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1-14孙洪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文拉法洛西汀阿米

孙洪祥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孙洪祥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35例。三组患者均继续服用原有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 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度洛西汀, B组加用文拉法辛, C组加用阿米替林。治疗前后使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2个月治疗, 治疗前A、B、C三组CDSS评分分别为(11.98±3.51)、(12.11±3.65)、(12.08±3.49)分 , 治疗后A、B、C三组 CDSS评分分别为(3.51±0.71)、(3.68±0.76)、(8.92±1.77)分;治疗前 A、B、C三组 BPRS评分分别为 (32.98±1.62)、(31.99±1.57)、(33.10±1.53)分, 治疗后A、B、C三组BPRS评分分别为(25.38±2.60)、(25.71±2.10)、(27.26±2.97)分。治疗前三组CDSS、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DSS、BP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CDSS、BPRS评分低于C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3种药物均有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 其中度洛西汀、文拉法辛药物的治疗效果优于阿米替林, 并且安全可靠, 不良反应较少, 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精神分裂症;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控制下病情转好的抑郁状态。该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 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1]。本文就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3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105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 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标准, CDSS评分≥6分;全部患者均排除抑郁症、严重躯体疾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35例。A组中男17例, 女18例, 年龄22~52岁, 平均年龄(36.7±9.1)岁, 病程3个月~16年, 平均病程(5.8±3.4)年, 入组时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折算成氯丙嗪等效药量平均(431.12±141.36)mg/d。B组中男12例, 女23例, 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37.1±10.0)岁,病程5个月~14年, 平均病程(5.4±3.1)年, 入组时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折算成氯丙嗪等效药量平均(426.32±153.81)mg/d。C组中男16例, 女19例, 年龄22~57岁, 平均年龄(35.3±8.5)岁,病程6个月~19年, 平均病程(6.1±4.3)年, 入组时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折算成氯丙嗪等效药量平均(429.85±133.53)mg/d。全部患者均知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继续服用原有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A组、B组、C组再分别加服对应的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药物, 初始的服药剂量为:A组度洛西汀60 mg/d,B组文拉法辛75 mg/d, C组阿米替林50 mg/d, 后续剂量由个体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三组均连续服药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CDSS评分以及BPR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CDSS评分比较 全部患者均完成2个月治疗, 治疗前A、B、C三组CDSS评分分别为(11.98±3.51)、(12.11±3.65)、(12.08±3.49)分, 治疗后A、B、C三组CDSS评分分别为(3.51±0.71)、(3.68±0.76)、(8.92±1.77)分。治疗前三组C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D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CDS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 全部患者均完成2个月治疗, 治疗前A、B、C三组BPRS评分分别为(32.98±1.62)、(31.99±1.57)、(33.10±1.53)分, 治疗后A、B、C三组BPRS评分分别为(25.38±2.60)、(25.71±2.10)、(27.26±2.97)分。治疗前三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BP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BPRS评分低于C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关调查显示[2],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6%,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是导致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病情, 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成了中外医学界努力研究的方向, 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3-5]。

度洛西汀及文拉法辛均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双重抑制剂药物, 治疗抑郁有很好的效果[6-8]。阿米替林是医学上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有抗胆碱能的作用, 患者服用该药物后会出现视物模糊、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9,10]。

本研究选取本院105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3种抗抑郁药物的对比实验, 结果显示, 治疗前三组CDSS、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DSS、BP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CDSS、BPRS评分低于C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3种药物均有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 其中度洛西汀、文拉法辛药物的治疗效果优于阿米替林, 并且安全可靠, 不良反应较少, 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 林巧, 陈明森, 林耀平, 等.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对照研究.当代医学, 2011, 17(12):142-144.

[2] 刘锡亮, 姜丽丽, 曲春晖.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51-152.

[3] 张瑞莉, 常少华, 王慧.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通过度洛西汀、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的效果观察.养生保健指南, 2016(46):189.

[4] 程丽娟, 刘密.文拉法辛缓释片与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21):2915-2916.

[5] 周升宝, 孙晓丹, 李延民, 等.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对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1):1610-1612.

[6] 耿洪春.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6):21-22.

[7] 王敬龙, 自春丽, 王今.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1(2):112.

[8] 杜斌.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14):1653.

[9] 王云刚, 钱俊, 吴细娇.小剂量文拉法辛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1):39-40.

[10] 杨杰姝.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3):2024-202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70

2017-08-08]

224003 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文拉法洛西汀阿米
文拉法辛(venlafaxine)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文拉法辛有机酸盐晶体结构表面分析和红外光谱鉴定*
度洛西汀对小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的研究
嘎吱响的门
度洛西汀不良反应近况文献概述
饲养员手记
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认识进展(上)
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