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猪场防疫和疫病控制工作

2017-01-16王其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产区猪病猪群

王其华

(重庆市江津区塘河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37)

如何做好猪场防疫和疫病控制工作

王其华

(重庆市江津区塘河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37)

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生猪养殖的日渐频繁,很大程度上,造成生猪疾病的大面积肆虐,而成为限制养猪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文章总结相关研究综述,结合自身实际工作需求,就如何做好猪场防疫和疫病控制工作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猪病 防疫 控制

1 前言

近几年集约化养猪场越来越多,虽然相应的免疫程序设施比较齐全,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多种流行性传染病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养猪场必须采取综合防疫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疫病的发生或流行应该具备一定的内外因条件,内因是指猪场内存在或侵入的病原体;外因是指猪场环境和日常生产操作给病原体带来的得以生存和蔓延的物质条件。了解发病诱因的基础上,笔者接下来的内容,将重点阐述猪场防疫及疫病控制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 猪场防疫

猪病防疫工作开展,应自源头抓好,不能单纯靠一两个人。而是,整个猪场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具体的防疫工作开展中,防疫和检疫的思想能得到落实。尤其疫病流行区间,要做到全年、全方位的防疫、消毒。更要加强饲喂管理,确保猪群营养均衡,直接或间接消除猪病潜在的危害。

2.1 防疫基础设施方面

(1)消毒池(室):集约化猪场应有值班室和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和各栋舍门口也要有相应的消毒池。外来人员在大门口换鞋,欲进入生产区需更衣淋浴,本场职工进入生产区也需换鞋更衣。

(2)紫外线消毒区:进入生产区的更衣室应设有紫外线灯区,在上方、前后、左右分别安装紫外线灯管,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进行3~5min的紫外线消毒。

(3)兽医室:位于生产区下风向,用作兽医办公、放置药品器械、病死猪诊断和化验。兽医室应配置相应的防疫器材和检测设备,如冰箱、消毒锅、分析药品和检测仪器、药品柜、消毒喷雾器、治疗和解剖用具、档案柜等。

(4)病死猪处理场(室):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5)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墙外,运猪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防止把病原体带入场内。

(6)一次性饲料袋:多数猪场运送饲料使用的是周转性麻袋,麻袋经过多次使用,可能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所以集约化猪场最好使用一次性麻袋。

2.2 防疫制度执行

猪场封闭化管理,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需要进场所有人员,一律严格消毒,更衣消毒后进入。

工作在生产区的人员,自家中禁止养猪。同时,本场工作的人员,不能将外来猪肉及制品带入本场,场内职工食肉问题最好由本场安排。

各栋舍生猪养殖员,禁止随意串栋、闲聊。相互替班,应有猪场主管批准。

规模猪场配置专门专业兽医,要求不能随意外出就诊,更不能随意到其他猪场防疫、治疗等等。

配置必要足够数量的消毒池,而且要保证消毒药剂的定期更换,有专人负责确保药效的高质。

2.3 定期猪病检测

集约化养猪场,应周期开展疾病检测。随时了解猪场猪病情况、免疫情况,为后期猪场防疫工作的组织提供现实的依据。本地当季常发多发的疾病,必须要有所了解,同时针对性制定预防对策。接种疫苗质量要好,消毒药剂要合格,确保用药的高效性。

3 疫病控制

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渐渐成为养殖经济利益提升的保障措施。由此,处于提升养猪健康水平考虑,做好猪病防疫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日常防病措施

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有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病等等。这些病害致死率高,单靠临床治疗往往防控难度大。由此,防控重点应落实到免疫接种上,能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接种流程,使用高质量的免疫疫苗,确保猪病防疫的高质量。规范接种程序,使用高质量疫苗,建议对应的免疫档案程序,详细记录接种管理情况,为后期防病控病做好准备措施。

此外,注意定期监测猪群抗体水平,根据抗体监测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同时,还有利于隐性感染猪病的筛选,为净化猪群提供支持和保障。日常留意猪群变化,发现疑似病例病症,应立即隔离诊治,避免病情恶化而导致救治难度大,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3.2 发病时紧急处理

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观察,尽快做出诊断,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疫情。对病情不明的疫病,应及时送检确诊,隔离消毒患病猪场,不要将健猪与病猪合群饲喂。

4 体会总结

这些年来,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猪病威胁造成的经济损失着实让人痛心。重视猪场防疫工作,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个到两个人,而需要整个猪场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日常的防病防疫,应定期组织疾病检测,随时了解猪场猪病情况、免疫情况,为后期猪场防疫工作的组织提供现实的依据。发病率较高的猪病,应重点做好免疫防疫工作,结合日常的改善饲喂,能大大降低猪病的感染概率。此外,喂料期间,留意猪群变化,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观察,尽快做出诊断,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疫情。对病情不明的疫病,应及时送检确诊,隔离消毒患病猪场,避免态势的恶化。

[1]郭建华.规模化猪场猪病防控方法[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0):32-33.

[2]吴海东,李春霞.猪病治疗的原则[J].养殖技术顾问,2012,(7):152.

[3]王永贵.猪病的常规控制和预防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6,(10):100-101.

猜你喜欢

生产区猪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做好牛场规划和布局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猪群中暑咋预防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