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有效治疗建议研究
2017-01-16罗海青
罗海青
(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青海乐都 810799)
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有效治疗建议研究
罗海青
(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青海乐都 810799)
生猪养殖期间,猪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猪场效益。在本地随养猪规模的扩大,猪病尤其蓝耳病的发生,对猪场养殖效益的威胁最大。而且,此病危害妊娠母猪较严重,最典型症状: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文章分析此病的流行症状,针对性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猪蓝耳病 防控 建议
1 临床症状
1.1 母猪分急慢性两种症状
急性猪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持续高热、心跳亢进(130~160次/min)、呼吸困难、咳嗽、粪干带黏液血丝。妊娠母猪怀孕105~112d发生早产或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率达20%~25%,产后仔猪发病率高、成活率较低。
慢性猪感染,猪体质较差,且表现出黄疽、消瘦、咳嗽,猪四肢、耳部均出现蓝紫色,从耳肩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变色。哺乳期母猪,泌乳逐渐减少,甚至无乳。
1.2 仔猪、架子猪及公猪
仔猪最易感,发病率达100%,表现为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眼睑苍白水肿。有些耳发紫、躯体末端皮肤发绀,个别猪口鼻痒、摩擦圈舍栏壁。
架子猪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厌食、沉郁、眼睑肿胀、结膜炎轻度流感症状,体温上升,腹泻和肺炎症状、后期哮喘,双耳背面边缘出现青紫色斑块。
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厌食、呼吸急促、精神不振、病程较长,全身蓝紫色,局部水肿,以关节、肩部尤为明显,性欲降低、精子密度低且活力下降。
2 剖检病理
病死猪的主要病变在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是该病最常见的病变,如继发感染,可出现以下病理变化:淋巴结肿大出血;扁桃体出血、化脓;心包增厚、心包积液;胸腔器官粘连、胸腔积液;脾脏肿大变软,个别变为蓝黑色;肾脏肿大,表面可见出血点;膀胱黏膜有出血点;胃肠弥漫性出血等。早期病变以肺部炎症最为常见,偶尔出现胸腔积液、心包液、肾脏出血点等。中后期以并、继发其他疾病的病理变化为主。
3 诊断要点
初步诊断,根据发病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临床症状,结合此病流行发生 情况,基本可初步建立诊断依据。或者,直接根据下列指标进行:感染病例14d内,死亡病率超过20%;仔猪出生后1周,死亡病率超过25%;母猪有流产症,流产率超过8%。基本怀疑为此病感染。确诊,需结合猪蓝耳病抗体试剂盒阳性反应得到验证。同时,注意与继发病、混合感染病等的鉴别诊断。
4 有效治疗建议
对猪蓝耳病而言,作为常见的病毒病,临床用特效药不多。结合多年临床诊治,此病的康复治疗,对症施治效果更好些,能有效控制此病的扩散和蔓延。
对症施治治疗,务必掌握流行病情,针对性采取不同措施。
(1)病猪食欲不振,用维生素B1,每次20ml;甲氧氯普胺1mg/kg,肌肉注射,每天1次。
(2)病猪食欲不振,但是,呼吸频率正常,用利巴韦林,每次2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500ml;维生素B,每次10ml;头孢5号 30~35mg/kg,混合待溶后,1次静脉注射。同时,配用维生素C,每次10ml,静脉注射。
(3)病猪体温高升,用30%安乃近注射液,每次20~30ml;迪塞米松,每次20~25mg;青霉素,每次350~400万单位;链霉素,每次2g,肌肉注射,每天2次。或者,用黄金1号,肌肉注射0.1ml/kg;安妥注射液0.1ml/kg;安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ml,分点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3~4d。
(4)母猪产后无乳,用洁霉素,每次180万单位;50%葡萄糖,每次50~100ml;1次静脉注射。或,用催产素,每次3~5支,康复治疗效果不错。
(5)做好继发病控制,继发支原体肺炎,用壮观霉素或利高霉素 15mg/kg,肌肉注射,5d为疗程,经1~2个疗程治疗,效果更好些。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用速解灵2mg/kg,每天1次,肌肉注射,连续用3~4d。
(6)为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对病猪进行支持性疗法,更具防病现实意义,用10%葡萄糖,兑阿莫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抗菌消炎效果不错。病猪饲料中,加平安康,每500kg饲料,加1kg,连续用药1周,能很好预控不良应激。
(7)康复治疗期间,注意加强病猪护理,改善圈舍环境卫生,控制舍内不良应激,同时,饲料中适量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病猪的康复治疗效果不错。
5 猪病预控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注意种源的净化。严格消毒管理制度,及时清理舍内粪便,改善舍内通风管理,配合全进全出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全场封闭化管理,非工作人员禁止随意进出。严格检疫,剔除病猪,控制病情。做好免疫,增强抗病体质,抵御此病的威胁。接种疫苗,根据猪种不同,选择对应疫苗。通常情况下,种猪接种用灭活苗,育肥猪接种用弱毒苗。尤其注意活苗的使用,妊娠后期、公猪接种用活苗。小猪首免务必在母源抗体消失前,二免安排在母源抗体消失后。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提升自身母源抗体水平,降低仔猪此病感染概率。通常情况下,首免安排在配种前60d,之后 间隔30d,安排二次免疫,接种弱毒苗有效期能维持4个月之久。接种用灭活苗,2次免疫,间隔3周,每次用量4ml。之后,间隔5个月,加强免疫1次,每头用4ml,不会形成毒力。但是,接种效力较差。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对全群未感染猪只,建议及时投药防病。可尝试用中药剂清热解毒类药物。
[1] 高云英,贺玉胜,刘秀琴,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J].甘肃农大学报,2002,37(2):139-144.
[2] 张金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及防控[J]. 猪业科学,2013,(6):38.
[3] 胡益源,张明亮,王慧,等.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12,(1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