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畜禽品种:由“穷”资源到“富”发展
2017-01-15陶家树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
文│陶家树(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
地方畜禽品种:由“穷”资源到“富”发展
文│陶家树(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
一、山东省部分地方畜禽品种发展情况
日前,笔者赴济宁、莱芜地区,对山东省的鲁西牛、小尾寒羊、莱芜猪等地方畜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在梁山科隆集团,记者了解了当前鲁西牛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情况:科隆集团存栏鲁西牛600多头,基础母牛400多头,种公牛10头。科隆集团在鲁西牛的发展保护上采取了高科技发展路线,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的双肌臀鲁西黄牛育种技术,目前育成双肌臀种公牛3头,不但提高了鲁西牛的生长特性,而且其肉质风味没有受到影响。在牛肉产品研发上,公司研发了运动机能性食品、活体腌制技术、真空排酸技术,目前已申请了发明专利,正待上市发展。
在嘉祥小尾寒羊原种场和济宁青山羊原种场,记者了解到,因为行情低落,效益不好。目前小尾寒羊和青山羊处于维持保种状态;青山羊在产品上因没有找到与消费合适的对接方式,产品开发滞后。同样的状况在百子鹅、百日鸡上同样存在,泗水裘皮羊更是到了濒危阶段。
相对于保种窘迫状态的其他地方畜禽品种,莱芜猪的保护与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走出了一条通过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发展之路。在品种开发上培育了鲁莱黑猪,现有鲁莱黑猪种公猪38头,母猪近200头。鲁莱黑猪因其良好的生长及地方品种特征,深受养殖场户欢迎,品种市场销售形势看好。在产品开发上,莱芜猪积极探索与企业结合发展路子,有加工企业、销售公司、专卖店等多种莱芜猪产品销售形式,有莱芜猪猪肉、莱芜猪香肠、莱芜猪腌制熏烤等系列产品。而且据介绍,莱芜猪仍然在加大品种研究及产品开发的力度。
二、启示:传承 创新 发展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下蛋,这曾经是广大农村展现出的地方畜禽品种与人类生活和谐发展的画面,作为“穷”时代的衣食的必备生活资源,地方畜禽品种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及文化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伴随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进入现代化,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曾经的“穷”资源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再加之国外品种的引进冲击、生态环境变化和保护意识欠缺,一些商品性能较低的地方畜禽品种逐渐被淘汰,地方畜禽品种数量锐减,处于濒危状况甚至灭绝状态。地方畜禽品种进入到了“富”发展阶段,需要重新认识、定位。
1.在认识上,由资源上升到物种多样性,实施保种,做到传承。数十年来,全世界动植物新品种不断推新,粮食亩产和畜禽产品产量快速提高,正是得益于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的贡献。生物种质资源拥有和开发利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山东的地方畜禽品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将在保持畜禽物种生态多样性、地方特色畜产品开发与动物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历史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无论从物种保护,还是历史传承,无论有没有开发能力,我们都不能让千百年留存下来的地方品种,在富裕的新时代因得不到保护而丢失。
2.在思路上,培育新品种,挖掘新功能, 做到创新。一是做好提纯复壮和改良,改良不是简单的杂交,需要配合现代的饲养技术做支撑;二是由分子育种逐步向基因育种转变。利用高科技手段,挖掘种质资源优良基因,培育具有优良传统特性的现代新品种;三是开发功能性产品。改变单纯的以肉、蛋为主销售的地方品种产品开发现状,逐步研究利用地方品种的特性,开发功能性产品。
创新是我们的未来,应建立科学的育种、保种、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创建新的技术理论体系与生产应用实践,从而总结出地方畜禽品种发展的新思路,
3.在模式上,创新、生态、融合,做到发展。一是以地方品种优势资源为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对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率。发挥好资源的比较优势,合理规划生产资源配置,发展特色优势,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循环经济式生产格局。二是集成现代多学科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促进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养殖规模化发展,实现地方特色产品加工品牌化、市场定向化,产品向多元化结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