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7-01-1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鸡病食槽鸡场

高 静 胡 北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山东临沂 276000)

鸡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高 静 胡 北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山东临沂 276000)

鸡病发生与流行的原因很复杂,采取任何一种单一的防控措施,都有其局限性。所以,防控鸡病的发生与流行,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奏效。但是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应根据不同病种和具体情况,选择最主要的环节作为防控疫病措施的重点。

1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养鸡生产具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鸡病控制的基础,它对增强鸡只体质与抗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养鸡生产的饲料管理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场址选择

场址应考虑当地具体情况,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鸡场应远离公路、河流、城镇、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特别是应远离其他鸡场、屠宰场和牲畜交易市场等场所。

1.2 圈舍环境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和空气新鲜、无污染等适宜鸡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1)温度:不同日龄的鸡要求的温度不同,尤其是雏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3~4周龄将温度从出生时的35℃缓慢过渡到20℃~24℃,成鸡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此时不但饲料消耗少,并且能使其生产技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冬季防寒,应有保暖设备,如窗帘、门帘等;夏天为防止热应激,可适当调整饲料配方,饲料中添加蛋氨酸,碳酸氢钠、维生素、清热的中药制剂等,加大通风,进行淋雨,有条件的采用水帘等降温设备。

(2)湿度:雏鸡在相对湿度70%的环境中孵化,如育雏舍内过于干燥,会导致体内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中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易发生腹泻、脚趾干瘪、羽毛生长慢。因此,育雏的前10天应保持舍内相对湿度60%~65%,成鸡一般保持在60%左右。如湿度过高,会导致垫草中的微生物及寄生虫的滋生、饲料霉变,易引起呼吸道、眼部、消化道疾病。

(3)饲养密度:适宜的饲养密度有利于发挥鸡的生产性能。适宜的饲养密度雏鸡为12~14只/m2,成鸡一般为3~5只/笼,有条件的鸡场饲养密度随季节调整,冬、春季节为5只每笼,有利于抗寒,夏秋季节3只/笼,有利于散热。

(4)光照:适宜的光照是鸡群生长的必要条件,有节律的光照有利于松果体的发育,促进性成熟。鸡场应根据不同品种、日龄的要求,从光照的时间、强度、均匀度等进行调节。避免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否则不但浪费饲料而且易产生啄癖。

2 科学的饲养管理

保障鸡群正常发育的基础条件,也是增强鸡群的体质和抗病能力、防控鸡病的重要措施。饲养过程中要给鸡群提供良好的饮食条件。水是鸡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根据不同品种、年龄,饲喂全价饲料,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满足鸡只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需要。要保证饲料安全卫生,防止饲料和饲养用具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此外应坚持自繁自养。养鸡场最好能自养种公鸡和母鸡,繁殖小鸡,防止因从外地买鸡而带进疫病。实践证明,坚持自繁自养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鸡场应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以利于消除连续感染、交叉感染,阻断疫病传播途径。鸡只离舍后,对空舍要彻底清扫、冲洗、消毒,晒干后方可进新的鸡群,开始新的一轮生产。

3 认真检疫

引进鸡只时,必须做好检疫工作,尤其是对鸡危害严重的一些疫病和新病,更应该认真检疫,不要把患有传染病的鸡只买进来。凡需要从外地购买鸡时,必须事先调查了解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以保证从非疫区引进健康鸡。运回鸡场后,一定要隔离一个月,在此期间进行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进入健康鸡舍饲养。

定期对主要传染病进行检疫,如对鸡群进行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病,及时隔离、淘汰病鸡,建立一个健康状况良好的鸡群。随时掌握疫情动态,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信息。

4 隔离饲养

健康鸡或病鸡、可疑病鸡控制在一个有利于生产便于防疫的地方,称之为隔离。根据生产和防疫需要,可分为隔离饲养和隔离病鸡,这两种隔离方式都是预防、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5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第一,入舍前,场内的一切设备、设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场内应有消毒池、洗浴室、更衣室、消毒隔离间。职工经消毒后方可进入舍内。

第二,严格控制人员及车辆进入,做好人员分工,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第三,定期打扫水槽、食槽。由于食槽内常有一些死角,当垫料或粪便落入,尤其是空气潮湿时,很容易在食物槽内形成污垢,除容易传播沙门氏菌之外,还可能因为霉菌的生长而导致曲霉菌病的发生,所以必须定期清洗食槽,保持食槽内的卫生。饮水器内长因落入饲料、口鼻分泌物、粪便和尘垢而使饮水不洁,长期不清洗,易在饮水器底部形成厚厚的水垢,这些都是传染疫病的危险途径。所以,必须经常对水槽或饮水器进行清洗消毒。

6 严格的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指用人工方法给鸡群接种疫苗,从而激发鸡群产生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抵抗力,防止发生传染病,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长发生传染病的地区,或某些传染病潜伏的危险地区,有计划地对健康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鸡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对某些重点疫病,如禽流感、鸡新城疫等的控制措施中,免疫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免疫有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有饮水免疫、喷雾免疫、点眼或滴鼻接种、刺种免疫、皮肤擦种、注射免疫、泄殖腔接种、胚胎内免疫接种等方法。还要遵循一定的免疫程序。

[1] 高波,杨文平.鸡病防控与治疗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6.

[2] 苏颖.养鸡场的综合消毒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8):97-98.

[3] 张建明.鸡场环境预防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6,(1):5.

猜你喜欢

鸡病食槽鸡场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The Dog in the Manger
食槽中的狗
鱼腥草防治鸡病的方法
跟踪导练(二)
鸡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及对策分析
鸡病主要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介绍一种后备母猪饲养栏
鸡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及对策分析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