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包涵体肝炎的防治

2017-01-16兰力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法氏囊出血点腺病毒

兰力伟

(天津市宝纸区大口屯兽医站,天津 301800)

鸡包涵体肝炎的防治

兰力伟

(天津市宝纸区大口屯兽医站,天津 301800)

包涵体肝炎是由I型禽腺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I型禽腺病毒,迄今证明,至少有9~1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的病毒粒子均能侵害肝脏,该病毒对热稳定,对紫外线、阳光及一般消毒药品均有一定抵抗力。甲醛、100%乙醇、酒精和碘的混合剂对其有灭活作用。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5%乙醇有抵抗力,可耐受pH3~9,对热有抵抗力,56℃2小时、60℃40min不能致死病毒,有的毒株70℃30min仍可存活。本病于195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随后流行于欧美,我国也有该病的发生。

1 流行病学

鸡包涵体肝炎只有鸡易感,肉鸡多发,多发于3-7周龄的鸡,蛋鸡偶有发生。在种鸡群或成年鸡群中往往不能察觉其临诊症状,主要是表现为种蛋孵化率低和雏鸡的死亡率增高。病雏则显现典型的肝炎和贫血。鸡感染后可成为终身带毒者,并可间歇性排毒。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通过粪便、气管和鼻排出,污染环境,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眼结膜感染健康鸡,也可通过种蛋传染给下一代,健康鸡也可因接触病鸡和污染的鸡舍而传染。

2 临床症状

鸡包涵体肝炎的病理症候群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该病以春夏两季发病较多,潜伏期较短,经自然感染的鸡潜伏期1~2d,不超过4d,初期不见任何症状死亡,2~3d后少数病鸡精神沉郁、嗜睡、肉髯褪色、皮肤呈黄色,皮下有出血,偶尔有水样稀粪,3~5d达死亡高峰,死亡率达10%,持续3~5d后,逐渐停止。 3~4周龄的鸡感染时,一般到6周龄时即可痊愈。发病率可高达100%,而死亡率从2%到10%不等,有时可达30%~40%。感染本病的1日龄雏鸡呈现严重贫血症状。蛋鸡可出现产蛋下降。鸡群如果有其他传染源污染时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可使死亡率增加到30%。传染性法氏囊病所致的免疫抑制可使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贫血、黄疸,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点,有的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肝褪色呈淡褐色至黄色。发病初期肿大、呈紫红色,剪开肝脏可见点状、界限分明的出血点;发病后期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肝脏表面有点状出血点。肾肿大、苍白,被膜散在点状出血,肾小管内有尿酸盐沉积。脾脏肿大,有点状出血点。胆囊充盈。肠道无明显病变。个别鸡剖检可见心包积液。有的病例尚可见脾脏和法氏囊萎缩,骨髓病变,长骨骨髓呈桃红色或黄褐色,偶见呈灰白色胶冻状。皮下、胸肌、腿肌、肠及其他脏器可见有明显出血。

病理学检查在肝细胞中可见核内包涵体,这一特征对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病常见的是呈圆形均质红染的嗜酸性包涵体,与核膜间有一透明环,少数病例可见到嗜碱性包涵体,其肝细胞核比正常大2~3倍。肝组织结构完全破坏,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部分坏死,并见大量红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形成条索状的伪胆管,在汇管区,淋巴细胞呈局灶性增生。

4 实验室诊断

诊断该病可根据病史、临诊症状和病变即可确诊。实验室诊断可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此法方便简易,特异性强,特别是沉淀素抗体在感染鸡体内存在的时间较长,可长时间呈现阳性反应。这是一种较好的血清学检查方法。必要时采取肝脏标本送检验部门,进行肝细胞核内包涵体检查和病毒分离。

5 防控措施

目前对鸡包涵体肝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良好疫苗用于预防,防治本病须采取综合的防疫措施。本病的预防主要还是从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诱因等方面来考虑。多数鸡感染本病后,不出现症状,因此,应注意卫生管理,消除应激因素,如寒冷、过热、贼风以及断喙过度等。发生本病的鸡场,在饲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在发病期间禁止使用增加肝肾代谢及伤害肝肾的药物及大剂量使用维生素及氨基酸。有包涵体肝炎可疑鸡蛋孵出的雏鸡,应与其他家禽隔离饲养。在其可能暴发本病之前2~3d喂治疗药物,应连续喂4~5d。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可接着再喂3~5d的微量元素铁、铜和钴的合剂,这样可以加速贫血的恢复。做好消毒工作,可减少本病的发生。避免从有该病的孵化厂和鸡场引进种蛋和雏鸡。有病的鸡群应全部淘汰;消毒时,可用次氯酸钠或碘制剂等。

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鸡传染性贫血的贫血因子(CAA)可能增强腺病毒的致病性,因此必须做好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传染性贫血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雏鸡有足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可免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早期感染,从而有助于预防雏鸡包涵体肝炎的发生。

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蛋鸡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15ZXBFNC00140)

兰力伟(1975-),男,兽医师,专科学历,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等工作。

猜你喜欢

法氏囊出血点腺病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1例后备蛋鸡禽Ⅰ群腺病毒病治疗
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分析
可溶性B7-H3与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相关性研究
Mutually Beneficial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