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6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组间

李 静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辽宁 鞍山 114031)

面神经核或其下方的面神经各段出现的面肌麻痹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周围性面瘫。截止到目前为止,临床尚未确定其发病原因[1]。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自主神经功能不稳会导致面神经发生痉挛的症状,面神经的压力随之增加,严重者会导致神经变性进而形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在:无法皱眉,不再出现额纹;一侧面部表情出现肌瘫痪的情况,眼裂不能完全闭合,尝试闭眼过程中,瘫痪侧的眼球会不自主的向上外方转动,并将白色巩膜显露出来。因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所以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但各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各有不同[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对治疗效果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患者年龄在5~70岁,平均年龄(48.5±7.5)岁;病程3~35 d,平均病程(14.7±3.2)d。其中右侧面瘫20例,左侧面瘫21例;试验组男23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6~72岁,平均年龄(49.6±7.3)岁;病程3~38 d,平均病程(15.2±3.1)d。其中右侧面瘫23例,左侧面瘫18例。借助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包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偏瘫部位),组间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口服甲钴胺片(国药准字H20060865,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0.5 mg,每天3次;口服泼尼松片(国药准字H44021252,广东万健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0 mg,每天3次;口服地巴哇片,每次10 mg,每天3次。试验组采用针灸治疗,穴位选择:患侧外关、合谷、颧髎、翳风、颊车、地仓、丝竹空、太阳、鱼腰、阳白、风池;辨证选择配穴:针对闭目不全的患者加攒竹、丝竹空穴;针对耳后存在明显疼痛感的患者加完骨穴;针对颊唇沟歪斜的患者加承浆穴。选择仰卧位,头面部以患侧腧穴为主,四肢则以健侧腧穴为主。开始针刺前需要常规消毒腧穴,依据各腧穴的方法和针刺方法施以针刺,得气后应用提插、捻转补泻法进行相关操作,完成针刺后,采用G-6805电针仪的疏密波进行电针治疗,控制电流强度,待患者感受到轻微的麻木感后最为适宜,20次/分,留针时间为30 m in,1次/天,1个疗程为6 d,连续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完全消失,恢复正常面部运动功能表示痊愈;除口角存在轻微歪斜外,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部分面部、眼睑和前额肌群功能得以恢复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病情持续加重为无效。痊愈、显效、有效三者百分比之和即为治疗总有效率的计算公式[3]。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18.0统计处理全部涉及到的数据,临床治疗效果使用(%)描述,组间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对照组痊愈13例(31.7%),显效10例(24.4%),有效8例(19.5%),无效10例(24.4%),治疗总有效率为75.6%;试验组痊愈20例(48.7%),显效12例(29.3%),有效7例(17.1%),无效2例(4.9%),治疗总有效率为92.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经过统计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其具体病因尚未明确,西医学观点中,嗜神经病毒感染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面神经血管痉挛后局部开始出现缺血、水肿等临床症状,神经营养严重不足后就会导致神经变性,进而产生相应的病理状态,以面部表情肌迟缓为主要表现[4]。祖国传统医学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纳入“歪歪嘴”、“吊线风”及“口癖”的范畴,认为机体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引起经筋功能失调、气血痹阻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灸是中医一直都在沿用的特色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施行针灸治疗,可达到扶正祛邪、活血通络的理想治疗效果[5]。针灸治疗的穴位选择非常重要,将患侧外关、合谷、颧髎、翳风、颊车、地仓、丝竹空、太阳、鱼腰、阳白、风池等穴位作为主穴,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配穴,不仅可以取得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效果,还能达到祛风散寒的功效。促使脉络保持充盈状态,筋脉肌肉的营养供应充足,治愈面瘫[6]。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中医针灸能够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促进炎症渗出物尽快吸收,使面神经冲动递质得以改善,恢复神经纤维功能[7]。

本组研究中给予试验组患者针灸治疗,并与接收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定传统药物治疗和中医针灸的疗效差别,结果发现试验组41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一样(P<0.05)。此结果充分证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俞纪伟.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J].中国药业,2013,22(6):124-125.

[2]王旭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38-2539.

[3]常宇.应用地塞米松注射完骨穴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6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1-2.

[4]洪征,阮春鑫,彭力等.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99-101.

[5]杨红.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143-1144.

[6]黄妮.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纯针灸治疗68例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2957-2958.

[7]顾利军.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7):46-47.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颞骨内段面神经前移的效果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中耳胆脂瘤累及面神经的临床分析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