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
2017-01-14陈淑英
陈淑英
【摘 要】本文针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的课题,阐述分析了三大策略:初读感知,圈定目标基本区域;精读分析,攫取问题核心信息;赏读探究,构建阅读认知体系,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质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高中 阅读教学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87-02
高中阅读教学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让学生准确理清阅读认知构建途径,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品质,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点探索的课题。学生在解决阅读问题时,常常是跟着感觉走,缺少清晰的行动思路,找不到阅读认知构建基本原则,其命中率自然低下。教师要在阅读思路引导上有创新设计,为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规划基本路线,掌握信息筛选方法,完善阅读认知体系的构建。
一、初读感知,圈定目标基本区域
学生初读文本时,需要先弄清阅读问题设计,并给阅读问题进行简单分类,以便在阅读文本时能够快速圈定阅读问题基本区域,为进一步展开阅读探究做好铺垫。
(一)理清阅读任务设计。学生初读教材文本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其阅读效率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阅读问题设计,对阅读问题进行简单分类,为阅读方向确立提供重要信息支持。阅读问题一般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是积累性问题设计,文本中有准确答案,或者是知识巩固;第二是简答、简述、列举类阅读问题,通过阅读搜集、整合、优化等阅读手段,能够找到其基本内容信息;第三是论述、拓展性阅读内容,需要在探究文本基础之上,对认知进行进一步梳理、升华,并拓展其视野,形成多元、个性阅读感知。
(二)筛选问题经纬区域。无论属于哪一类阅读问题,都是建立在阅读文本基础之上的,需要阅读文本给出一定的信息支撑,如何在文本中确定阅读问题经纬度坐标,这是对教学阅读引导的重要考验。阅读问题区域划分有一定规律可以探寻,教师要多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给学生以思维启迪,帮助学生建立方法意识,利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这是阅读教学指导最基本要求。学生一旦建立区域圈定意识,其阅读效率会大大提升。
阅读设计有一定规律可循,教师要督促学生学会问题分类,以便形成分类问题认知。如《黄山记》,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下面问题: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要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对“云海”的描写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问题设计展开分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给出个性认知:一共四个阅读问题,一、三属于积累性内容,有比较明确的答案;二、四是建立在前面问题之上的,需要联系文本内涵展开探究。由于分类清晰,问题解决比较顺利。学生快速达成阅读共识: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写,采用了拟人化手法,给人以新鲜感,突出黄山是人间之仙境。采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云海,用山来衬托云海,形成黄山特有景色,给人以无限遐想。
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阅读问题进行整合分类,目的是培养学生筛选意识,只有弄清问题设计思路,其解决途径探索也有了一定方向。学生阅读感知顺利,问题解读非常到位,充分说明教师筛选问题区域、筛选阅读信息引导的方法对路,帮助学生顺利建立阅读认知。
二、精读分析,攫取问题核心信息
精读文本是建立在初读基础之上的学习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阅读方法资源,从不同角度搜集阅读问题核心信息材料,逐渐弄清阅读问题构成基本规律,探索解决阅读类问题方法。
(一)整合阅读方法资源。阅读方法众多,我们在教辅资料上可以搜集大量阅读方法内容,但这些阅读方法的实用性还需要验证。好的阅读方法需要借鉴,但阅读方法不是万能的,其适应性带有群体个性色彩,别人感觉好用的方法,未必适合自身阅读实践。教师要督促学生建立总结、探索阅读方法学习意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对待阅读方法问题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方法资源整合,对阅读方法进行多元优化,以形成重要方法体系,为全面提升阅读效率做好方法储备。
(二)搜集问题核心信息。在精读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元信息搜集。阅读问题设计时,每一个问题都具有丰富信息支持。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阅读问题和文本内涵展开对接性分析,对涉及信息展开搜集整理,让学生看清信息处理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信息整合主动意识,并在信息搜集整理中形成阅读方法。
《药》中人物形象赏析时,教师给出操作示范: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麻木、迷信,当时社会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代表。经营小茶馆,勤劳操持,积攒的钱为儿子看病;用人血馒头来治病,当然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说明其愚昧麻木。教师给出解题思路:用关键词总括,然后分条细致解释,构建总分结构。学生根据教学引导,对其他人物展开形象分析。有学生分析夏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孤独、寂寞,他是当时坚持斗争的革命党人。在狱中与敌人展开坚决斗争,宣传革命,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由于对革命斗争缺少基本了解,不知道如何参与真正的革命,显得有些盲从疑惑。
从学生学习认知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卓有成效,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操作思路,其阅读答案体现较强逻辑性,学习成长高效。学生悟性都比较强,教师要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引导,学生自然会跟进学习感知,并快速形成学习能力。
三、赏读探究,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赏读应该是“点阅读”,教师从文本重点区域展开深度剖析,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感知,还能够有效验证阅读理解正确性,进一步完善阅读认知体系。
(一)深度挖掘问题内涵。赏读是对文本重点展开的解剖性、拓展性探究、分析,学生在介入问题探究时,往往比较肤浅,只关注问题表象,对问题内涵挖掘不够。这与学生阅读认知基础有关,也与学生阅读方法应用有关。教师要在阅读方法应用方面给出具体的指导,启动学生阅读思维,快速形成方法渗透,拓展问题探究切入角度,丰富信息来源渠道,为优化问题信息打下坚实基础。
(二)完善阅读认知体系。阅读认知形成有基本规律,在具体构建时,教师要多给出示范操作,促使学生明晰思维展开思路,特别是阅读问题答案整合时,需要有条理性、有逻辑性、有创新性,先写什么,后说什么,都需要做好规划。如总分、总分总结构形式,点到面、层层递进论述关系,都要鲜明体现出来,这样形成的答案自然是高品质、高命中率的。
《等待散场》阅读设计:布鲁诺不满意老板做法,他有哪些理由要陈述?老板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与布鲁诺之间的问题?小说结束时,老板说了一句什么话?布鲁诺能够明白老板的意思吗?你对文中两个人物有什么看法?教师先让学生阅读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圈定每一个问题阅读区域,展开重点阅读,搜集核心信息,进行科学条理认知构建。学生依照教师安排,有条不紊展开阅读操作,顺利形成阅读成果。在具体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活动,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位点评,给出自己的看法,师生互动频繁,阅读效果非常突出。
教师给学生阅读操作规划清晰思路,学生按照教师引导顺利展开阅读操作,其阅读认知非常深刻,具有很高命中率,这说明教师引导是清楚的、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介入阅读学习时,缺少基本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要多从方法上给出指导,让学生建立方法意识,学生阅读认知自然实现成长。这也是高中阅读教学最需要引起关注的环节。
高中语文阅读学法众多,教师要给予积极引导,给学生比较清晰的思维启动方向,这是学生普遍阅读诉求。阅读文本各异,阅读问题多元,如何给出阅读规律认知,需要教师做细致归结。如何能够给学生提供简单易行操作指导,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阅读认知体系,这是高中阅读教学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