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7-01-15策力木格苏都娜李玲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蒙药质量标准指纹

策力木格 苏都娜 李玲云 松 林* 图 雅

1.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5; 3.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4.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蒙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策力木格1苏都娜2李玲云3松 林1*图 雅4*

1.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5; 3.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4.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文化中的瑰宝,但蒙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滞后,严重制约了蒙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蒙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保证蒙药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对蒙药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达到对蒙药质量可控的要求,才能保证蒙药的均一、优质和安全。文章通过查阅文献阐述蒙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同时分析目前蒙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议。

蒙药;质量标准;综述

蒙医药有着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障蒙古族人民的身体健康、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蒙药,虽然近年来国家在蒙药的开发利用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随着生命科学、化学、分析科学的进步,蒙药的研究水平和质量标准研究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蒙药为天然药物,成分复杂,质量标准很难把握,迄今为止,蒙药的质量标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故笔者对蒙药质量标准的现状进行概述,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蒙药质量标准现状

目前,我国蒙药材品种具有2000余种,其中常用蒙药400余种[1]。据《中华本草·蒙药卷》记载,当代的成方制剂、蒙成药及医院制剂品种已达到2030余种,蒙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但蒙药材质量研究起步晚,已建立质量标准的药材和方剂数量有限。1984年建立《蒙成药标准》使蒙成药进入规范化生产管理。1984年版《内蒙古蒙成药标准》[3]共收载103个品种。1988年《内蒙古蒙成药标准》补充本[4],共收载100个品种,199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收录了蒙药202种,其中蒙药材57种、蒙成药145种[5],《内蒙古蒙药材标准》收载了322个蒙药材品种[6]。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了4种蒙药材、12种蒙成药[7]。

1.1 蒙药单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蒙药单药的质量标准研究包括:药材的真实性通过来源、形状和鉴别项目来体现;纯度通过有关检查项目来检验;品质优良度由浸出物测定和含量测定来予以考察[8]。在蒙药质量标准研究工作中,现代药物分离分析技术和方法得到广泛使用,包含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分析法)、和波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色谱(包括薄层TCL、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气相色谱(GC)技术等。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玉簪花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9];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谱技术快速鉴别诃子、西青果及毛诃子3种药材[10];薄层色谱法鉴别水栀子的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11],建立了可用于蒙药水栀子的质量控制研究的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文冠木进行鉴别研究,建立了蒙药文冠木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12]。

由此可见,蒙药单药在运用现代化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逐渐增多。蒙药研究中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能够相对全面、系统地体现蒙药成分的整体面貌,解决化学成分不明确的现状。为蒙药的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分析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1.2 蒙药方剂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蒙药是传统药,临床用药都以组方为主,有药物组成成分多、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其疗效无法仅以一两个化学成分来评价等特点[13]。所以蒙药方剂的质量标准更难把握,不过近年来通过科研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在蒙药方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包同力噶等[14]对蒙药给喜古纳三味汤散(大黄、碱面、诃子)进行了定性鉴别与成分定量测定。李强等[15]通过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扎冲-ll丸质量的定性研究方法,确定了处方中花粉粒(红花)、橡胶丝(杜仲)的显微鉴别,为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花拉[16]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镇刺六味丸中单药的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有效成分士的宁的含量测定,制定准确可靠的蒙药镇刺六味丸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高建华等[17]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建立了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的那如-3中总酚酸含量测定方法。

由此可见,蒙药方剂强质量监管亦在跟进时代的步伐,但是目前这些研究成果仅仅是蒙药质量控制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蒙药质量控制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完善。

2 蒙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

2.1 蒙药质量标准要求较低 多数标准收载的蒙药材和蒙成药的标准仅有来源和简单的性状描述,仅仅解决是与不是和如何使用的问题,缺乏可识别和判断的检测指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收载的57种蒙药材,其中只有24种药材收载了定性鉴别标准,其余药物质量标准内容仅仅包括:汉语名称、汉语拼音、蒙语名称、形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贮藏项目[5]。

2.2 规定的蒙药标准物质(化学对照品)不是蒙药本身,具体实用性弱 由于蒙药材主要来自于野生采集,不同地区的医生多采集当地所产药材使用,然而不同地区同一药材所含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所规定的蒙药标准物质(化学对照品)并不能普遍应用于所有药材,这存在着明显的用药不安全和无效性因素。有研究者[18]对现行标准中规定的蒙药化学对照品进行药效实验,结果发现,这些化学对照品的生物效应却与其标识的蒙药药效不对应。这说明,有可能按照规定的标准检测的化学对照品的含量是合格的,但蒙药的质量实际上是不合格的情况。即在这个标准下标定的蒙药是不能证明其疗效的确定性和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不一定在于蒙药的本身,而有可能在于其规定的标准脱离了临床用药这一关键性主题。

2.3 对有害有毒成分的限量标准不够完善 现行蒙药质量标准中指标成分的限量范围主要是依据其有效成分的多少分布而设定,缺少药效毒理试验或临床试验对有毒成分限量标准的支持。如毒副作用主要来源于药材本身含有的化学成分,对于这类物质,目前我国对卫生部规定的28种有毒中药已大部分实行限量检查或规定其含量范围,但对其它有毒中药的毒性和机理的研究仍很缺乏,如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成分至今未能阐明。对于这些毒性成分,特别是慢性毒性成分,蒙药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

2.4 存在“量而不准”的现象 目前质量标准中所规定限量范围只设有下限,没有上限的要求,例如:201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冬葵果总酚酸以咖啡酸计,含量不得少于0.15%,这里的0.15%是下限,而没有上限[7]。实际上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等副作用。真正意义的蒙药质量标准,应该能够完整而客观地反映该蒙药的最低有效剂量和最大安全剂量等内容[19]。

3 对蒙药质量标准化研究的建议

3.1 蒙药质量标准研究应结合其有效成分研究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目前,蒙药有效成分的选择多数是依据药材的指标成分选择,但是药物经过人体吸收代谢等一系列过程后起到药效作用的成分和药材的指标成分并不完全相等,因此对于蒙药来说,其有效成分和药材指标成分相比是否发生变化是建立蒙药质量标准的关键问题。这与蒙药有效成分研究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度密切相关,质量标准研究结合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既能解决其“真伪”、“优劣”,又能解决其确立检测方法、检测指标的问题。

3.2 应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蒙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关于蒙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报道逐日增多,但是,就目前蒙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而言,蒙药指纹图谱的建设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与建立只是对蒙药产品成分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实行改进,并没有与蒙药的药效建立直接的内在联系[20]。并不能全面地为蒙药的研究和发展服务[21]。蒙药的指纹图谱不应简单停留在蒙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的层面上,而应与相应的药理活性指标、质量可控性等相结合,进行药效相关性研究,药物代谢相关性研究,探讨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药效指纹图谱—药物代谢纹图谱的关系,研究化学成分指纹、药效纹、药物代谢指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而建立三维模式,实现认识蒙药作用的整体观念,为蒙药质量标准现代化全面化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方法[22]。

3.3 蒙药质量标准模式应“接轨”生物制品评价的质量标准模式 有中药学者提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应结合生物制品评价的概念。生物评价是以药物的生物效应为基础,利用整体动物、离体组织、器官、微生物和细胞以及相关生物因子等为试验系,评价药物有效性或毒性等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控制或评价药物质量的目的[23-25]。而由于蒙药与中药成分均复杂,其质量标准也应体现多元化的特点,不能仅仅局限于成分测定。感官评价、生物评价、化学评价是蒙药质量标准控制不可或缺的模式和手段。因此生物学评价同样能较好的反映蒙药内在质量,尤其当蒙药有效成分尚不明确,或者不确定时,生物活性效价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因此,有必要建立基于生物评价的蒙药质量标准化研究新模式新方法,以期推动蒙药标准化从品质到效用,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同时符合国际转化医学发展新要求。

3.4 完善用药安全性控制 蒙医学偏好使用有毒的药材,以毒攻毒,很多时候可以起到神奇的疗效。因此,在蒙药质量标准中应进一步加强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害成分等的控制,加强有害物质的检测,增强标准安全的可控性,建立严格的使用标准。并且有毒成分含量测定均制定含量上下限度[26],如测定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制定含量上下范围[27]。使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产生毒副作用。蒙药毒性药材的安全性控制不仅应在药材的炮制方法、毒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含量测定、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深入研究,还应包括重金属限量、微生物限度、外源性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方面[28]。

4 结语

在全面发展蒙药,使临床用药安全,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过程中,蒙药质量标准化是一项重要基础环节,且具有完善的蒙药质量标准化体系尤为重要。虽然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方法逐渐应用于蒙药标准,使蒙药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但鉴于蒙药成分复杂、分析技术不系统、不完整,蒙药质量标准还未达到质量标准的最终目的。只有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全面把握影响蒙药质量诸因素,建立科学、规范的蒙药质量标准化体系,才能使蒙药标准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笔者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法规的完善、理论研究的深入、使用经验的丰富,蒙药质量标准将会不断完善,最终为临床不断提供安全、有效的药材。

[1]刘程惠,胡文忠,何煜波,等.中华民族医药—蒙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22):11477-1153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成药标准[S].呼和浩特: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84.

[4]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成药标准·补充本[S].呼和浩特: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8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M].(出版地不详),1998.

[6]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药材标准[S].呼和浩特: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87.

[7]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8]吉琅,万丽,廖晴,等.中药质量标准——对藏药标准化的一些启示[C] //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2585-2594.

[9]王静,薛培凤,赵子龙,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玉簪花中总黄酮的含量[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93-95.

[10]都格尔,麻春杰,蔡秋杰,等.诃子、西青果和毛诃子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3):661-663.

[11]李养学,张岳,李素梅,等.蒙药水栀子质量标准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5,46(12): 69-71.

[12]赵军.蒙药文冠木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8):43-46.

[13]张贵君,张春晖,刘炎.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的科学发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 18(11):14-16.

[14]包同力噶,魏成喜.给喜古纳三味汤散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15,37(3): 538-540.

[15]李强,张鸿沛,张传明.蒙药扎冲-11丸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 21(10): 44-45.

[16]花拉.蒙药镇刺六味丸的质量标准研究[J].北方药学,2015,12(8):4-6.

[17]高建华,马强,董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复方那如-3中总酚酸的含量[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5):455-458.

[18]张贵君.中药质量标准凸显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C]//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2008:6-9.

[19]王燕,金杨,刘振琪.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大理学院学报,2012, 11(12):1-3.

[20]Hong Zikun,Wang Zhihua.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Digitized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Specturm to Quality Standard of Chinese Drug[J].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2001,23(3):118-121.

[21]李淼.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J].黑龙江医药,2014,26(1):135-137.

[22]Ganzera Markus. Recent Advance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J]. PLANTA MEDICA,2009,75(7): 776-783.

[23]肖小河,王伽伯,鄢丹.生物评价在中药质量标准化中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3): 514-518.

[24]肖小河,金城,赵中振.论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4):1377-1381.

[25]肖小河,金城.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J].中草药,2010,41(4):505-508.

[26]李明,李鸿飞. 中药质量标准发展概述[J].新疆中医药,2015,33(5):113-115.

[27]曹玉. 马钱子炮制及毒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189-190.

[28]屈晓梅,宋宏春. 蒙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J].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 8(9): 555-557.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quality standard of Mongolian medicine

CELI Muge1SU Duna2LI Lingyun3SONG Lin1*TU Ya4*

1.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China; 2.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028005,China; 3.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 4.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The Mongolian medicine is treasure of the culture of the Mongolian people,but research on Mongolian medicine quality standard lag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ongolian medicine.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Mongolian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safe use of Mongolian medicine, only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the Mongolian medicine, Mongolian medicine to achieve controllable quality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uniformity, quality and safety of Mongolian medicine. Through review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Mongolian medicine quality standard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Mongolian medicine quality standard at present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Mongolian Medicine; Quality Standard; Review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60677;No.81274192)。

策力木格,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蒙药配伍规律。E-mail:875061667@qq.com

松林,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蒙药配伍规律及炮制规范化研究。E-mail: songlinwps@163.com 图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药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E-mail:tuya126@126.com

R284

A

1007-8517(2017)04-0055-04

2016-12-12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蒙药质量标准指纹
中药材黑及草质量标准研究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特色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简析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华泽兰质量标准的研究
貂心质量标准的研究
唯一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