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并发症情况的对照探索和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瘢痕剖宫产产后

姜 楠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妇产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并发症情况的对照探索和分析

姜 楠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妇产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探究非瘢痕子宫和瘢痕子宫患者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实际情况以及并发症状。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并二次妊娠患者112例,将其按照是否为瘢痕子宫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为非瘢痕子宫,实验组患者为瘢痕子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状。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出血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术后感染、切口难愈合以及盆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 瘢痕子宫患者行二次剖宫产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高于非瘢痕子宫患者,应该严格观察患者的剖宫产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娩形式具有重要作用。

非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瘢痕子宫;并发症

剖宫产是一种解决妇产科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得患者在短时间内完成分娩过程,减少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以及对于母婴造成危险的因素[1]。伴随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行剖宫产手术概率不断增高,使得瘢痕子宫以及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手术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进而带来的危害、感染以及粘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2-3]。本文择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并二次妊娠患者112例对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状进行对照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并二次妊娠患者112例,将其按照是否为瘢痕子宫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4~38岁,平均年龄为(30.14±2.33)岁,距离第1次行剖宫产手术时间在1.7~5.8年,平均时间为(3.24±0.89)年,孕周在35~42周,平均孕周为(37.45±1.03)周;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30.08±2.42)岁,距离第1次行剖宫产手术时间在1.8~5.7年,平均时间为(3.23±0.85)年,孕周在37~40周,平均孕周为(37.32 ±0.87)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应数据值基本等同,即组间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为非瘢痕子宫,实验组患者为瘢痕子宫。两组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手术,并予以腰梗联合麻醉干预。对照组患者取耻骨上方2~3 cm处,并按照顺序将患者脂肪与筋膜切开,将腹部直肌分离,充分暴露腹膜后并将其切开;进入患者腹腔后,将子宫内折腹膜提起,并在其下方1~2 cm处取长约12 cm的弧形切口,后端向上直到返折处,使用轻柔的手法将患者膀胱下方5 cm处行剥离处理,向左右两侧游离,充分暴露子宫下半部分;在返折下方2~3 cm处切开长约3 cm的横向切口,避开体内胎儿,缓慢切开,破膜后并将羊水清除干净,使用医用绷带将切口扩大到12 cm左右,呈现弧形状态;伸入患者宫腔内,将胎儿的头部朝上,并同时向上提起,另外一只手在腹部外侧向内推压,直到胎儿头部顺利分娩后,将胎儿取出。实验组患者需要首先将瘢痕切除后,在腹部原来切口处取切口,并在距离子宫切口>2 cm位置处行子宫横向切口,其他手术步骤与对照组相同。胎儿在分娩后,使用手术缝合线进行缝合,清除患者腹腔内的积血以及其他积液,经过检查无出血,以及纱布和器械等检查无误后,将患者腹腔关闭。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情况,子宫破裂、术后出血情况、感染、盆腔粘连以及伤口的不良愈合等术后并发症状等。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过程中,借由版本为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表达成(s)形式的两组计量资料,则通过t对组间比较结局进行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出血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7.66±9.47)min、术中出血量(429.34 ±29.54)mL,产后出血量(234.28±15.26)mL,对照组手术时间(26.27±6.32)min、术中出血量(326.55±18.21)mL,产后出血量(169.41±11.38)mL,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中接受手术后的子宫破裂8例、盆腔粘连11例,产后出血12例、术后感染9例、切口愈合不良10例,对照组患者中接受手术后的子宫破裂0例、盆腔粘连1例,产后出血3例、术后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3 讨 论

临床资料研究显示,瘢痕子宫是二次子宫的指征特点,这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恐惧进而导致妊娠结果相关,并且由于医患关系过于紧张,妇产科医师的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注重强调瘢痕子宫患者发生子宫破裂的机会,因此,大部分患者并未尝试顺产而直接选择剖宫产。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瘢痕子宫患者二次妊娠行顺产的概率逐渐提高,根据研究显示,再次妊娠时顺产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的概率仅占0.31%~1.41%,并且发生概率与所选择的分娩方式并无相关性关联[4-6]。

由于瘢痕子宫妊娠过程中更加容易使瘢痕部位着床,较易发生胎盘前置、产后出血以及子宫破裂,增加了行剖宫产手术的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而提升了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概率。二次剖宫产将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临床主要表现为瘢痕子宫部位功能损害以及变薄,为了能够确保吸收充足的养分,促进胎盘能够进一步移植到基底部位,胎盘发生粘连或者盆腔结构发生出血、改变以及炎症也将会直接增加盆腔粘连的发生概率;子宫瘢痕部位的肌肉以及伤口皮肤弹性差,子宫的收缩能力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切口撕裂,此外,由于子宫破裂、粘连的发生,也将会直接导致产后出血[7-11]。本文经过研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多,并且子宫破裂、盆腔粘连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患者行二次剖宫产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高于非瘢痕子宫患者,应该严格观察患者的剖宫产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娩形式具有重要作用。

[1] 潘春煦,杨鹏.4117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情况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2):39-40.

[2] 韩一栩,刘玉珠.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246-3248.

[3] 贾书方,李静,杨春华.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65-66.

[4] 胡建文,刘惠莉,王娉.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并发症情况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4):54-55.

[5] 王进,朱玉香.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对母婴影响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2):304-306.

[6] 高丽欣,刘群.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709-2711.

[7] 刘银花.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的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3):43-44.

[8] 严传玉.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并发症及原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969-970.

[9] 孙铮,骆月华.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9):1195-1196.

[10] 刘微,王爽,王喜凤.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276-277.

[11] 程敬东.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0):30-31.

R719.8

B

1671-8194(2017)14-0175-02

猜你喜欢

瘢痕剖宫产产后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