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研究

2017-01-16刘蓉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肺呼吸机成功率

刘蓉晖

(鞍山市第三医院护理部,辽宁 鞍山 114032)

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研究

刘蓉晖

(鞍山市第三医院护理部,辽宁 鞍山 114032)

目的分析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心脏停搏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内容予以总结。结果此研究中入选的70例患者经过复苏后,复苏成功率经计算后为92.86%(65/70),10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35例,10~20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15例,21~30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10例,45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5例。结论对心脏停搏实行心肺复苏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抢救成功率。

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护理

心脏停搏在临床中被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心脏自身所产生的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出现终止而使循环出现停止现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急症,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1]。对于患者而言及时的CRP(心肺复苏术)能够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进而提升其抢救成功率。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70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现将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心脏停搏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45例和25例,年龄最大者为80岁,年龄最小者为15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48.7 ±11.6)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呼吸停止、血压无法监测以及意识丧失等。

1.2 方法:此研究入选的70例患者均采用CRP(心肺复苏术)手段,在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实行气管插管、电除颤等,并且采用呼吸机且对静脉通道予以开放,采用地塞米松、多巴胺以及碳酸氢钠等相关药物进行复苏。

2 结 果

70例患者经复苏后,65例患者复苏成功,其复苏成功率经计算后为92.86%,35例患者在10 min内复苏成功,15例患者在10~20 min内复苏成功,10例患者在21~30 min内复苏成功,5例患者在45 min内复苏成功,其中1例患者经过抢救后恢复自主呼吸,但是其心脏依旧处在心室颤动状态中,通过除颤以胸外按压后成功复苏。

3 护 理

3.1 抢救时间的主要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急救如果晚1 min,其抢救成功率则减少至7%~10%。所有的抢救措施则是对脑功能存活体进行保持,文献报道,脑组织在常温状态下其缺氧缺血的耐受时间为4 min,对其实行心肺复苏之后能够将其耐受时间延长至20 min,然而循环中断8 min会导致神经组织学病变或者神经短路现象的产生[2]。与此同时脑组织中的葡萄糖以及三磷酸腺苷储存和消耗的用时为8 min,如果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对其实行呼救、心肺复苏以及除颤等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3.2 生命体征的观察: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同时对其心率、呼吸、意识以及对光的反射程度进行密切观察,并且对其进行详细记录,并为医师对患者的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根据[3]。将其血液循环予以有效的维持,确保中心静脉导管以及静脉输液通道处在顺畅的状态中,保证用药的及时性。按照中心静脉压对其进行补液并将其补液速度予以调整,使得中心静脉压趋于正常水平,这样一来可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尿量、皮肤色泽以及湿度等所产生的变化进行观察,从而对患者的内脏供血状况予以充分了解,当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进行解决,以免其内脏功能出现损伤现象。

3.3 确保呼吸道的顺畅:患者应早期采用呼吸机从而对其呼吸功能进行维持,在对其进行胸外按压的基础上行将开放气道予以开放,随后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予以清除,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在顺畅状态中[4]。及时采用气管插管,创建人工气道,通过呼吸机对呼吸功能予以维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呼吸机进行管理,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对其模式以及设置参数予以调整,对其呼吸机报警系统进行处理,将其固定后对患者进行吸痰。

3.4 加大急救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培训力度:当意外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应对救治者提供的有效救治的是在场的人员。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可以准确采用心肺复苏技术。因为民众现场急救知识的具有较高的普及程度,患者在医院外如果发生猝死现象,在场的目击者则能够对其进行初级生命支持,与此同时积极等待医务人员来对患者进行救治,为患者后续的抢救获取了有效时间,进而提升了抢救成功率。而我国因为没有在公众中普及急救知识,大多数目击者对于突发事件会出现手足无措现象,因此只有等待。同时部分急救措施因为目击者自身的原因并不愿意为患者实行[5]。就目前而言,心肺复苏通常是医务人员来实施,虽然到达现场的时间较快,但是患者依旧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提升以及增强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技术能力水平以及相关知识,且在公众中予以普及,使得心肺复苏技术具有社会化,以此来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

3.5 并发症的预防:①骨折。按压位置以及按压手术不适当使得患者的肋骨、胸骨出现骨折现象。而对于高龄患者而言,虽然按压手法正确也会产生骨折现象。多发性肋骨骨折会使患者出现连枷胸,进行自主循环后患者需要实行机械通气。因此对于胸外心脏按压患者而言,应对其进行胸部X线检查。②脏器损伤。肋骨骨折会使患者产生肺损伤、血气胸以及心脏压塞等现象,其按压位置如果较低时会使肝脾出现破裂现象。为了防止并发症的产生,需要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进行了解以及熟知,正确的按压位置为胸骨中下方1/3处双乳头中间位置。在对患者进行按压的过程中不应对肋骨进行接触,其力度湿度,使得胸骨下陷为5 cm。在对患者进行按压的过程中其动作需要平稳,其挤压应具有节奏性。

3.6 人工呼吸:在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潮气量如果较大时其患者无较为充分的呼气时间,会引发气胸,提升了喉部的压力[6]。气体通过食道进入到自身的胃中,致使胃扩张现象的产生,胃内容物产生反流使得气道出现阻塞。为了防止次情况产生,采用简易呼吸器的过程中,需要一只手对面罩进行固定,另外一只手对简易呼吸机进行按压,送气应在400~600 mL,每分钟进行10~12次。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采用呼吸机,其潮气量应在8~10 mL/kg。

综上所述,心脏停搏患者及时采用心肺复苏在能够提升其抢救成功率,同时对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1] 彭清松.心跳骤停患者25例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154-155.

[2] 董燕妮,侯水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与护理[J].中国处方药,2014,12(10):129-130.

[3] 吴红萍.持续质量改进在心跳骤停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机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31):217.

[4] 李桂莲.1例心跳骤停患者抢救45min恢复心跳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7):300.

[5] 江树娣,曹仙霞.针刺疗法在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护理配合中的应用体会[J].北方药学,2014,11(10):186.

[6] 黄赣英,沈小玲,姚洁等.自动心肺复苏机在心跳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论文集,2014:865.

R473.5

B

1671-8194(2017)05-0234-02

猜你喜欢

心肺呼吸机成功率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血管病杂志》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