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高危害性疫病防治
2017-01-15王素芳河北省清苑区农业局071100
王素芳 (河北省清苑区农业局 071100)
孙凤莉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050000)孙庄建 (河北省清苑区农业局 071100)
奶牛高危害性疫病防治
王素芳 (河北省清苑区农业局 071100)
孙凤莉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050000)孙庄建 (河北省清苑区农业局 071100)
归纳总结近年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高危害疫病一般性特点,提出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案,降低防治投入成本、增加当前养殖效益。
奶牛;高危害疫病;综合防治
1 口蹄疫
本病属于我国各地强制免疫病种之一,当前规模化奶牛场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健康牛采取相关疫苗接种免疫,禁止从疫区购进商品牛,外购种牛及育成商品奶牛必须加强早期检疫检验措施,坚决杜绝引进阳性个体;对口蹄疫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按规定采取封锁、隔离、扑杀及无害化处置,禁止瞒报、私自屠宰加工销售及食用等,也要禁止勉强采取药物治疗,业内要端正药物治疗口蹄疫病例属于违法行为的认识。
2 奶牛结核病
本病属于典型的人畜共患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机体内部器官出现结核结节,进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奶牛在所有动物中易感性最强,健康奶牛与带病动物直接接触、或与被病原体污染物接触均可感染发病。显症特点:潜伏期较长,约为1~60d,根据病灶部位不同,大致可分为:(1)肺结核型,症见病畜长期顽固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特点,一般以早晚最为明显,病畜食欲正常,但机体逐渐消瘦、免疫力逐渐下降,期间容易继发其他杂症。 (2)乳房结核型,病初可见乳房淋巴结肿大,继而延伸至后两乳区,以发生局限性的或弥漫性的硬结为特点,硬结无热无痛,表面高低不平,泌乳量逐渐降低、乳汁变稀薄,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机制停止。 (3)肠结核型,以渐进式消瘦和长期性便秘或下痢为特点,有时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偶见血尿或血便现象,粪便常带消化不全之腥臭味。除此之外,还可见生殖、泌尿、神经即免疫系统损害,比如发生睾丸结核、子宫结核、淋巴结结核、肾脏结核、浆膜结核和脑结核等。综合防治:关键措施在于严格早期检疫检验、提高阳性检出率、果断淘汰阳性检出个体;严格坚持必要的隔离及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尽量减少与病原体接触几率;发病场严格按照国标规定执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置措施;对于小批量、仅对结核菌素呈阳性反应的牛群,原则上予以淘汰处置,对于数量较大的应集中隔离于科学选址规划布局的风险处置地,病畜可用于培育健康商品后代;本病尚无效果确切的疫苗及防治药物,且不建议采取常规药物对症控制。
3 奶牛布氏杆菌病
本病也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病,重点危害种畜生殖系统,属于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新生犊牛具有一定抵抗力,易感性随性器官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强;病畜、病畜分泌物及排泄物、被污染的饮食源、携带病原体的中间传播媒介等均是本病潜在的传染源;繁殖过程中带菌交配可引起感染发病。
3.1 典型症状
主见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期,流产前数日,一般有分娩预兆,流产后多数伴发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经2~3周后可逐渐恢复正常,但康复畜长期对外排菌,可造成历史病反复发作,部分母畜经久不愈、屡配不孕、淘汰率达100%;公畜可见严重的生殖性感染,包括睾丸炎、附睾炎、尿道炎及膀胱炎等,严重者失去交配繁育能力,种公畜淘汰100%。
3.2 综合防治
加强早期引种及外购商品牛检疫检验,加强群内日常疫情监测,及时淘汰布病阳性检出个体;确诊为本病的种畜建议果断采取淘汰处置;针对有治疗价值的商品牛,采取产科综合征常规疗法对症控制,经典处方推荐为 “黄芪多糖注射液 (0.2ml/kg)+鱼腥草注射液 (0.1ml/kg)+头孢菌素或复方青霉素、氨苄西林钠 (0.05~0.1g/kg)”混合肌注,视病情需要按照1~2剂/d、注3~5d;发病场、发病群至养殖期末,务必实施 “全进全出”经营管理制,清场后采取到位保洁及消毒灭源措施,并坚持足够休养期 (半年以上),直到环境中病原体含量降至最低、历史病复发风险降至最小时方可考虑投养下一批次商品奶牛群。
因此,上述几种奶牛重大、高危害性病种在养殖全程必须加强源头及过程管控杜绝发生,才能为养殖产业保驾护航。
现代农业 (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CARS-37)。
王素芳,女,汉,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