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2017-01-14王庆连
王庆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仅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教学,更要求将教学内容和方法回归生活,增加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因此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方法势在必行。本文从影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因素出发,简要阐述了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承担着教导学生德育,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观的重任,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要想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新时期仍旧能够起到教导学生的作用,就要改善其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
一、影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由于学校处在各个城市的集中生活区域,学生在上学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现象,如打架斗殴的混混、收保护费的小地痞等,而且学校周围网吧、桌球等娱乐场所多不胜数,长时间的接触和视觉观看,会影响小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对小学生在思想还未完全成熟之前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生本身的影响
学生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目的不明确,很难根据目的去制定学习内容和框架,而且课程仍旧采用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小学生在思想上的改变难以体现在成绩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
(三)教师因素的影响
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思想落后问题,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特定课程,再加上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教师也不能完全地改变授课内容和方式,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严肃的课堂气氛下学生难以自由发表意见,大大限制了自身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情况,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平等对待学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课堂气氛,进而让学生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美丽的秋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认为具有秋天代表性的物品带入课堂中,并说明原因,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去思考什么物品可以代表秋天,在课堂上可能出现“枫叶”、“月季”、“银杏叶”、“玉米”等等具有秋天元素的物品,学生在各种物品的环绕下能够更加放松地学习课堂中,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课堂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有很多与学生自身心理成长和价值培养相关的知识,需要学生用心体会和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这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影片、故事、游戏等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思维、引发其积极思考,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向人民英雄致敬》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个性爱好,选择激烈的《长沙保卫战》、《狼牙山五壮士》、《火烧邱少云》等影片故事,向同学们阐述人民英雄的伟大,也可以用神舟飞船、天宫二号发射背后所有人员付出的纪录片来阐述和平时代人民英雄的默默付出,让小学生们产生更多的爱国心理和进取心理,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三)改变课程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改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考试成绩+日常思想进步累积”的方式,将小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思想进步纳入期末成绩考核的范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进而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红花考核表,详细列举小学生平时可以获得小红花的各项方式,如主动打扫卫生、见到长辈问好、帮助同学等,并将学生获得的小红花在教室里粘贴出来,期末根据各位学生获得小红花的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换算成考核成绩,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学生、教师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提高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等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并能够深入地去研究一些问题,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促进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蔡溪梦,郑成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与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16(03):134-135.
[2].崔仁秀,王艳霞.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探讨[J].牡丹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22(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