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高热性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对策措施

2017-01-16宋建设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8期
关键词:性疾病病猪注意事项

宋建设

(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山东广饶 257300)

生猪高热性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对策措施

宋建设

(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山东广饶 257300)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夏季与秋季是高热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生猪感染这类疾病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发红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并通过混合感染的方式进行传播。在对生猪高热性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养殖户存在一系列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本文将对生猪高热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高热性疾病的有效对策措施,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生猪养殖 高热性疾病 注意事项 对策措施

1 前言

高热性疾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的夏季与秋季。大量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生猪高热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众多,能够形成继发或并发感染。在进行大规模的生猪养殖时,对这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均存在较大难度,并且在预防与治疗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误区,为了提高生猪高热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我们需要对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对策与措施,降低这类疾病对生猪健康的影响。

2 生猪高热性疾病预防与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2.1 对疾病认识上的误区

一般情况下,生猪高热性疾病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以下两种疾病:一种是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是生猪流行病的一种,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在猪发热初期的3到4天内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直至退热后才出现临床症状。而生猪高热性疾病在生猪患病后就会开始发烧,并且表现出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很大的区别。第二种则认为高热性疾病与原虫感染无关。这种判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是由于在蚊虫盛行的季节高热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无法准确判断其是否与原虫感染有关。

2.2 疾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

在对生猪高热性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以下误区:第一,使用药物无效后就认为是高热性疾病。在出现某些临床症状时,对病猪进行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后就认为病猪患有高热性疾病的做法是错误的。第二,随意为生猪注射疫苗。这种误区表现为使用大剂量的疫苗,并不对生猪进行抗体检测。第三,对病猪使用大量的解热镇痛药与抗生素等药物。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会对病猪造成新的损害,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对疾病进行预防,但可以使用中药进行疾病的预防。

3 生猪高热性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对策措施

3.1 应激反应及应对措施

在对生猪高热性疾病进行治疗时,一旦发生应激反应,就有可能造成病猪死亡。这种情况多发生与多次肌肉注射抗生素、黄芪多糖时。为了有效防止应激反应出现,需要采用将药物加入饲料与饮水中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降低驱赶频率,注意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清理,为病猪提供清洁的生存环境。

3.2 注意疗程的控制

在使用药物对高热性疾病进行治疗期间,经常会出现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与疗程过短等方面的问题,会对药物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生猪高热性疾病,需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治疗原则。在进行治疗时,必须保证用药量的充足,并对疗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患病的前期阶段,需要采用大计量的药物,并以3天为一个疗程,避免出现频繁换药的情况,同时不能连续的大剂量用药,以免出现耐药性。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还需要继续用药2天左右后再停药。此外,还要注意不同药物的用药规程,防止出现因用药不规范造成病猪死亡的情况。

3.3 病情反复及应对措施

在通过药物治疗使病猪康复后,仍然有可能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质量方式,实现标本兼治,并进行辅助治疗。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为病猪补给充足的水分,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口服补液盐、食糖以及维生素等,有利于病猪体内毒素的排出与肠胃功能的改善。此外,还可以用青竹叶与芦苇根煎熬取汁后给病猪服用,有利于病猪的康复。

3.4 合理使用退烧药

在对高热性疾病进行治疗时,一些养殖户可能会使用大计量的安乃近、阿尼利定以及氨基比林等退烧药,这样做不但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在生猪患病的初期,应尽量选择计量适中的退烧要,如柴胡颗粒等。如果采用了一些不明成分的复方制剂退烧药,虽然能够使病猪快速退烧,但很容易出现康复的假象。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的病猪会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体温会再次升高,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种药物。

3.5 避免紧急接种疫苗

在对生猪高热性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会选择为病猪紧急接种疫苗,这种方式不但无法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可能会因出现不良反应而造成病猪死亡。如果需要接种疫苗,可以选择在病猪康复后3到5天后,在病情不再反复的情况进行接种。并且在接种过程中保证一猪一针,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4 结语

针对在生猪高热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养殖户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在生猪患病的初期尽早用药,并随着治疗的进行对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有效的预防继发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生猪免疫力的提高,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配合电解多维、维生素C、补液盐等物质的补充,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张加纯,刘小强,谢兰.猪高热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要点[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27-128.

[2]刘惠芳,程旗开,崔承芳,等.“清开素”治疗蛋鸡高热性疾病的试验[J].养殖技术顾问,2014,(10):272.

[3]杨磊,邵勇超,陈涛,等.保命重于治病——反思猪“高热病”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1,(7):8-11.

猜你喜欢

性疾病病猪注意事项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病猪喂药有办法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