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蓝耳病及其防控

2017-01-1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耳病致病性猪群

(陕西省府谷县哈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府谷 719402)

猪蓝耳病为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通过接触、垂直以及空气途径感染传播,发病率较高。患病后,则将对仔猪的成活率以及生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需要能够在养殖当中对该病引起重视,做好防控与治疗工作。

1 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具有地方性流行特征,传播感染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易感率。传染源主要为带菌猪以及病猪,育肥猪具有一定的抵抗力。通常来说,该病症在猪体内具有1~3个月的残存时间,在康复后,病毒也将具有半年左右的毒力维持,并在此过程中向外传播致感病毒。该病季节性不明显,全年都具有发病病例,主要通过消化道以及呼吸道感染,在感染2~10周后可排除病毒,并对猪群造成感染。

2 临床症状

母猪:在患病后,将表现出昏睡、发热、严实以及沉郁特征,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咳嗽以及呼吸困难问题。在妊娠晚期,将发生死胎、早产以及流产问题。产后无乳,少数病猪皮下出现血斑、耳部发紫,部分母猪将表现出神经麻痹等。

育成猪:其在患病后则将表现结膜炎症状,双眼肿胀,呼吸困难,沉郁昏睡,耳尖发紫,存在脓性分泌物或者眼屎。

公猪:在患病后出现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咳嗽、精液暂时减少以及活力下降症状。仔猪方面,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容易发生感染,在患病后,其体温可达到40℃。食欲减退、后肢麻痹、呼吸困难、眼睑水肿,存在腹式呼吸情况,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最高可达到80%。

同时,猪在感染蓝耳病之后经常会继发附红细胞体病以及猪瘟疾病,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则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3 治疗

3.1 抗病毒类药物

猪感染素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的药物,具体用量方面,按照1ml/40kg进行使用,连续使用3~4d,每天使用1次。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对于病情存在加重情况的病例,要通过黄芪多糖的使用进行配合治疗,具体用量为1ml/10kg,连续使用3~4d,每天使用1次。近年来,替米考星经常使用在猪蓝耳病的治疗当中,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已经使将该药物使用在蓝耳病感染方面,在以10mg/kg标准用药,连续使用14d之后,即能够对母猪流产率进行有效的降低。

3.2 防控继发感染

当猪患有蓝耳病之后,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将导致继发性感染问题的发生。对此,即需要根据其感染类型的不同对不同的病毒药物进行选择。如果为弓形体病感染,则需要以甲氧嘧啶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为红细胞病感染,则需要对血虫净进行注射。同时,要做好猪群免疫力的提升,辅助使用葡萄糖溶液以及维生素C进行治疗,在对猪机体机能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对该病的易感率进行降低。

4 预防措施

在具体饲养当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预防:第一,改善饲养管理。要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保证在猪舍当中具有好的卫生条件,做好保育舍同产房间的隔离处理,尽可能早断奶处理。要在饲养当中做好饲养密度的控制,做好猪舍驱虫、防暑降温以及消毒工作,在为猪群提供更好生长环境的基础上使其在生长当中具有充足的营养成分,保证其能够获得均衡的营养。要对猪舍进行封闭式管理,按照自繁自养原则进行养殖。在接种时,要保证引进的纯正性,保证引进区域非疫区,在完成引进之后,观察14d,在经过观察不存在问题之后再进行合群饲养;第二,制定免疫计划。要对合理、科学的免疫计划进行制定,做好猪口蹄疫、伪狂犬病以及蓝耳病的防防疫。在具体疫苗接种处理当中,需要注意的是灭活疫苗仅仅能够应用在对于健康煮的免疫方面,而不能够应用在非健康猪群的治疗以及免疫方面。在疫苗进行使用潜,要先做好温度控制,使其达到室温后再注射,避免注射时对猪造成冷刺激。对于接种部位以及接种器具,要做好消毒处理,对接种成功率有效提升。在完成接种之后,要对其生理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通常来说,症状在2天内可以实现主动恢复,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对肾上腺素进行注射。疫苗在开封后,要保证在当天内完成注射,并对器械进行无菌化处理,在屠宰前21d,禁止注射疫苗;第三,猪场消毒管理。对于进出的人员与车辆,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消毒管理处理,对潜在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清除,以此实现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同时,应激刺激也是该病症高发的一项重点诱因。对此,即需要在养殖当中做好防应激准备,做好猪场环境的改善。在猪的饮水当中,对适量的维生素C进行添加,以此对应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进行缓解。

5 结语

猪蓝耳病是猪养殖当中较为常见的接触性疾病,且具有较高的传播速度以及致死率。对此,即需要在实际养殖当中做好该病症的防治,保证养殖效益。

[1]丁海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与预防治疗[J].当代畜牧,2015,(26):69-70.

[2]杨中武,唐发铁,郭武,等.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7):127-130.

[3]李文峰.者腊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2):109.

猜你喜欢

耳病致病性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的防控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猪群亚健康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