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2017-01-16周玉森
周玉森
(辽宁省新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新民 110300)
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周玉森
(辽宁省新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新民 1103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省大面积流行已有30余年,经过多年的免疫接种,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降低。发病鸡群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程呈现出非典型性的变化特点,给临床诊治增加了困难,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增大经济损失。
1 临床症状
与典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相比,非典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发病速度缓慢,第一天出现几只或十几只离群呆立、精神不振、缩颈闭眼、排水样或石灰浆样稀粪。大群鸡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均正常。3~5d后,发病鸡明显增加,症状逐渐向典型性发展。整个病情表现为先轻后重,病程延长到2~4周,前期死亡率不高。后期病鸡生长停滞、死淘率高。
2 病情变化
发病初期剖检病鸡,病变不典型。每只鸡只有一两种或几种典型病变,只有把多只鸡的剖检病变综合到一起,才能初步确诊。其中表现有胸肌、腿肌呈点状或条状出血的占60%~70%且出血点小、稀少、出血条纹细小;法氏囊水肿充血的约占70%~80%;囊体积变化不大;法氏囊肿大2~3倍,出血呈紫褐色的只有10%~20%;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的占90%以上;肾脏肿大,肾小管充满尿酸盐呈灰白色的占80%~90%,单一的病变可能被误诊为:外伤、鸡新城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沙门市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等。
3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鸡群的免疫情况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取囊组织的触片用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或用囊组织的悬液做琼脂扩散试验,检出病毒抗原。
4 治疗
对发病鸡群经初步诊断后,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注射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每只1~2ml,口服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的药物,同时要重视对肾脏的治疗和保护。常用的药物有肾肿解毒药、碳酸氢钠等。
5 预防
(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舍及用具清毒要严格彻底。
(2)引进鸡雏时必须了解种鸡的年龄、饲养管理、健康状况和免疫情况,雏鸡的免疫时间要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来确定,母源抗体水平是由种鸡的抗体水平决定的,对于不具备抗体监测的养殖场(户)尤为重要。
(3)科学管理,注意温湿度的变化,通风换气,光照稳定,定期消毒,减少应激。
(4)根据本场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正规渠道销售的生产日期较近生物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已经有多个变异强毒株,各株间交叉免疫性差,建议在选择疫苗时,尽量选用多价苗,饮水免疫时用量适当加大。
6 小结
发病鸡群一般已经过免疫接种,由于受到母源抗体影响,或疫苗与野血清型不一致,或免疫接种操作不规范,或疫苗质量差,或受其他疾病影响,造成雏鸡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低差异较大,一旦野毒侵入,抗体水平低的鸡首先发病,病鸡排出大量的病毒,消耗了健康鸡的抗体,使之相继发病,这就是发病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的原因之一。
对发病鸡群,除了常规治疗,还要重视对肾脏的治疗,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通过尿的生成,不仅能排除体内大部分代谢终产物,还具有调节机体水平衡,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肾脏中尿酸盐的聚集,造成肾脏肿大,肾功能减弱、衰弱、衰竭,肾脏病变恢复较慢,因此病程被拉长,发病中后期病死鸡不降反升,不死的病鸡生长停滞的想象。所以对肾肿的治疗效果决定了鸡群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