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2017-01-15冯野
冯 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四医院麻醉科,辽宁 朝阳 122000)
临床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人数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多的发展态势,由于产妇处于特殊的生理变化阶段,麻醉方式及用药的安全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进行慎重的选择[1]。单纯硬膜外麻醉是以往临床对剖宫产手术产妇实施麻醉的常用方式,但有临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硬膜外麻醉所产生的麻醉平面已经能够达到外科手术所要求的标准,但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内脏不适等现象,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本次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产妇中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集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产妇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9.8±1.4)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7例;研究对象体质量41~74 kg,平均体质量(53.6±7.1)kg;研究对象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6.3±3.8)岁;研究对象孕次1~7次,平均孕次(1.5±0.8)次;研究对象产次1~4次,平均产次(1.2±0.6)次;观察组产妇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39.3±1.6)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4例;研究对象体质量43~72 kg,平均体质量(53.1±7.6)kg;研究对象年龄18~31岁,平均年龄(26.0±3.4)岁;研究对象孕次1~6次,平均孕次(1.3±0.6)次;研究对象产次1~4次,平均产次(1.1±0.3)次。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具体措施为:采用规格为16G Tuoky的针硬膜外穿刺针,经患者的L2~3实施穿刺操作,在确定硬膜外穿刺成功之后,向头端置管,置管的长度控制在4 cm左右,注入浓度为0.75%罗哌卡因5 m L作为试验剂量,进行5 min左右的观察之后,如果没有全脊麻后根据实际需要,分次追加给予浓度为0.75%罗哌卡因10 m L,直到达到理想的麻醉平面为止。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具体措施为:采用规格为18G Tuoky的针经经患者的L2~3或L3~4棘突间实施穿刺操作,在确认针尖已经完全进入到患者的硬膜外间隙位置之后,取规格为27G Tuoky针经硬膜外穿入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位置,在观察到有脑脊液出现之后,可以在患者的蛛网膜下隙位置注入浓度为0.75%罗哌卡因1.5 m L,应该以缓慢速度推注,推注时间应该控制在30 s以上,注射完毕之后可以将腰穿针拔除,向硬膜外腔位置置入导管,置入长度控制在4 cm左右,帮助患者恢复平卧位,然后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给予浓度为0.75%罗哌卡因5 m L[3]。
1.3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等两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麻醉效果评价方法。显效:剖宫产操作过程中,正常牵拉产妇肌肉,没有任何应激反应出现,手术进行顺利;有效:剖宫产操作过程中,正常牵拉产妇肌肉,偶尔会有轻微的应激反应出现,手术仍然能够顺利进行;无效:剖宫产操作过程中,正常牵拉产妇肌肉,就会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手术无法继续进行[4]。
1.5 数据处理方法: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 结 果
2.1 在麻醉后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观察组研究对象在麻醉后1 m in MAP水平为(85.66±4.28)mm Hg,CO水平为(5.53±0.86)L/m in,SV水平为(75.08±3.53)m L/beat;麻醉后10 m in分别为(83.17±3.71)mm Hg、(5.91±0.75)L/m in、(72.27±2.15)m L/beat。上述数据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研究对象在麻醉后1 m in MAP水平为(86.39±5.14)mm Hg,CO水平为(5.72±0.79)L/m in,SV水平为(76.22±3.41)m L/beat;麻醉后10 min分别为(77.30±4.15)mm Hg、(6.40±0.94)L/m in、(70.42±3.16)m L/beat。上述数据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麻醉后1m in上述数据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10m in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对照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手术麻醉显效19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手术麻醉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对于剖宫产手术而言其麻醉的关键是必须保证能够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并使麻醉的安全性尽可能提高。单纯硬膜外麻醉属于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手术麻醉方式,该项麻醉方式主要具有术后能够持续性镇痛、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但由于其麻醉的起效时间相对较长、实际镇痛效果较差等因素,对患者所产生的术中阻滞效果并不十分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追加给予全麻药物,已达到使术后不良反应减少的目的[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主要具有硬膜外阻滞和腰麻的双重优势,经细腰穿针可以将局麻药更加直接的注入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位置,使药物能够更加迅速的作用于脊神经,使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缩短,使药物的起效速度加快,镇痛及肌松效果更加完善,在药物应用后,对患者机体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和可控性更加理想,能够充分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且在手术后能够持续性镇痛[6]。
[1]贾晓辉,王惠娴,郑海涛.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血糖及糖代激素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3489-3490.
[2]梁立升,王郜,姜秀良.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3):206-208.
[3]李晓红,张国庆,孙成英,等.全麻或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89-90.
[4]欧英余,高岚,张薏.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联合应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0(12):101-102.
[5]王海宽,徐凯.腰硬联合麻醉与硬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30):134-135.
[6]邵兵,赖朝蓬,黄素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