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价值分析
2017-01-14陈峥嵘
陈峥嵘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价值分析
陈峥嵘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价值。方法 8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 采用常规护理)和试验组(43例,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0%, 高于对照组的4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 减轻疼痛,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妇科急腹症;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心理状况;疼痛
妇科急腹症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变化速度快、危重等特点, 病情发作时患者主要表现出阴道流血、急性腹痛等临床症状, 异常痛苦, 如果不立即采取诊断和治疗措施, 其会直接导致患者休克或死亡, 从而危及其生命安全[1-3]。针对妇科急腹症患者, 及时且科学的院前急救护理可对病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 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预后[4-6]。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85例作为观察目标, 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85例作为观察目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7.5±5.2)岁;其中卵巢肿瘤破裂7例, 宫外孕26例, 卵巢囊肿蒂扭转9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2~56岁, 平均年龄(38.4±5.9)岁;其中卵巢肿瘤破裂11例, 宫外孕2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严格遵医嘱为患者应用急救药物, 密切观察其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做好急救准备等。试验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并完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作为医院的流动抢救室, 急救车必须时刻做好出诊救护的准备, 车内应配置齐全药品、物品、急救设备等, 同时准备好人员及车辆, 保持应急状态。急救车上的相关设备必须做到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品种定量、定时进行消毒杀菌和检查维修, 所有物品要张贴显眼的标志, 禁止随意变换位置。使用后要立即检查, 并及时进行补充, 确保完好率达到100%。负责院前救护工作的医护人员数量有限, 且任务繁重, 责任重大, 并要求其具备高技术水平。护理组织或护士长需要对人员进行科学调配, 得到患者呼救信息并了解到病情非常严重时, 所选择的出诊护士必须具有高超技术和丰富的救治经验。由专人负责管理急救车,每班护士要依据基数卡对器械、药品等进行仔细清点, 做好交接班工作, 分管护士每周要进行1次检查, 护士长则间隔2周进行1次检查, 做好记录, 确保账物相互符合。②强化病情和生命体征观察及监测:如果患者表现出持续性全下腹疼痛症状, 同时伴随直肠、膀胱刺激, 腹部反跳痛、压痛非常明显, 需警惕急性盆腔炎或脓肿。如果患者单侧出现持续性的突发疼痛, 并表现出向股内、腹股沟内放射状, 且腹部可触及到较大张力的肿块, 则需警惕是卵巢囊肿破裂或急性扭转, 待明确腹部体征和腹痛的具体性质后, 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或半卧位, 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禁止未确诊前给予止痛剂, 避免耽误病情诊治。对患者阴道流血情况、腹部体征变化进行观察, 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报告给医师,并采取针对性措施。③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充分了解,给予其宽慰和安抚, 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可能满足, 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调高其配合意识。抢救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冷静沉着, 尽量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 确保抢救工作顺利开展[7-9]。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借助SDS、SAS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不良心理越严重。对患者面部表情及主观疼痛感觉、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以此为依据对疼痛状况进行判断[10], 其中治疗后完全无痛为完全缓解;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减轻, 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为部分缓解;治疗后疼痛虽有所减轻, 但影响睡眠,需继续镇痛为轻度缓解;相比于治疗前疼痛无任何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比较 试验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5.27±3.01)、(45.04±5.07)分, 护理后分别为(34.27±2.17)、(32.68±4.35)分;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6.06±5.24)、(44.28±4.83)分, 护理后分别为(43.07±2.56)、(41.92±3.25)分。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548、0.7073,P=0.3951、0.4814>0.05);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103、11.0738,P=0.0000、0.0000<0.05)。
2.2 两组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比较 试验组43例患者中无效1例(2.3%), 轻度缓解5例(11.6%), 部分缓解20例(46.5%),完全缓解17例(39.5%), 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42例患者中无效9例(21.4%), 轻度缓解14例(33.3%), 部分缓解11例(26.2%), 完全缓解8例(19.0%), 总有效率为45.2%。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417,P=0.0001<0.05)。
3 讨论
妇科急腹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需要尽快作出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通过规范的急救制度, 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院前急救能力,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护, 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11]。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0%, 高于对照组的4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 减轻疼痛,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 赵瑛.浅析妇科急腹症66例护理干预方法.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32):72-73.
[2] 郭翠英.门诊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2):263-264.
[3] 裴景红, 奚春玉, 邱雁飞.护理干预对危急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心理及疼痛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30):186-188.
[4] 陈梦丽, 陈丽, 刘美维.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5):52-53.
[5] 张艳秋.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的影响.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4):55.
[6] 谢萍, 陈秋珠, 洪玉苗.院前急救护理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5(21):3335-3336.
[7] 梁芬.个性化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9):3046-3048.
[8] 李冬梅, 任伟胜, 刘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12):5-6.
[9] 李云燕, 蔡素云, 黄妹.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腹症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8):83-84.
[10] 方曦.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腹症院前急救中应用的价值分析.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11):00232.
[11] 卓艺玲.院前急救护理模式的分析与探讨.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16):119-1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93
2017-01-11]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