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综合治疗左侧枕大神经痛1例
2017-01-15胡心月通讯作者李心沁
胡心月 通讯作者:李心沁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耳穴综合治疗左侧枕大神经痛1例
胡心月 通讯作者:李心沁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耳穴压豆;耳尖放血;枕大神经痛;病案
患者,男,43岁,2016年7月11日就诊。主诉:突发头部左侧偏上区域疼痛,呈阵发性脉冲样刺痛半日,疼痛难忍。现病史:患者近期睡眠差,由于当日上午经空调冷风直吹后头部偏上区域,下午突发左侧后部头痛,疼痛沿枕大神经分布,疼痛剧烈,脉冲样闷胀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枕大神经痛”。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自行服用卡马西平等镇痛药物,并在局部进行针刺治疗,疗效不佳,遂来我院就诊。症见:左侧后头部沿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疼痛,呈闷胀脉冲样疼痛,烦躁不安,恶寒,寒冷刺激后疼痛加重,口干,纳可,眠差,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紧,舌右侧边缘卵圆形溃疡。耳诊:颞区、枕区有暗红色点状斑片,略有光泽,肝区、胆区呈淡红色,肾区成暗红色,耳尖区细密暗红色点。西医诊断:枕大神经痛。中医诊断:头痛。辨证:太阳经头痛,肝肾亏虚。治则:解表散寒,通络止痛。取穴:左侧耳穴枕区、颞区颜色暗红点、神门、肝、肾、皮质下、耳尖。操作:①患者取坐位,取王不留行籽贴压在耳部相应穴位及穴位色泽变化区,以适当的力度每穴捏3~5 min,枕点做重点捏按,患者持续感到麻胀疼痛且可忍受3~5 min。②将患者双耳揉搓充血,术者双手消毒,耳郭常规消毒,取耳尖穴,以采血针在耳尖穴红色暗点密布处点刺放血,挤压出血,血色暗红发黑,挤压至血色转淡红色,停止挤压,干棉球按压止血。疗效与预后:患者自觉头痛减轻,且发作频率降低,舒适时间延长,但仍有发作,发作间隔由原来5 min延长至15 min。自耳尖放血后,枕大神经疼一直未发作,此后1周皆未发作。2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语:枕大神经痛是指由于劳损炎性刺激等原因导致局部软组织渗出、粘连和痉挛,引起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放射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枕大神经痛发病率高,中年女性多见,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并向神经分布区扩散,典型的枕神经痛呈阵发性闪电样疼痛,但多数在间歇期有钝痛。中医学认为,枕大神经痛辨经论治责之于太阳、少阳两经。太阳主表,其经脉上至颠顶,经循项背,多由风寒袭表,阻遏太阳经气,则营卫气血不和,经脉受阻,气血不能上荣于脑,不通则痛而发病。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之间,病机均为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2]。故治疗以调太阳、少阳经气为主[3],以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为法。
本例患者病程较短,因寒风袭表,寒性收引,阻遏太阳经气,气血阻滞不能上荣于脑,不通则痛,且患者年过四十,素体肾阴不足,肝阳偏亢。《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认为耳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刺激耳郭某穴位时,就能调整经脉及相应脏腑,从而使失调的相应脏腑恢复正常功能[4]。由于耳穴的敏感性,当相应脏腑出现功能异常时,耳穴上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点。因此,取枕区以解表散寒,通经活络,使经气上荣于脑;肝、肾可调节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之症。十二经脉皆通于耳,耳尖放血能泄肝热,活血通络止痛。在《灵枢·厥病》中载:“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在耳尖放血,可除肝胆郁热,平抑肝阳,太阳、少阳经同治,先解表后除里热,一次而愈。
[1]苏丹,王海强,汪玲,等. 枕大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2):1396-1398.
[2]赵毅,陈秀清,叶勇,等. 枕大神经痛的发病因素和治疗现状[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25(4):306-308.
[3]王重新. 刺血通经治疗枕大神经痛4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2):23.
[4]李心沁,王琳. 耳穴贴压疗法在亚健康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989-990.
2017-01-12)
脐疗及穴位用空白胶贴
本公司长期提供具有良好粘贴性和透气性的医用胶带(空白胶贴)[注册号:豫安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1640002号],适用于贴脐疗法和穴位贴药疗法固定药物。
凡购买空白胶贴200元以上者,赠送一本《偏方研究与应用》和其他中药外治资料,欢迎联系。
联系方式:0372-2588505/18637245128(微信同号)
QQ:1352341939 公众号:zhengbenwaizhi
安阳市康尔寿健康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4105921000081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