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2017-01-15石秀峰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医院山西大同037031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9期
关键词:植骨髋臼假体

石秀峰(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医院,山西 大同 037031)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石秀峰
(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医院,山西 大同 037031)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骨缺损;假体;原因分析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及临床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THA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早期受人工假体材料及医疗水平等条件的限制,近年来陆续出现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术后感染、人工髋关节习惯性脱位等问题,导致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年轻患者关节置换后翻修问题更为突出。对这类失去正常功能的人工髋关节有必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RTHA)以恢复关节功能。笔者对本科室2008年2月—2013年7月行RTHA的28例患者进行随访,对人工全髋关节翻修的原因及术中骨缺损的处理进行分析。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61~85岁,平均67.5岁;左侧15例,右侧13例;初次髋关节置换原因: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骨性关节炎6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初次置换的假体类型:骨水泥型9例,生物型19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19例,假体周围骨折5例,感染性松动3例,习惯性脱位1例。初次置换距翻修时间4~16年,平均8.5年。

本组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其中髋臼侧骨缺损14例,按照Paprosky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2例;股骨侧骨缺损14例,按照Paprosky分类标准分型: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1例。

治疗方法

1.术前准备。①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完善各项术前检查项目,所有患者术前拍摄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对骨缺损较为明显或存在畸形的患者行CT扫描,必要时行三维重建,进一步评估骨缺损情况及分型。②测量双下肢长度差距,制订翻修手术方案,并评估原假体型号、松动情况、骨质情况,充分准备置换假体、骨水泥、捆绑带、钢板、螺钉、骨源等。③评估手术风险并将手术困难与风险告知家属,签署同意书;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避免患者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使患者能够接受和配合再次手术。④术前0.5 h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假体取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生效后,采用后外侧手术切口,术中尽量切除不利于愈合的瘢痕组织,充分暴露人工髋关节,使髋关节脱位,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防止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

(1)髋臼假体:如果髋臼假体已松动,则容易取出。①骨水泥假体:沿骨水泥和假体边缘用薄的弧形骨凿将假体凿出,然后清除髋臼内残留的骨水泥。②非骨水泥假体:可先取出聚乙烯内衬,然后用髋臼假体的打入杆旋进假体,试着摇松并取出假体。假体取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加重对髋臼周围骨质的破坏。

(2)股骨假体:①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沿骨水泥和假体之间进行分离,敲出假体,并勾出髓腔内的骨水泥。②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沿金属假体表面以薄片骨刀进行分离,直至敲出假体。注意不要损伤骨皮质。

3.骨缺损的分类处理

髋臼侧:①Ⅰ、Ⅱ型采用非骨水泥假体,臼杯直径应较初次置换稍大。须保证至少臼底50%以上的骨质面积与臼杯接触,如达不到以上接触面积,须采用结构性植骨。②Ⅲ型采用水泥假体,并使用钛网或网杯铺垫至髋臼骨缺损部位,配合颗粒打压植骨以恢复缺损的松质骨,保证松质骨骨床的厚度,网杯内可用水泥臼杯固定。

股骨侧:①Ⅰ型、Ⅱ型干骺端松质骨缺损较广泛,股骨距缺损,但骨干连续性较好,仍可采用生物型柄进行翻修。②Ⅲ型干骺端松质骨广泛缺损,股骨距缺损,骨连续性缺失,可采用生物型翻修柄组配式假体,长柄远端固定。翻修难度较大,以上方法不能翻修时,可酌情采用组配式全股骨系统进行翻修。假体柄长度的选择标准:应超过初次THA股骨柄假体末端3倍股骨直径长度以外处。

4.术后处理

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管引流量,当24 h引流量小于100 mL时可以拔除引流管。术后当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以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为主。常规使用抗凝药物,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有感染可能的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不少于2周。术后行皮肤牵引4周(有大量植骨者需行骨牵引6~12周),防止翻修术后软组织创伤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术后禁止髋内收、内旋活动,禁止跷腿、极度屈髋屈膝等动作。术后6周可以下地行走并逐渐负重,12周后可酌情完全负重。定期复查骨盆平片,观察术后有无假体位置变化以及骨缺损、骨吸收等情况的发生。

治疗结果

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该评分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髋部评分标准[1]。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0.12±11.0)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91.23±2.34)分。假体周围植骨处骨性愈合,髋部疼痛消失,可下地适当负重行走,生活可以自理,未见假体再次发生松动征象。

讨论

RTHA的目的是解除疼痛和恢复髋关节功能,通过手术重建解剖结构和假体更换翻修实现。在翻修时,假体的取出、彻底清除髓腔残留的骨水泥、术中造成的骨质破坏、骨缺损都成为手术中的难点[2],尤其是术中解决骨缺损是翻修术中的关键环节。老年患者常常合并骨质疏松,自体骨量较差,翻修效果或许更差。在翻修术中为保证假体的长期稳定,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缺损进行合理骨重建[3]。

翻修原因分析:①无菌性的假体松动(19例):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最主要的原因。无菌性假体松动的患者常伴有假体周围骨溶解,导致髋臼及股骨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②假体脱位(1例):影响髋关节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手术入路、假体位置、股骨头及髋臼大小、术者手术技巧及患者的配合,其中假体位置安放不正确是引起假体术后脱位的主要原因。③假体周围骨折(5例):骨质疏松、骨溶解、外部暴力等是假体周围骨折的常见原因。其中,假体周围骨折主要是由于受到巨大的外部暴力造成的,而且股骨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髋臼侧。④感染(3例):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人工髋关节感染常见3种危险因素:一是患者自身因素,如糖尿病、皮肤条件不好、泌尿系统感染等;二是医疗行为因素,如髋部手术史、手术时间长、伤口愈合不良、窦道形成、持续引流等;三是手术室和病房环境,如手术室人员流动大、手术室无层流、备皮不充分等。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一般都是一期清创,二期翻修处理[4]。在手术前应当进行严格的药敏试验,需要全程、足量、规范化应用抗生素治疗。⑤人工假体断裂的影响因素:假体本身的材质、制造加工工艺和假体的使用者,当假体过度磨损或疲劳,在承受较强外来冲击时,可导致假体发生断裂。

目前,常用的骨缺损评估方法有Paprosky、AAOS、Gross及Engh分型等,其中以Paprosky、AAOS分型应用最广泛。骨缺损分型可以帮助术者评估骨缺损程度、设计植骨方案、准备植骨器材,进而提高植骨愈合和手术疗效[5]。骨缺损重建的原则是恢复髋关节的解剖学中心及下肢长度,尽量恢复髋臼及股骨骨量,根据缺损的类型和程度选择重建方法。常采用的重建方式有自体或异体骨移植,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臼杯固定,钛网、加强环、重建钢板固定辅助重建等。而植骨的方法主要有结构性植骨和颗粒性植骨。现在术者普遍认为,髋臼假体至少与宿主骨组织接触50%以上,不足处采用颗粒性植骨或结构性植骨[2]。

选择正确的假体是翻修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髋关节假体的选择首先考虑患者的病情,其次应当兼顾患者的预期寿命、活动量、骨量、术者的手术经验等,并备齐相关假体和手术器械。骨缺损较小的患者,可选择生物型假体,髋臼侧可选用大号假体,股骨侧可选用加长柄股骨假体;骨缺损较大,可选择生物型翻修假体加填充式或结构性植骨,亦可选择钛合金垫块,根据术中情况选用钛网、髋臼钢板、克氏针做组合式支撑髋臼,用大量抗生素骨水泥固定聚乙烯髋臼。

在髋关节翻修术中解决髋臼骨缺损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植骨的方式和翻修假体的选择还需结合术中对骨缺损的评估,术前正确的判断与设计、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也是解决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关键。

[1]陈述祥,刘彦,区文欢,等.全髋关节翻修中股骨侧骨缺损的处理及其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3):274-276.

[2]王迪凡,喻飞,杨波,等.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的处理与重建[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0-23.

[3]王永胜,乔治,张弛,等.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临床疗效48例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59-61.

[4]陈烨,王大伟,钟群华,等.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5例疗效分析[J].大众科技,2014,16(11):148-150.

[5]李志丹,吴春辉,肖俊枫.全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骨缺损的处理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6):521-522.

2016-11-16)

猜你喜欢

植骨髋臼假体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