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元富教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胃癌经验举隅
2017-01-15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医话医案
齐元富教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胃癌经验举隅
刘文佳齐元富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以脾胃虚弱型胃癌1则治疗验案为引,探讨临床常见胃癌病的病因病机与治则,分析总结齐元富教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该病的经验。
胃癌;香砂六君子汤;经验举隅
胃癌是源于胃上皮的恶性肿瘤,为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于女性,40~60岁多见[1]。早期胃癌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状,进展期胃癌可有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乏力、贫血、消瘦等症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如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等可明确诊断。中医将胃癌归属于“胃脘痛”、“积聚”“胃反”、“噎膈”、“癥瘕”等范畴,《金匮要略》首次出现“胃反”称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并认为其病机是“脾伤而不磨”。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中明确指出噎膈的病机为“脘管窄隘”,该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齐元富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近30载,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及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现将齐元富教授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胃癌的发病与环境、感染、遗传、基因调控、癌前期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2]。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或正气不足日久逐渐形成积聚,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机运行不畅,津液代谢紊乱,最终使瘀血、痰浊、邪毒相互搏结而发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损伤则正气虚弱,以致卫外之气无处以生,邪毒内侵,蓄结不除,可导致癌瘤产生。如李东垣有“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脾胃元气散解,不能滋养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之所致也”的论述。《济生方·积聚论治》曰:“忧、思、喜、怒之气,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留结而为五积”。说明情志因素对胃癌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除精神因素以外,宋·严用和《济生方·噎膈》认为:“倘或寒温失宜,食饮乖度,七情伤感,气神俱扰……结于胸膈,则成膈,气流于咽嗌,则成五噎”。指出饮食、酒色、年龄均与本病密切相关[3]。齐元富教授认为,胃癌的形成是由于正虚邪进,不断发展的结果,或因饮食失节,脾胃受伤,或因肿瘤对胃的直接侵犯,但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正气亏虚、邪毒内盛,其病机特点与胃癌发病部位的功能密切相关。
2 治则治法
《黄帝内经》归纳中医治疗肿瘤的四大原则:“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者益之”。胃癌的病机特点以正虚(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为本,邪实(气滞、血瘀、湿浊、邪毒)为标,胃痛常为其主要表现,治疗上根据“损者益之”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临床辨证施治,分别予以健脾、益气、补血及气血双补之法。肝胃不和者,疏肝和胃止痛,齐老常选柴胡、白芍、青皮等药,以疏解肝郁,调达肝气;痰湿凝结者,豁痰化浊止痛,常选半夏、南星、茯苓等药,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瘀毒内阻者,化瘀和络止痛,常用桃仁、红花、当归等药,使瘀血去,新血生,气血调畅,疼痛得止。齐元富教授认为,调理脾胃为治疗肿瘤的核心,正所谓“得脾胃者得中央,得中央者得天下”。脾胃功能的强弱是决定元气盛衰的关键。
3 用药经验
临床辨证用药时齐元富教授非常注重脾胃的调理,指出健脾、益气、补虚、抗癌应参合运用。针对胃癌术前患者,以健脾益气养血为主,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患者,多元气大伤,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并酌情加入抗癌解毒之品。如《丹溪心法》云:“脾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谓无病”。又如《医权初编》:“治病当以脾胃为先,若脾胃他脏兼而有病,舍脾胃而治他脏,无益也”。齐元富教授善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药以健脾益气,顾护脾胃,并适当加入砂仁、茯苓、豆蔻等醒脾化湿之品,使气旺血生,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取“四季脾旺不受邪”之用。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方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为基本原则,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组成,为齐元富教授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癌的常用方。该方以四君子汤为君,以益气健脾,固护脾胃正气,胃气既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大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理气降逆,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燥湿除痰,以疏脾土之湿气;木香行气止痛,以行三焦之滞气;砂仁健脾化湿,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贲郁可开也,诸药合用,君得四辅则功力倍宣,四辅奉君则元气大振,相得而益彰矣[4]。研究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可抑制胃肠黏膜的水肿、瘀血等病理改变,减轻上皮化生和炎症细胞浸润,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善术后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5]。
4 病案举例
孙某,男,69岁,2016年6月9日初诊。患者2016年1月10日因“胃脘部隐痛伴食欲下降”于当地医院行电子胃镜,结果示:1.胃角溃疡,2.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于胃角处取活检1块。2016-1-15病理示:(胃角)低分化腺癌。2016-01-17 行胸+全腹强化CT示:1.慢性支气管炎,2.胃壁增厚,符合胃癌表现,3.肝脏多发囊肿及钙化灶,4.右肾囊肿。后于当地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术中取病理示:(胃)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后者约占10%),溃疡型,肿瘤切面积5cm×2cm,浸透浆膜达周围脂肪组织,查见脉管内癌栓,上下切缘未见癌。术后患者因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胃肠道反应,拒绝再行化疗,遂给予营养支持等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半月前患者出现胃脘隐痛,时有泛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周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纳差,眠可,大便日行1次,欠成形,无黑便,小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辨证为脾胃虚弱证,治宜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用:木香12g,砂仁9g,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2g,半夏9g,薏苡仁30g,瓦楞子30g,山药15g,鸡内金15g,甘草6g,共14剂,水煎服200mL,日1剂,并嘱患者少食辛辣油腻之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016年6月23日二诊:患者自诉胃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偶有泛酸,无烧心,纳一般,眠可,大便日行1次,质可,小便调,舌淡红,苔白稍腻,脉濡滑。齐元富教授认为现患者身体状况较前明显好转,健脾益胃同时应加入抗癌之品,守上方改炒白术为生白术15g,加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醋莪术9g。如上法煎服,继服20剂。1月后复诊,患者一般情况稳定,未诉明显不适,要求长期中药调理。
后以上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病人诉纳眠可,二便调,无明显不适,遂每2月复诊1次,门诊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胃部不适,饮食、二便如常,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定期复查电子胃镜及CT均未见复发及转移征象。
按语:齐元富教授在胃癌治疗时以扶助正气、调理脾胃为主,并适当加入抗癌解毒之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同时又注重顾护胃气,讲究药物配伍,选药平和,主张攻而不过,补而不腻,温而不燥,寒而有度,谨守病机,恰当地处理好了扶正与祛邪的辨证关系。香砂六君子汤为临床治疗脾胃虚弱证的基本方,加入山药、鸡内金、薏苡仁可增强醒脾和胃之功,瓦楞子抑酸止痛,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醋莪术扶正抗癌,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醒胃消食、抗癌解毒之效,使脾气健运、胃气和降、痰结消散,则机体正气恢复,抗病能力增强。
5 小结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机特点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病变多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上癌肿能否得以控制,是否恶化及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邪正相争的结果。现阶段,手术、化疗虽是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在祛邪的治疗过程中能进一步损伤机体正气,如未能及时护卫正气,常会导致正虚邪愈盛,因此恢复正气是巩固肿瘤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89.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47-848.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3.
[4]段少华,彭波,杨仁旭.四君子汤及类方应用考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3):85
[5]于庆生,张琦,潘晋方,等.中药芪黄煎剂对大鼠胃癌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5(2):163-166.
R735.2
A
1007-8517(2017)19-0049-03
2017-08-04 编辑:程鹏飞)
投稿注意
刘文佳(1984-),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肿瘤疾病的研究。E-mail:wujiapiii@163.com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后面。如多位作者之间用“,”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