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
2017-01-15赵静华
赵静华
(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 沈阳 110164)
精神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
赵静华
(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 沈阳 110164)
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入院的12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院期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安全事件,提升护理质量。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本文重点分析了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探讨护理对策。旨在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事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7例,女性5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8.6±5.3)岁。另外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入院的12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59.3±5.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我院精神科自2015年初对护理服务实施改革,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安全系数,减少护理纠纷为重点,对本科室护理服务进行优化。在此期间,我们组织人员成立调研小组,负责调查以往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安全隐患,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落实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同时,为掌握落实效果,选取实施改革前后两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在院期间共发生护理安全事件6例,发生率为4.92%;对照组患者接受在院期间共发生15例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2.5%;研究组患者在院期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精神科做为医院中相对特殊的科室,也是医疗风险系数较高的科室,此类患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更大的护理风险,更应重视护理安全问题,加强防范,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1]。
我院精神科护理人员自开展护理改革,强化护理安全意识,通过调查以往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其中隐患,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落实于临床工作中。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院期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近两年来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及护理效果。同时,我们将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总结如下:①护理人员方面,高效的护理服务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要求护理人员不光需要掌握简单的护理技能,还需熟知精神疾病常见症状的观察与处理方法,若护理人员特别是资质尚浅的护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可能导致患者症状发作时处理不及时,引发安全事故;精神科患者通常无法正常沟通,还可能有少数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安全构成威胁,若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导致工作不积极,敷衍了事、擅离职守,容易导致护理差错发生[2];精神科护理工作繁琐、紧张、强度高,容易使护理人员发生情绪上的波动,护理人员如不进行适当调整,可能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疏漏,或者交接班时记录出现差异,容易导致安全事件发生。②患者方面,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发病期间受到疾病的影响,常发生难以预料的过激行为,如抑郁症患者发生自伤或自杀行为,而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发作时多产生妄想、幻觉,容易在妄想内容的支配下发生毁物、伤人等,此外,为数不少的患者因对其发病并不自知,是由家属强制送进医院治疗,更容易与护理人员发生口角、冲突,甚至以吞异物、绝食等手段抗拒,上述均属护理安全隐患;处在康复期的患者虽临床症状消失,但自知力尚未完全恢复,当意识到发病期间的行为后常产生过重负担及过多负面情绪,并担心受到排挤或歧视,容易出现消极的行为,甚至有出走、外逃的可能,需要给予重视[3]。③院内环境及管理方面 精神科治疗环境多为封闭式,虽能够保证一定治疗效果,利于医师观察及治疗,但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诸多考验,如交叉感染、门窗不牢、地面湿滑等;此外,院方相关制度未落实、实施到实处,或缺乏完善,或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均为需要重视的问题。
防范措施:①加强管理工作,优化工作制度,服务标准,明确岗位责任,提高护理人员间的默契度与配合度;确保提出的防范对策落实到位。②加快精神科医疗设备的完善与病房环境的建设,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的治疗环境。③重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与考核工作,提升护理技术与个人素质。注重护理人员技术、服务意识与责任心同步提高,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培养护理人员把握护理风险的意识,同时,增加科室护理人员经验交流工作,实施考核制度,定期考察护理人员对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④严格执行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药物清点、交接记录、病房巡视等方面给予强化,设立护理重点,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重点看护,预防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重视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安全事件,提升护理质量。
[1]房振清,杜娟.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274.
[2]胡启华,王海霞.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管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689-690.
[3]秦国兰.精神科意外事件27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98-1811.
R473.74
B
1671-8194(2017)04-0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