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停用带来的灾祸

2017-01-14汪芳

中外书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心梗胃肠道阿司匹林

汪芳

一片阿司匹林吃或不吃,就能让人冰火两重天。变脸之快令人咋舌,不得不让人信服!

阿司匹林诞生于1899年,因具有抗炎、镇痛和减少血栓的作用,直到现在仍被广泛使用。同时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阿司匹林也深受药剂研究者的青睐。当然,不吝赞美的同时,也要看到阿司匹林有导致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的可能,可见再完美的事物也会有瑕疵的。

阿司匹林很常见,但是并不普通。在我眼中它更像一把双刃剑,虽锋利却也有其两面性,舞好了披荆斩棘,舞不好走火入魔,只有充分权衡选择适宜的人群才能发挥功效。

停用阿司匹林险酿惨剧

一名48岁的普通高血压患者,为了控制血压,长时间吃降压药和阿司匹林,因出现烧心、恶心等胃肠不适症状入院就诊。经过全面检查之后,我保留了降压药,取消阿司匹林。后来这位患者的血压比较稳定,胃肠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

该患者的病程,无意间被另一位搭过支架、有陈旧性心梗的患者“偷师学艺”。这位仁兄因担心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出血,便私自停服。结果倒是真没出现什么胃肠不适,直接心肌梗死了!

为什么停用阿司匹林,就险些酿成惨剧呢?主要问题出在了大家对其药理作用理解不够透彻。

阿司匹林确实能够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是突然停药容易使血小板活性在短时间内“反跳性”加强,好比被禁锢的山洪突然失去堤坝的束缚而一泻千里,血栓风险也随之陡增。

高血压患者尚属一级预防阶段,血栓风险相对较低,即使服用阿司匹林净获益也很少。而为了防止胃肠道出血,遂决定直接停服阿司匹林;而心梗患者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处于二级预防阶段。由于血栓风险很高,阿司匹林必须坚持服用。而擅自停药且没有替代药品及时跟进,只会导致更严重的血栓。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

吃与不吃关键看获益。

对于大部分仅是血压偏高、不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以不吃;若伴有抽烟、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则需要通过医生充分评估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确保获益再做决定。

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既往搭过心脏支架、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经历的患者,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应该坚持服用。

俗话说得好,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像阿司匹林这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例子在临床上挺常见的,有些患者没有明确药物本身的效力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仅凭个人理解或与其他患者参照就盲目决断吃或不吃,其实很容易擦枪走火。

贵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之一的阿司匹林,起源于一种草本药物。几经争议和沉浮。一百多年过去了,它的角色仍在不断地改变和外延,并且凭借经济、低毒、使用方便而畅销全球,甚至被现代人看成“床头宝”,很多人习惯有事没事吃上几粒。其实多年前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就指出:无论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只要无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就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放眼整个临床也是如此,无论选择药物还是手术,应用与否都须经过认真的评估。

猜你喜欢

心梗胃肠道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