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猪麻醉的研究

2017-01-15魏文强丁晓琛樊小艳王晶晶段艳萍冯秀亮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氟烷插管气管

王 晖,薛 娜,魏文强,王 爽,郝 俊,丁晓琛,樊小艳,王晶晶,段艳萍,冯秀亮

(1.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实验外科,陕西西安710032;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麻醉二科,陕西西安710054)

腹腔镜手术猪麻醉的研究

王 晖1,薛 娜2,魏文强1,王 爽1,郝 俊1,丁晓琛1,樊小艳1,王晶晶1,段艳萍1,冯秀亮1

(1.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实验外科,陕西西安710032;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麻醉二科,陕西西安71005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中猪的麻醉效果,总结较为理想、实用的麻醉方法。方法对42例小型猪进行陆眠宁肌肉注射,在基础麻醉下行气管插管,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2例猪未能成功插管死亡,40例插管成功并维持理想麻醉状态至手术结束。结论采用陆眠宁行基础麻醉,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的方法用于猪腹腔镜手术,简便易操作,麻醉效果好。

麻醉;猪;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已逐渐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但其对术者的操作要求高,需要进行专业的腔镜操作培训。我院自2009年起与强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腹腔镜培训班,我科承担培训班腹腔镜动物手术的麻醉工作。

猪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与人类较为接近,体型适中,在科研教学中应用广泛。关于猪的麻醉方法,之前已有报道,但多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培训班批量麻醉的需求。我科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适合腹腔镜手术的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的麻醉方法。现选择2016年1-9月42例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本实验使用42头2月龄小型猪,雌雄不限,体重17.5±2.5kg,由强生公司提供,转运至我科,单只单笼饲养三天适应环境后进行实验。

1.2 实验药品和设备

实验药品包括陆眠宁注射液,由吉林省华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兽药字(2015)070011777;阿托品注射液。

实验设备:麻醉机、监护仪、听诊器、无齿环钳、内径5.5mm的气管导管及其他常用物品。

1.3 麻醉前准备

实验人员提前备好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吸引器连接正确,检测完毕,处于备用状态;检查呼吸回路有无漏气,气源是否充足,钡石灰是否需要更换。

实验动物术前禁食12h、禁水2h。

1.4 麻醉方法

1.4.1 麻醉诱导

动物饲养员在猪笼内插入隔栏,将猪限制在猪笼的一端,使其不能转身,抓住猪靠近猪笼外侧的后腿,麻醉师在猪臀与猪腿交界肌肉较厚处进针,回抽无血后推注陆眠宁(0.1ml/kg),同时给予阿托品(0.5ml/只)。若动物体质弱,陆眠宁可酌情略减剂量。麻醉过程中密切关注实验动物的生理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给药后3~5min,猪会由躁动逐渐变安静,继而卧倒,闭眼。 猪卧倒后迅速移出猪笼,仰卧在地,快速备皮(腹部)。

1.4.2 气管插管

备好皮的猪俯卧位放置在动物手术床上,头颈部尽量伸展与躯干成一水平直线,固定四肢。医用纱布绷带两条放置在猪嘴角处,分别向上、向下牵拉,以充分暴露口腔深面。麻醉医师将猪舌头牵拉偏向一侧嘴角外,右手以持笔式持气管导管,左手持环钳轻压舌根部,看清会厌后用环钳尖端轻轻下压以暴露声门,右手持气管导管呈水平状插入对准声门轻轻插入。插入深度为24± 2cm。气管导管末端偏于猪嘴一侧嘴角外,证实气管导管位置正确后与麻醉机连接,行机控呼吸。设定呼吸机参数,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20次/min。2ml的注射器针管作牙垫用,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脱落。再用绷带将导管和猪上下腭一起固定,避免变换体位时导管移位。将猪改仰卧位固定四肢,连接心电监护,临床用指脉氧监测探头夹持在舌尖处监测SpO2,等待手术。

1.4.3 麻醉维持

麻醉维持期,七氟烷吸入浓度2.0%~3.0%(根据手术操作需求调整),氧流量为2L/min。术中心率维持在110±10次/min,血氧浓度98%~100%,若术中心率低于80次/min,可给予0.3~0.5mg阿托品纠正。

2 结果

2.1 麻醉诱导阶段

2例死亡,1例在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突然全身剧烈抽搐很快死亡,另1例在气管插管时气道痉挛导致插管失败。余40例插管顺利。

2.2 麻醉维持阶段

40例成功插管动物均顺利完成3~4h的腹腔镜手术,术中心率平稳,保持在110次/min上下波动,心跳规律有力。

3 讨论

动物无主动配合手术的意识,故动物麻醉常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包括静脉麻醉、吸入麻醉、腹腔或肌肉注射等[1]。腹腔或肌肉注射仅需数秒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而静脉穿刺耗时长,对操作者要求高,成功率低。腹腔注射有误入血管之虞,而且腹腔内注射麻醉诱导时间长,使用药物单一,麻醉效果并不理想[2]。肌肉注射操作简单,剂量容易控制,诱导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麻醉意外风险低[3],故我科在动物麻醉时首选肌肉注射。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开展的动物手术时间日益延长,单一的麻醉已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故实验动物越来越多的采用复合麻醉[4]。

陆眠宁,即原来的速眠新,曾用名846合剂,其主要成分是盐酸赛拉嗪,通过麻醉中枢神经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5],对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阿托品抑制唾液和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又能兴奋呼吸中枢。查阅陆眠宁及阿托品的说明书,考虑到其可操作性,无须提前注射阿托品,在注射陆眠宁即刻注射阿托品,此举减少了对猪的惊扰,而且麻醉效果满意。吸入麻醉是临床常用的全麻方法。七氟烷无刺激气味,麻醉和苏醒迅速平稳,麻醉深度易控制,不增加分泌物,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好;七氟烷还可松弛呼吸道平滑肌,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陆眠宁对呼吸功能的抑制作用,因此对全麻气管插管下的气道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的实验证实,陆眠宁与七氟烷的肌松作用叠加,完全可以满足腹腔镜手术时的肌松要求。术中SpO2维持在正常水平,未出现既往文献报道的传统麻醉方法导致的呼吸道痉挛缺氧致死。

早期我们采用猪仰卧位插管。插管后不需要变换体位,避免了导管脱落的可能。但是仰卧位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平直比较费力,暴露声门也不理想。后改为俯卧位插管,在借助环钳轻压舌根的情况下,大多数猪即可清晰显示会厌。插管后妥善固定导管,变换体位时注意保护气管导管,可避免导管脱落。猪的气管软骨缺如,导管尖端的刺激很容易使气道闭塞。本实验一例插管失败,即因操作者不够熟练,在首次插管失败后反复尝试,导致气道紧闭,尽管气管导管可以通过声门,但前进困难。所以在清晰显露的同时,把握好插管时机,尽量保证一次插管成功。

猪的腹腔镜手术,采用陆眠宁基础诱导,术中持续七氟烷吸入的复合麻醉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在短时间内批量麻醉动物;术中动物生命体征平稳,故此种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1] 罗亚桐,刘勇.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J].医学信息,2010,23(2):354-355

[2] 贾桂林,黄焯民,韩世发,等.速眠新复合麻醉对动物应用的实验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4(12): 258-260

[3] 张昌立,曹建新,杨诚,等.介入与影像诊断动物实验中两种麻醉方法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7):709-711

[4] 孙玉江,冯艳忠,宋玉芹,等.动物麻醉及麻醉监测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6:82-83

[5] 池天贵,陈征宇,林立中.宠物临床诊疗中846合剂的使用情况[J].福建畜牧兽医,2010,32(1):34-35

S858.28

B

1003-8655(2017)03-0016-02

王晖(1981-),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临床麻醉学。

猜你喜欢

氟烷插管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