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防控措施

2017-01-1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头份出血点耳病

(扶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扶绥 532199)

猪瘟与蓝耳病均为现代养殖过程中较为常发的重大疾病,随着畜牧产业的发展该类疾病也呈现极强的暴发流行趋势,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2017年3月中旬我县某养猪场暴发一起以体温升高、气喘、腹泻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经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目前该养猪场总计有存栏生长230头,其中,母猪10头,仔猪120头,其余为育肥猪,仔猪在出生后进行猪瘟超前免疫按2头份,2月龄时按照5头份的量剂猪瘟苗免疫;怀孕母猪曾注射过蓝耳病疫苗,育肥猪未进行该病的免疫注射。饲养至2017年3月20日,饲养的生猪出现部分发病,病情发展速度快,一周内有100头仔猪发病,发病初曾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过,但效果不明显,遂求诊我单位。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至39.5~41.3℃,体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腹泻,消瘦;部分猪耳发绀,呈蓝紫色,耳尖与耳根病变部分皮肤有明显的界线,患病时间久的病猪,皮肤尖端出现坏死、脱落;后期皮肤青紫,其中胸部和腹部,四肢和会阴等部位尤为明显;部分病猪会发生腹泻,粪便呈现水样黄色,发病5d后陆续出现死亡。早期发病的母猪出现流产,轻度呼吸困难。其临床表现类似于仔猪。

3 剖检变化

腹部出现少许出血点,膀胱内有黄色大量的尿液,膀胱黏膜出现针尖大小的少量的出血点,心肌内膜出现出血条纹,脾边缘部位有小面积的梗死现象,肺脏存在瘀血和出血现象,肾脏瘀血,质地软;胃底部黏膜有严重的出血,形状呈现带状,肠系膜淋巴结有出血但情况轻微,回盲瓣存在少许圆环形溃疡面。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猪瘟和蓝耳病混合感染。

4.1 细菌学检查

取心血、心包液涂片,肝脏和淋巴结触片,革兰氏染色,未见细菌。

4.2 血清学检测

对送检的10份血清,以猪蓝耳病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取猪蓝耳病抗原 50μl滴于洁净载玻片上,再滴上待检血清50μl,充分混匀,涂成直径为1.5~2cm的圆面,1~3min后观察结果。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2%。

4.3 猪瘟荧光抗体检测

无菌操作取病死猪脾脏、桃体触片,置纯丙酮液中固定15min,以0.01mol/LP H值7.2 PBS液轻轻漂洗3次,每次5min,自干燥后将猪瘟荧光工作液滴加于玻片表面。置湿盒内37℃作用30min,取出继续以上述PBS液充分洗3次,用0.5mol pH为9.6 碳酸缓冲甘油封片,在荧光显微镜视野中可见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定为阳性结果。

根据以上血清学和荧光抗体诊断结果,确诊该猪场所发疾病为猪瘟和蓝耳病混合感染。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对患病的猪只进行隔离治疗,对病情严重的猪进行淘汰处理,死猪按照无害化处理规范进行处理,对猪舍、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可选择火碱等,在消毒之前应对舍内污染物及粪便进行彻底的清除。同时用百毒杀对饮水进行消毒。假定健康群进行紧急接种,猪PRRS灭活疫苗2头份,猪瘟脾淋苗2头份。供给均衡的饲料,确保猪群营养供给,提升猪群健康体质,增加抗疾病能力。

5.2 治疗

病猪采取猪瘟高免血清2倍量注射,2d后再用猪瘟疫苗3倍量免疫注射。重症病猪黄芪多糖30mg+支原净(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400mg +阿莫西林(北京康牧动物药品厂)400mg/T拌料,连续7d。肌注地塞米松8~l 0mg +VB12300μg/次;黄芪多糖(郑州三叶兽药有限公司)0.2ml/kg·bw,小柴胡10ml/头,仔猪5ml/头;干扰素0.03ml/kg·bw,2次/d,连续注射5d。经综合采取上述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6 结语

在生猪饲养管理过程中饲养环境恶劣,消毒不规范,病死猪不能有效规范处理,猪瘟免疫因疫苗保存不当或免疫技术操作不规范同时滥用大量抗生素药物是猪病频频暴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强化饲养管理减少致病因素,严格消毒绝对疾病的传播。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防止饲料霉变,实行全进全出制。要加强抗体水平的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猜你喜欢

头份出血点耳病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猪蓝耳病的防控
Mutually Beneficial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