭 洁*卢传坚1,2*刘 奇*
1.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研究室,广东 广州 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工程中心,广东 广州 510120
“因地制宜”是中医核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诞生了诸多地域性的中医流派。岭南流派作为南方一大地域流派,自古因五岭阻隔与中原地域分开,又因其“地处炎方,瘴气盛行”,形成了不同于他地的用药偏好。本文由地域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提出岭南用药体现了南方“温而收之”的治法特点,并在“瘴气”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治湿之法。对于岭南用药风格的剖析,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岭南流派的学术特点。
岭南医学;流派;地域;用药风格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地域差异对用药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是罹患同一类疾病,在不同的地域亦需采用不同的治法,由此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域医学流派。一个流派的兴起,不仅有相应的时代背景,亦与其发源地域密切相关,岭南流派便是其中鲜明的例子[1]。位于广东、广西及海南一带的岭南地域,因五岭的阻隔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特点,并诞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岭南医学流派。岭南名医杨鹤龄指出,岭南用药之法与他地皆不同[2]:“徒执古代北人治病之法,以疗今时南人之疾……其有未尽适合者,理固宜然……粤省之与江浙,气候地土又复不同,用药之法,不无差异”。岭南医学的用药风格既与西北大相径庭,亦与邻近的江南等地有所差别,故笔者试由地域角度入手,剖析岭南地区的用药特点。
1 岭南治法基本特点
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不同地域被划分为东、南、西、北及中央五大部分,各地的差异主要源自气候水土及饮食习惯的不同,其中云:“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按岭南所处的地域,当归于南方,“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的特点也的确与岭南的实际情况吻合。清代张倬[3]结合省区划分,将南方细分为三部分,他认为偏西侧的贵州、云南是“斜临坤位”,湿热较突出;东侧的福建、浙江一带则“闽虽未逾梅岭,已得南方气候,水土皆泄而不收”;而广粤一带(即岭南)才是“正南方”,代表了最为典型的南方地域。因此岭南最应尊崇“南方”的治法。按《内经》中所述,南北的治法有根本差异。《素问·五常政要大论》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文中解释道:“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东南地势低,为阳气降下蓄积之处,故气候偏温热;西北地势高,为阴分上供之地,故气候偏寒凉。“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即指气候寒冷的西北应以疏散、寒凉之法为主,而温暖的东南应以收敛及温热之法为主。这一治法与“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观点看似相悖,然而此处的疏散,乃因西北寒燥偏盛,闭郁人体气机,故治西北居民当行通达之法;同时因其人腠理坚实,阳闭于内易生内热,故需“寒之”。反之,东南阳气易外散而生内寒,故治疗时当注重收敛阳气,使之内守。《伤寒兼证析义·方宜》中说:“南方长养之处,阳盛气泄……即居恒无病之人,气多上壅而少下降”,因此南方更应注重对阳气的固护,故“温而收之”当为岭南治法基本特点。
2 岭南用药主要风格
岭南医学流派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用药特点,首先表现为崇尚温热收敛之法。《中国医学源流论·地方病》中比较了南方各地的用药风格并指出:同属南方,长江上游的四川好用乌头附子、柴胡麻黄等发散药,且动辄数两;至下游的江南地带,则乌附少用,发散药用量亦轻,喜用平和清养之剂;待入于岭南,则当地又崇尚温热收涩之品,观广州产后服用姜醋的风俗即可见一斑[4]。书中云:“是无他,广州地近热带,腠理松疏,而由五岭南坡泻下东北两江之水,萃于广州,寒性未散,故以生姜温其内,酸醋收其外,一温一敛,足以祛寒而固气。”岭南自近代以来,多以用清热解毒之法治疗瘟疫类疾病而闻名,故“温而收之”的治法特点并不突出。然而笔者认为,岭南所用的温法,因地域所限故不宜用大剂量的温药,同时太过辛散亦不相宜,因此岭南用温药偏于量小,偏于温内而非温外,故从表面上看“温法”的特征并不突出,但应用广泛。如李禾[5]对1949年以前历代岭南医家的医案进行了整理,在共1671则医案中合用或单用姜桂附的医案有587则(姜指干姜、生姜及炮姜,桂指桂枝及肉桂,附指附子、乌头及天雄),最常见的组合是姜附合用(169则),其比例远大于姜桂与附桂的配伍,可见岭南之温法偏于温内。另如胡正刚[6]对近代岭南伤寒四大家的医案整理后提出,主要用温法的医案亦占了较大比例。岭南医学代表性著作《岭南卫生方》亦十分推崇干姜附子汤,李待制云:“其年余染瘴疾特甚,继而全家卧疾。余悉用温中固下、升降阴阳正气药及灸中脘、气海、三里,治十愈十”。由此可见“温而收之”之法在岭南的确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温而收之”的另一表现是用药崇尚芳香行气而不好辛辣发散。《伤寒兼证析义·方宜》中认为,岭南人的外感病多见“瘴病”,其“感之轻者,但食槟榔,祛散滞气,胸膈宽舒即愈。重则必需芳香正气之剂,开发中气为主。若误行表散,则阳气愈泄,表气愈虚,邪乘虚扰,发热愈无抵止矣”。由此可见岭南治外感之法与伤寒派的用药不同,偏好使用芳香顺气之品,以替代开表发散之药。如金丽等[7]认为岭南“温阳又碍于湿热胶着,滋阴而不利气畅湿除,故执健脾土芳香化湿之一法,气机畅即可滋阴、温阳、除湿,递次除之”。这里的芳香之品指的是藿香、陈皮一类的芳香行气药,这类药物较之北方常用的麻黄、柴胡等行气药效力柔和,而香气既可以升清阳而辟瘴气,又避免了过度的发散,这也是“收敛”之法的一种体现,是岭南用药主要风格。
3 “瘴湿”对于岭南用药的影响
岭南最突出的地域特点是“瘴气”盛行。《一见能医·医药辨》中云:“北方多寒,南方多热,江湖多湿,岭南多瘴”,可见“瘴”是岭南独特的气候“标志”。古之“瘴”字来源于“障”,即指“瘴气”源于山岭阻隔,少风多湿,气不流通而成。岭南地区北有五岭阻隔,地势卑下而又濒海,水露凝聚于此而难散。且岭南日照猛烈,水湿每遇日光蒸晒,即上腾化为雾气。故岭南之“瘴气”与江南之“水湿”虽同为湿邪,但其特性有所不同[8]。它处之湿邪因重浊而多趋于下,即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而岭南之湿经日晒而产生“气化”[9],故以弥漫的“湿气”状态出现,易犯清窍,亦可“从上受之”。由于湿气充斥于天地间,故岭南感受湿邪者比它处更为常见,而用药亦需考虑这种“湿气上腾”的地域特点,偏好既善化湿而又能清轻趋上的药物。因此岭南医家多喜用花类药物,最具代表性的药方便是广粤常用的化湿茶五花汤,由木棉花等五种花类药物组成。《本草问答》云:“凡花性皆主轻扬,上行外走”。花多开于顶端,比之枝叶更上一步,可祛上窍之湿;且花朵柔弱易凋,其发散之力又较枝叶弱,用于岭南颇为合适。
除了药材入药部位的偏好,岭南的“瘴湿”特点也使得其治湿之法与它处不同。以地处东方的江南为参照,叶天士曾谓:“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故东南化湿注重温化。而岭南终年炎热,湿气常受阳热而化湿热,或因“阴阳各不升降,上热下寒者十盖八九”而成上湿热下寒湿之象。《张氏医通》云:“至若庾岭而南……以其阳气泄而不藏,肾气溢而不满,故其治仅可用辛凉以清其热,甘寒以滋其阴。若辛热导火、苦寒泻气等药,总无于预也”。由于岭南的湿邪形式多样,故岭南化湿之法更强调治疗尺度的精妙,既不能过于温燥,又不宜过分苦寒;同时还要兼顾气机的升降,寒热的调和,故孔炳耀[10]将岭南治湿的原则总结为“松通清重气化、甘平淡护脾胃、化渗养知气营”。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岭南医家治湿时偏好使用一些药性平和的药材,如薏苡仁、荷叶、扁豆花、西瓜翠衣等。这些药物温凉适中,故容易把握用药的力度,以尽量避免耗气伤阴。另外,岭南医家偏好使用带甘味的药物,如文达良[11]对百年来岭南医家治疗温病的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医案中使用甘味药的比例最高(48%)。在治疗湿热为重的岭南温病中如此频繁地使用甘味药,也与岭南水土卑薄,脾胃不足的特点相应。
4 小结
岭南属于典型的南方地域,阳气外泄而水土卑下,故用药风格总体上偏向于温热内守;同时因当地瘴湿弥漫,故又形成了喜用花类、偏好甘平的治湿之法。岭南的用药风格是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地域特点的用药偏好,亦是最适合岭南体质的用药之法,对于其用药特点的剖析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岭南流派学术思想。
[1]徐志伟,吴皓萌,刘小斌,等.岭南医学流派的形成与特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07):2272-2274.
[2]程康圃,杨鹤龄著.岭南儿科双璧-《儿科秘要》《儿科经验述要》[M].邓铁涛等点校.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24.
[3]张倬.中国医学大成(四)·伤寒兼证析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8.
[4]谢观著.中国医学源流论[M].余永燕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9.
[5]李禾. 1949年以前岭南医家医案的收集整理及姜桂附应用状况的相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6]胡正刚.岭南近代伤寒四大家扶阳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7]金丽,郑洪.中医地域医学视野下的岭南与闽南医学[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3):562-565.
[8]陆木兴.江南与岭南地区湿邪的特性及证治差异[J].浙江中医杂志,2002(08):6-7.
[9]孔炳耀.岭南湿邪致病特点及其论治[J].新中医,1998(05):4-6.
[10]孔炳耀.试论岭南医学的临床特色[J]. 中医杂志,1997(12):712-714.
[11]文达良.百年岭南常见温病诊治规律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Therapeutic style of Lingnan school of medicine
GUO Jie2LU Chuanjian1,2*LIU Qi2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China; 2.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Research Laboratory of Butu genre, Guangzhou 510120,China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nd thus many regional schoo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born. As a large southern regional schools,Lingnan school of medicine is separat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because of the Five Ridges. And because of its speci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ingnan school of medicine formed its preference on medicin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areas.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opinion that the therapeutic style of Lingnan school of medicine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which prefer “warm and astringe”,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Zhang Qi” it formed a unique cure of “Shi”. Analysis of Lingnan school of medicine therapeutic style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study about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genre.
Lingnan Medicine;School;Region;Therapeutic Style
岭南地域补土学术思想挖掘与传承发展研究(YN2014LN02)。
郭洁(1989-),女,汉族,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医流派研究。E-mail:1016877723@qq.com
卢传坚(1964-),女,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皮肤病及流派研究。E-mail:luchuanjian888@vip.sina.com
R229
A
1007-8517(2017)08-0005-03
2017-02-10 编辑:梁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