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1-15谭延琦
谭延琦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谭延琦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药配合物理治疗对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98例,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同时配合超短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对促进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并且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治疗;超短波;慢性胆囊炎;常规治疗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一般其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1]。慢性胆囊炎主要指的是胆囊慢性炎症病变,但在现在临床上主要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而非结石性胆囊炎占少数[2]。对于胆囊炎的治疗,在临床上其治疗方法较多,而不同的治疗方法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同[3]。近年来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开始在临床上普遍使用,且口碑较好。本研究主要据此分析在临床治疗中对比分析常规治疗与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中关于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②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该种治疗。排除标准:①实质性脏器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49例,男性31例,女性30例,年龄在22~78岁,平均年龄为(43.7± 13.7)岁;对照组49例中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在24~82岁,平均年龄为(42.5±1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具体治疗过程为:为患者给药5%的硫酸镁10 mL口服治疗,同时为患者静脉滴注甲硝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抗生素予以治疗,2周/疗程,一共3个疗程。观察组采用中医联合超短波治疗的方式,主要为患者开药疏肝利胆汤进行治疗,该药物的配方为枳壳、柴胡、赤芍、生甘草、木香、黄芩、各15 g,鸡内金、川厚朴、郁金、山楂各12 g,黄连10 g,熟大黄8 g。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味治疗,如果患者胁痛严重,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则需要加入元胡10 g;如果患者有蛔虫,患者主要表现有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磨牙、失眠等,则需要加入君子10 g,川楝子8 g,槟榔6 g;如果患者累痛并伴有肠鸣腹泻,需要为患者在药物中祛除枳实,加白术10 g,茯苓8 g;如果患者恶心呕吐,需要为患者加竹茹10 g;如果患者苔厚腻加湿,需要为患者加苍术5 g,陈皮12 g,茯苓12 g。对药物水煎取汁400 mL,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在此基础上为患者配合超短波治疗机为患者进行胆囊区超短波治疗,波长为7.2 m,频率为40.68 MHz,最大功率为250 W,治疗前须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使电极板和皮肤间的距离设定在3 cm,每天治疗半个小时。患者同样以2周作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效果。
1.3 效果判定:本研究以《慢性胆囊炎诊断及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作为依据[4]。如果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消失,经B超检查,患者胆囊壁恢复正常,光滑且无微小波,则为痊愈;如果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明显减轻,经B超检查胆囊壁厚度有所减少,但略有毛糙,则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无明显变化,B超检查患者胆囊壁厚度和粗糙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则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观察组治疗有效46例,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1.22%,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整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与胆囊结石等因素有关。临床中患者会出现餐后上腹饱胀、嗳气等。西医的角度认为慢性胆囊炎是因为化学刺激和细菌感染所导致的患者胆囊出现炎症症状。而从中医学角度来分析,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黄疸”等范畴,中医上普遍认为,胆为中清之腑,其主要任务是储存和输送胆汁,若患者情志消退,饮食不节制,同时因为寒暑失调等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病慢性胆囊炎,促使患者湿热内阻,因疏泄而失胆气,导致患者肝气郁结,进而通降失利,胆气横逆犯胃,引发肝胃不和之症,进而促使患者胆囊功能出现损毁。从中医学角度来说,胆囊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右肋上部疼痛,同时伴随着一定的腹痛,腹胀等不适感,个别患者可能存在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厌恶油腻食物的症状,也有患者存在胃脘痛等症状,患者胃肠道有灼烧感。因此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需要本着疏通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上需要疏肝利胆,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为患者开药疏肝利胆汤进行治疗。在本次的研究对比分析中,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效果要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分析可以得出,本方剂中,柴胡本性寒苦,其主要有退热、发表、解郁、疏肝、升阳的功效;而枳壳味道较苦,其具有行痰,破气,消积的功效;生甘草可以补充患者的脾气,同时可以清热解毒,能够促进胃痛和腹痛的治疗,对于腓肠肌挛急痛等症状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其主要作用为调和诸药;木香可以行气止痛,同时能够疏肝利胆,具有健脾的功效;黄连可清热解毒,可以保肝利胆;黄琴能够清热燥湿,可以泄腹火;诸药合用,能够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解毒化瘀,对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本研究配合超短波治疗胆囊炎,能够有效的加强胆囊平滑肌的运动,促使肌痉挛的平滑肌舒张,而且能够改善其囊壁的血运,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并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的胆囊张力也能够逐渐恢复正常,保证患者膨胀的胆囊缩小,一系列临床症状消失,取得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中医结合超短波治疗的方式比起常规的西药治疗有着更加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有着良好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1]燕光东,余明.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7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 27(2):27-29.
[2]乌布里哈斯木•阿不都拉,艾合买提•买买提,吐地古丽•艾则孜.炎消迪娜尔糖浆治疗慢性胆囊炎75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23(10):275-276.
[3]涂喜汉.黄连素治疗慢性胆囊炎86例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13, 22(22):1672-1673.
[4]多果.藏医治疗慢性胆囊炎9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 21(5):275-276.
R575.6+1
B
1671-8194(2017)04-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