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因子

李 芳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 芳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常规护理,分析比较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指标。结果观察组的SAS(42.1±8.9)明显低于对照组(51.3±9.1),其SDS(40.9±8.6)也较对照组(47.3±9.0)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PSQI各因子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加长,而觉醒次数较对照组少,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能够有效调节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心内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

心内科住院患者常由于自身体质较弱,并且病程长,病情重,患者意志不坚定,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及睡眠质量的大大降低,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干扰患者的康复,这不仅需要医务人员提高诊治水平,还要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就尤为重要[1]。因此,我院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于常规的护理方法相比,对心内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102例,其中男69例,女3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平均年龄(51.4±3.2)岁,住院时间≥3 d;对照组平均年龄(50.8± 3.1)岁,住院时间(6.4±3)d。所有研究对象中首次住院患者62例,再次住院4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59例,初中以下43例。纳入标准:①均为心内科病房患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除外。对比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心理方面:以饱满热情的态度、熟练灵巧的动作、柔和轻微的语气,耐心向患者解答各种疑问,解除患者心中对疾病的顾虑、焦躁或抑郁等,仔细严谨地观察其心理波动,及时于患者进行沟通,多加以抚慰患者,并定期组织医患沟通或患者间交流活动,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2];②环境方面: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逸、利于其康复治疗的好环境,如经常保持空气流通、减弱医院附近嘈杂声、常换洗床铺等;③药物辅助方面:经常严重失眠者、情绪消极者适当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且严格按患者身体境况制定用药方案,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3]。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不加入以上干预条件和措施。

1.3 观察指标:以SAS与SDS分数、PSQI各因子的评分及指示睡眠质量的参数为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 软件处理,且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或者百分率(%)表示,结果进行t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后的SAS和SDS对比:护理后,观察组的SAS(42.1± 8.9)明显低于对照组(51.3±9.1),且观察组的SDS(40.9±8.6)较对照组(47.3±9.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PSQI各因子分数对比:①护理前,2组PSQI的各因子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的各因子评分:睡眠时间分别为(0.56±0.33)、(1.20±0.41),睡眠效率分别为(1.01±0.40)、(1.29±0.049),睡眠困难分别为(1.07 ±0.54)、(1.36±0.43),睡眠质量分别为(1.08±0.43)、(1.44 ±0.52),日间功能障碍分别为(1.49±0.37)、(1.69±0.47),总分分别为(5.21±2.07)、(6.98±2.32);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SQI各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睡眠指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入睡潜伏期(min)分别为31.89±16.05、20.23±17.33,睡眠时间(h)分别为6.35±0.71、4.12 ±0.59,觉醒次数(次)分别为2.03±0.31、3.41±0.42;结果显示:2组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加长,而觉醒次数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内科住院患者常伴有不良情绪和睡眠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由生理引起的不适如咳嗽、疼痛、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等,其次医院环境如医疗器械的刺激、病房舒适度(消毒水气味以及灯光)等问题,同时患者对疾病的担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也十分严重,均对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针对以上状况,护理干预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康复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为了解决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这一关键问题,护理人员实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改善睡眠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5]。

我院应用护理干预的手段与常规的护理方法相比,对心内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42.1±8.9)明显低于对照组(51.3±9.1),其SDS(40.9±8.6)也较对照组(47.3±9.0)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PSQI各因子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且2组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加长,觉醒次数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睡眠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以上结果与刘丽华等[6]的研究较为一致。

总之,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能够有效调节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不良情绪,极大地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赖文.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79-80.

[2] 范文静,杨静,金雁,等.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0):3917-3920.

[3] 徐翠莲,王亚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21):4690.

[4] 李翔,毛稚霞.心身疾病与睡眠障碍[J].疑难病杂志,2013,12(1):74-77.

[5] 王萍.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31-132.

[6] 刘丽华,郭雪峰.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724-725.

R473.5

B

1671-8194(2017)22-0204-02

猜你喜欢

心内科住院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妈妈住院了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