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袖损伤非手术疗法的研究概况

2017-01-1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肩胛小针刀肩袖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骨科,四川 成都 610072

肩袖损伤非手术疗法的研究概况

毛军强1赵雄1段华2*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骨科,四川 成都 610072

肩袖损伤临床发病率较高,治疗有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较手术疗法有创伤小、风险少、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运用广泛。结合近年相关文献研究,对肩袖损伤非手术疗法的延用及创新综述如下。

肩袖损伤;非手术治疗;综述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组成,对维持肩关节稳定及密闭肩关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撞击及劳损积累会引起肩袖出血水肿、肌腱炎及纤维化甚至出现肌腱断裂[1],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受限,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肩袖损伤约占所有肩关节发病率的17%~41%[2],目前针对肩袖损伤常见的非手术疗法有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药物疗法、针刀疗法、康复疗法等。

近年来,临床实践通过对传统医学的不断延用并与现代医学诊疗方法相结合,对肩袖损伤的非手术疗法进行了改良与创新,现综述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针灸疗法 肩袖损伤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通过临床辨证、循经取穴原则,选取适当穴位进行针刺,可达到疏通关节、活络通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目的。

杨晓勇[3]分别对30例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三针”(肩髃、肩髎、肩贞)针刺和常规用药治疗,“肩三针”针刺疗法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后者的30%;樊若等[4]选取37例肩袖损伤患者斜刺太冲穴,经3次治疗均治愈;梁晓东等[5]选取112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急性期取风池、肩外俞、后溪及阿是穴,后期选阿是穴和(或)肩胛提肌的起点进行针刺,治愈36.6%,显效45.5%,好转17.9%;向晶等[6]选取50名肩袖损伤患者,对肩髃、肩井、曲池、阿是穴进行电针治疗,总有效率为98%。针灸疗法作为传统治疗方法,在临床与科研中不断完善,选穴精炼,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1.2 推拿疗法 肩袖损伤属于经筋损伤,通过手法治疗可达到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的目的。

胡军飞等[7]采用动态定位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患者55例,治愈42%,好转58%;郑成慰等[8]应用推拿疗法治疗32例冈上肌损伤患者,痊愈75%,显效18.75%,有效6.25%;陆华宇等[9]分别对80例肩胛提肌患者进行健翔调气理筋推拿结合解剖治疗和传统治疗,1个疗程后,前者有效率为87.50%,后者为70.0%,2个疗程后前者总有效率为100%,后者为93.75%。在没有药物、医疗器械的协助的情况下,推拿方法也可有效治疗肩袖损伤。

1.3 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既具有圆利针的作用,又具有刀的切割、分离、铲剥的作用,能有效治疗肩袖损伤引起的出血水肿、纤维化等病变。

黄卿[10]分别对30例冈上肌损伤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和手法治疗,结果显示小针刀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手法治疗的73.4%;雷福侠[11]选取60例肩胛提肌患者,以压痛点、颈椎横突为进针点进行小针刀治疗,经3次治疗治愈58例;叶莉[12]以压痛点、经4~7横突为进针点,对81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1次治疗有效率为75%,2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8%;郭花珍[13]分别采用针刀疗法与封闭疗法各治疗血淤型肩袖损伤患者36例,结果显示针刀疗法有效率为91.7%,高于封闭疗法的77.8%;李宏伟等[14]将118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78例与常规针刺组44例,经治疗,针刀组治愈率为76.92%,高于针刺组的50%。通过总结分析以上文献可以发现,小针刀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特点。

1.4 康复疗法 康复疗法可根据肩袖损伤患者具体临床表现,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的功能活动尽可能恢复[15]。

高杰[16]对59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医学训练疗法配合超声波理疗及关节松动术的综合治疗,治愈35例,显效5例,好转7例;何栩等[17]分别采用冲击波治疗和冲击波联合功能训练各治疗冈上肌肌腱炎患者35例,发现冲击波联合功能训练治疗效果更好;汪光胜[18]随机将4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Thera-Band康复训练)和对照组(一般康复训练),3个月治疗后显示在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损伤的康复中,Thera-Band康复训练优于一般康复训练。万里等[19]将8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理疗、运动治疗、Maitland关节松动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肩关节持续平移关节内活动,结果显示肩关节持续平移关节内活动能提高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综上所述可见康复疗法多种多样,对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疗效突出。

1.5 药物辅助疗法 药物疗法作为基础治疗方法,药物的种类广泛,用药途径多样,在肩袖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胡建威[20]将60例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理疗,治疗组在常规理疗基础上予以口服痹祺胶囊,结果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疼痛有效率及活动受限有效率分别为90.0%和56.7%、70.0%和15.0%;梅杰等[21]选取65例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再从中随机选取32例予以口服复方夏天无片(麝香、全蝎、蕲蛇等33味中药),结果发现加口服复方夏天无片后优良率为75.0%,明显高于单一康复指导的50.3%;杨雨果[22]将48例冈上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实验组予以药物内服结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内服结合热水袋热敷治疗,结果显现前者有效率为87.5%,高于后者的79.17%;综上所述可见肩袖损伤患者在进行其它治疗基础上,加以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1.6 综合疗法 在临床中肩袖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并不能应对复杂的病情,需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

王春艳[23]将80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针灸、理疗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展筋膏(白芷、栀子、赤芍、丁香等)外敷及运动疗法,结果显示展筋膏外敷及运动疗法结合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效果明显;郑建平[24]对97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小针刀配合手法松解治疗,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49例,偶尔轻微疼痛或不适者36例,剧烈运动或特殊运动疼痛者12例;毛玲娣[25]筛选76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铍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张昕煜等[26]对32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优者13例,良者18例,差者11例。肩袖损伤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应对复杂的临床症状。

2 结语

在现代医学上治疗肩袖损伤主要以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为主,非手术疗法因具有创伤小、安全经济、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越来越被肩袖损伤患者接受。但临床上肩袖损伤患者病情复杂,目前治疗方法不能完全应对复杂的病情,需要在临床运用及科研探索中不断简化操作方法,精准确定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1]刘玉杰.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医学会第十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集[C].苏州: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2008:11.

[2]刘玉杰, 卢世璧.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1998, 14(5):340-342.

[3]杨晓勇.“肩三针”针刺治疗肩袖损伤30例[J].江西中医药,2016(03):61-62.

[4]樊若,李义,周学明.太冲穴治疗急性肩袖损伤[J].临床军医杂志,2009(05):795.

[5]梁晓东,张良.针刺治疗肩胛提肌损伤112例[J].中国针灸,2006(07):518.

[6]向晶,刘新荣,余欢.电针对肩袖损伤早期的治疗[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41.

[7]胡军飞,张海芬,郑胜明.动态定位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55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4.

[8]郑成慰,洪雁南.推拿治疗冈上肌损伤32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4,26(2):169-170.

[9]陆华宇,刘忠毅.健翔理筋推拿结合现代解剖与传统推拿方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疗效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35-136.

[10]黄卿,张洁,林凯.小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J].光明中医,2009(8):1508-1509.

[11]雷福侠.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60例[J].陕西中医,2007(2):210-211.

[12]叶莉.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81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6):584.

[13]郭花珍.针刀治疗肩袖损伤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14]李宏伟,温树辉,吕明,等.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1):38-39.

[15]高天昊,白玉龙.肩袖损伤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1):1264-1268.

[16]高杰,胡波,李智民,等.综合康复疗法在肩袖损伤职业康复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4,32(4):201-203.

[17]何栩,罗小兵,李少柏,等.冲击波联合肩关节功能训练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7(01):9-14.

[18]汪光胜.Thera-Band康复训练对标枪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1):118-120.

[19]万里,卞荣.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对肩袖损伤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1):1021-1024.

[20]胡建威.痹祺胶囊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北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2014:2.

[21]梅杰,季卫平,邹光翼,等.复方夏天无片在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应用的疗效分析[J].中成药,2017,39(2):440-442.

[22]杨雨果.中药热敷在冈上肌腱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J].2015,7(35):77-78.

[23]王春艳.探讨展筋膏外敷结合运动疗法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7,38(2):156-158.

[24]郑建平,郑琦,刘飞. 小针刀配合手法松解治疗慢性肩袖损伤97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6):567-569.

[25]毛玲娣,刘克峰. 铍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袖损伤76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03):256.

[26]张昕煜,曹旭,李少雷,等. 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J]. 中医正骨,2017,29(01):52-55.

毛军强(1991-),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骨伤关节方向。E-mail:klqx1991@163.com

段华(1970-),女,汉族,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关节方向。E-mail:klqx1991@163.com

R274

A

1007-8517(2017)22-0039-03

2017-10-15 编辑:梁志庆)

猜你喜欢

肩胛小针刀肩袖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
肩胛下旋综合征研究进展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