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人力问题解决有道

2017-01-15沈慧丽

中国卫生 2017年11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

文/李 群 俞 晔 沈慧丽

社区医院长久以来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核心人力资源匮乏。要解决社区医院人才匮乏的现象,必须多层面多角度剖析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社区医院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底层组织架构,也是以社区为活动范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医疗服务对象覆盖广泛、服务提供方便快捷。但社区医院长久以来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核心人力资源匮乏。因此,如何规划社区医院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升社区医院医疗团队建设与能力培养,对于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尤为关键。

目前,社区医院人力资源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医疗院校学生对社区医院的就职意向不高,造成医疗专业人才短缺;第二,相关部门对社区医院的发展缺乏足够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滞后;第三,社区医院及其从业人员考核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技能提升缺乏推动力。所以,要解决社区医院人才匮乏的现象,必须多层面、多角度剖析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外部:托管+合作

社区人才培养和管理,如果不依靠大医院这一强大的后盾,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和创新的。作为联结大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社区医院的作用不容忽视。想要取得患者满意、大医院信任的三方合作共赢新格局,必须加强与大医院的合作交流,重视社区医院人才引进和在此基础上的人才培养,这是社区医院未来立足之本。所以,可以尝试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以“托管+合作”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对社区医院而言,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社区医院不但得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且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过去,社区医院之所以缺乏吸引力,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得不到社区居民的认同,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合作,使社区医生有了一个固定常态化的、成本相对低廉的进修平台,有助于进行系统性研究,提高学习质量、延长进修时间,同时也有利于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改进,实现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对大医院而言,通过“托管+合作”模式,将自身打造成为基层患者服务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服务患者,既实实在在地扶助了社区医院,又赢得了自身发展的更大空间。此外,“托管+合作”的模式顺利实现双向转诊,不但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和经济负担,同样也降低了大医院自身的管理成本,理顺了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利益关系,这有助于大医院缩短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对患者而言,大医院派出医疗专家或医疗团队到社区医院坐诊、会诊,极大方便了患者免受来回奔波的烦恼,患者通过大医院与社区医院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可以享受快速便捷的转诊服务。

内部:机制+制度

社区能力提升仅仅依赖大医院的帮扶与输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自身内部管理理念着手,通过机制创新与制度创新,探索社区医院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人才结构

社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模式的创新,应密切围绕社区医院的建设宗旨,为社区居民就医提供便利、提高社会医院的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作为工作的目标,减少人力资源分配中的固化成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具体可以制定工作职责规范,明确各社区医疗从业者的岗位职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设立相关责任人,负责对本社区医院的医疗活动进行管理、指导和责任担当,实现社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层级化和制度化,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另外,社区医院可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课程学习,提升人力资源的医护技能和职业素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

2.建立和完善能力考核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执行力高、合理性强的能力考核制度,能够激发职工的工作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升其业务素质,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果。当前,由于社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缺乏足够的社会重视,因此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问题,包括能力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缺乏足够影响力等,限制了社区医院医疗团队人力素质的提升空间。基于此,社区医院应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能力考核制度。例如:将考核工作进行阶段性和针对性划分,在每一季度中安排能力考核,整合多次考核结果得出最终考核成绩,提升考核结果的合理性;可根据医疗团队人员的具体职能设计考核内容,实现考核的公平性、全面性。针对年度优秀社区医疗团队和成员,设立相应奖励,同时对考核成绩不达标者采取一定惩戒措施,提高考核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完善社区医院能力考核制度,实现对医疗团队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提升。

3.打造优秀社区服务品牌,提升人才接收质量

社区医院可通过打造优秀社区服务品牌与医科专业院校进行联动,提升医科专业学生针对社区医院的就业意向,从而促进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具体方式包括:首先,与医科专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协定,每学期可安排医科专业院校的实习生来到社区医院进行工作体验,通过进行实际的为居民看诊、开药、医护及社区医疗走访等活动,感受社区医院的工作氛围,了解社区医疗团队的工作情况,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提升实习生的就业意向;其次,管理部门可组织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到医科专业院校进行讲座,介绍社区医院的真实情况,在增长医护类学生实践知识的同时,纠正其对社区医院的错误印象,激发从业愿望等。

未来:匹配+结合

作为社区医院的医疗团队建设未来发展方向,还必须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必须与社区医院发展战略相匹配。未来,社区一定是承担分级诊疗末端管理以及康复、慢性病、常见病等方面的诊疗与服务,因此,社区医院的人才培养与考核管理必须朝着医改既定的发展目标,即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方向努力。

二是必须与社区医院理念文化相适应。每家社区医院都有其不同的服务特色,例如流程快捷、微笑服务、技术过硬、设备先进、质量保障等。人才打造与培养,必须将社区医院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也能从另一个层面帮助社区医院人才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

三是必须与外部环境、政策相结合,借助政策导向,顺势实现社区医院的战略发展与转型。我国的医改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展开,分级诊疗、区域医疗、医联体等改革方向,都是为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而制定的,社区医院将是医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能够借此机会顺利实现医院的战略转型。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微生物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