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
2017-01-16
(苍溪县龙山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广元 628484)
在牛养殖的过程中,高热病相对常见,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发病率极高,传播速度较快,无法准确的诊断决定了它的伤害程度,若是出现了高热疫病,将会对牛养殖产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于出现巨大的经济危机,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1 高热病的基本症状
高热病的基本特征就是突然发热,体温已经超过了40摄氏度,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测量牛的体温时,应该重视时间点的选择,一般是在上午的八九点钟进行测量,这个时间段的牛体温最为稳定,也属于最佳的测量时机,每一天都应该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各自测量一次,避免在牛饮用水或者是进行了大量运动的时候测量,必须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牛犊的正常体温一般控制在38.5-39.5摄氏度最为正常,成年牛的正常体温一般控制在38-39摄氏度。除了这样高温的症状,还有些牛会表现出一些食欲不振和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
2 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诊断
2.1 蓝舌病
蓝舌病主要是通过蓝舌病病毒导致的传染病,发病率比较低,一般是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不过相应的死亡率较高,同时呈现出并不稳定的变化,还有些时候死亡率会达到百分之九十。在牛染病之后,温度通常达到了40.5-41.5摄氏度,口鼻也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甚至于出现水肿的情况,伴随着病情的深入,牛舌、牛唇等会出现溃烂的问题,直至死亡。
2.2 病毒性的腹泻
病毒性的腹泻通常都是由BCD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病率达到百分之五左右,不过基本的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之上,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高热、腹泻、呕吐等,在这期间还伴随着眼睛和鼻子出现大量的液体,开始的时候吐水,之后会吐胃里的粘液,甚至于出现吐血的情况,直至死亡。若是病牛处于怀孕的阶段,可能因为此病症流产,还有些病牛出现牛蹄趾间隙腐烂的问题。牛病毒腹泻一般是淋巴组织和消化系统出现了病变,一旦持续将会影响到胃部、小肠等部位,直至死亡。
2.3 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是在食用牛的牛犊中较为常见,症状也多是表现为高热、鼻粘膜充血等,甚至于引发结膜炎和支气管咳嗽等,严重地影响到牛的呼吸道系统。
2.4 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重点是发生于虫蚊相对流行的季节,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等遭受感染。临床的基本症状就是呼吸急促,平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五十到八十,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呼吸紧促的问题。感染流行热的牛会出现不停流泪的情况,动作也会失调。起病和发病的时间比较短,在四到十二小时之内会出现连续发热的问题,还有部分牛出现了便血和背部气肿的情况。
3 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防治
3.1 防治蓝舌病
针对牛养殖的蓝舌病引发的高热症状,养殖户可以选用抗生素类和磺胺类药物对患病的牛适当的抗病毒治疗,采用相对温和的消毒液清洗牛的牛蹄和口腔,为了及时的遏制疾病的扩散,必须要对病牛隔离起来,选择较为合理的方式对养殖场消毒处理。在预防方面,应该重视相对科学合理的配制饲料,强化牛体免疫力,在适当的引进新牛群的时候,提升对牛群的安全检验力度,避免携带病毒的牛进入养殖场,在日常的养殖产业发展中,必须要落实好基本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3.2 防止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和蓝舌病相似,针对病毒性腹泻应该适当的选用抗生素类的药物,降低病毒的传染及扩散的速率,运用补液疗法使得病牛脱离病毒。当前,尚未有具有效力的治疗方案,若是牛出现了病毒性的腹泻,应该及时地隔离,到了无法控制的阶段,需要将其宰杀。在防治阶段,严格地控制好牛的饲料质量,清洁养殖场的卫生,强化基本的检疫措施,落实好疫苗接种的工作。
3.3 防治流行热病
在牛出现了流行热病的时候,应该适当地在养殖的饲料中加入定量阿莫西林,发挥出解热的功效,相对严重的时候需要进行肌肉注射。流行热病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导致的,在实际预防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落实好养殖场基本的卫生工作,疫苗接种的工作可以对高热症状疫病产生重要影响,能够达到相对优良的防治效果,另外血清对提升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等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注射血清属于一种相对可靠的防治手段。
4 结语
明确牛高热病的症状,正视其多种的诱导因素,当其发生之后,治疗的过程相对繁琐,所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养殖户应该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落实好养殖场内部的清洁工作,适当的配比饲料,及时引进新牛的检疫措施,注重防范手段的落实,定期对牛注射疫苗。若是牛出现了高热病的症状,应该适当的采取合理措施尽快诊治,积极采取有效方案做好隔离,若是无法遏制疫情,需要将牛宰杀。通过相关措施的落实,从最大的程度上降低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好疫病的发展情况,保证国家的养殖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其可以持续稳定的前进。
[1]张信,田国要.高热症状疫病在牛病中的诊断和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2):54.
[2]郭晓峰.高热症状疫病在牛感染中的诊断和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2):63.
[3]陈茂林.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鉴别和防治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09):87.
[4]迪里拜尔·阿布都热依木.浅议高热症状疫病在牛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