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前猪病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2017-01-1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病死猪猪病猪群

王 军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畜牧兽医站,江苏东台 224233)

目前猪病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王 军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畜牧兽医站,江苏东台 224233)

文章分析目前猪病发生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防”重“治”的理念,配套综合卫生防疫措施;处理好防疫“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在猪病防控中不能因小失大;根据猪病流行发生特点,针对性选择用药预控和治疗;严格消毒管理制度,重点做好带猪消毒等猪病防控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病 流行 防控

几年来,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猪病流行形式日趋严重,严重威胁到猪场的养殖效益。分析目前猪病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塑“防”重“治”的理念,配套综合卫生防疫措施;处理好防疫“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在猪病防控中不能因小失大;根据猪病流行发生特点,针对性选择用药防控和治疗;严格消毒管理制度,重点做好带猪消毒等猪病防控对策,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1 猪病发生特点

1.1 猪病种类增多,混合感染居多

地方生猪养殖,疏于猪群管理,养殖技术滞后。加上,地方小规模养殖场的兴起,养殖技术、设施等配套不齐,导致猪病肆虐而严重影响猪场养殖效益。有调查证实:不少地方生猪养殖场,病死猪率都在10%左右,个别达到20%左右。调查病死猪患病致死诱因,与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相关。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且难以控制。其中,有多种细菌相加;或多种病毒相加;或多种细菌和多种病毒相加,往往是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使病情加重。除了猪瘟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猪喘气病与巴氏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等都有病例发生。

1.2 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多发

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越加严重,细菌性疫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猪大肠杆菌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其中不少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殖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殖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另外,某些损害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圆环病毒等未能有效控制,使猪的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下降,也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盲目滥用抗菌药物,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后。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一些条件性传染病已变为非条件性传染病。这种情况近年来日趋普遍,危害日趋严重。

1.3 病毒病成传染主体,呼吸道综合征日益突出

调查病死猪病例,剖检病死猪尸体,可以明显发现:约有90%的病死猪,肺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而且,以哺乳猪和育成猪的病变最严重。就感染疫病而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易感性最大,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甚为惨重。

2 猪病防控措施

2.1 强调“防”重“治”

降低疫病的发生和感染,有效控制大疫病的传播和感染,是目前生猪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有必要自始至终贯彻“防重于治”的理念,将更大的精力用于病害防控。实际上,这一理念多年前即被提出,但是,对此深层次地认识不够具体,具体执行起来力度不够。而恰恰相反的是,更多养殖户主愿意花重金用于猪病治疗。一旦猪场发现有病死猪,养殖户不惜重金、不计代价地选择药物治疗。在猪病的控制上,有“防”和“治”两个方面。但是,实际工作安排上,应该有所主次。这其中,“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改善饲喂管理,接种防疫疫苗,严格消毒管理,清灭猪场致病菌,增强猪群抗病体质,使猪群免于感染,为控制猪病的上上之策。

2.2 处理好防疫“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在猪群防疫工作开展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防疫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由此,任何防疫接种工作的开展,都应着眼于整个猪群生产水平的提升。由此,很大程度上,提出病患残次猪,及时消除猪群安全隐患,是非常值得的。另一方面,猪场有患病疫情出现,多数情况下,紧急接种防疫疫苗是非常可取的。虽然,紧急接种防疫疫苗,有加重病猪死亡的危险。但是,我们知道的是,猪群患病不是所有猪只都将被感染,而及时紧急接种,多数情况下会挽救猪群的大多数,是非常值得的。此外,在生产实践期间,患病感染初期,紧急接种防疫疫苗,甚至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2.3 针对性选择用药

考虑到猪病的发生特点,不同药物抗病原体作用效果不一。由此,选择药物预防,务必要有针对性。至少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一,有选择性用药,考虑到用药的安全、高效、广谱等,禁止滥用药,避免耐药机体形成。第二,无论用药防控和治疗,务必结合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确保用药剂量,避免耐药性产生。使用不同药物,采用对应剂量,具体防疫效果略有差异。由此,务必用规定剂量药品,均匀混拌饲料中,或,将其完全溶解饮水中。以达到药物预防的作用。用药剂量过大,造成药物浪费,还可引起副作用:用药剂量不足。用药时间过长,不仅达不到药物预防的目的,还可能诱导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猪场进行药物预防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的药物。第四,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和毒副作用。有些药物进入机体后排出缓慢,连续长期用药可引起药物蓄积中毒,如猪患慢性肾炎。长期时间使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可在体内造成蓄积,引起中毒:有的药物在预防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长期大剂量使用喹若酮类药物会引起猪的肝肾功能异常。第五,考虑猪的品种、性别、年龄与个体差异。幼龄猪、老龄猪及母猪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成年猪和公猪要高,因此药物预防时使用的药物剂量应当小一些。怀孕后用药不当易引起流产。同种猪不同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着差异’用药时应加倍注意。体重大、体质强壮的猪比体重小、体质虚弱的猪对药物的耐受性要强。因此对体重小体质虚弱的猪。应适当减少药物用量。第六,正确选择给药方法。选择不同给药方法,对药物的吸收、利用、药效等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药物的性质变化。由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的给药方法。具体而言,有混饲给药、混水给药、气雾给药等等。

2.4 严格消毒管理

重视猪场消毒管理,对猪病防控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具体生产实践中,不少养殖户对此认识不足,导致后期防疫问题频出。由此,建议养殖户主严格消毒管理,配置必要的消毒设施。场内配置消毒池,进出人员,注意手、脚消毒。此外,带猪消毒工作不能忽视,作为最新的养殖防病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收到不错的效果。此法消毒,既能直接杀死除藏于猪舍内环境包括空气内的病原微生物,又能杀灭猪体表、呼吸道浅表滞留的病原体。带猪消毒还能沉降猪禽舍的粉尘。净化空气。防暑降温,从而给猪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既有利于防病治病,又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3 结语

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追求高养猪效益,注意病害防控工作,为首当其冲的关键点。而做好猪病防控工作,首先应认识到目前猪病流行特点,这些年,养殖效益的好转,规模养殖场的兴起,而配套养殖技术、设施等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导致猪病肆虐,猪病种类增多,尤其以混合感染居多。再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广泛存在各养猪场,危害生猪养殖较大。而且,病毒病逐渐成为传染主体,呼吸道综合征日益突出,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甚为惨重。针对目前猪病流行特点,重塑“防”重“治”的理念,配套综合卫生防疫措施,有效控制大疫病的传播和感染;处理好防疫“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在猪病防控中不能因小失大,做好紧急接种防疫疫苗工作;根据猪病流行发生特点,针对性选择用药防控和治疗;严格消毒管理制度,重点做好带猪消毒,对猪病防控都有着更为重要的和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养猪实践中这些技术措施都值得去尝试和借鉴。

[1] 刘梅芬,闫若潜,吴志明,等.当前猪病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控措施[J]. 中国动物检疫,2010,27(11):71-72.

[2] 于广秋.近年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兽医,2010,(12):32-33.

[3] 穆永攀.当前农村猪病流行特点、猪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对应措施[J].畜禽业,2014,(5):12-13.

猜你喜欢

病死猪猪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猪群中暑咋预防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吉林省病死猪无公害处理体系与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