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民间壮医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2017-01-14黎辉光陈珏莹农小欣指导老师温海成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壮医南宁壮族

黎辉光 陈珏莹 农小欣 指导老师:温海成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通信作者:温海成(1979-),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民族药、中药的鉴定及品质评价。Tel:13877166296, E-mail:wenhaicheng2015@qq.com

广西民间壮医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黎辉光 陈珏莹 农小欣 指导老师:温海成*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本文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广西民间壮医,对壮医在民间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民间壮医的发展空间进行了探讨。

壮医;调研;现状;广西

“十三五”开局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近年来,广西壮医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后起之秀,经过历代壮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壮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着壮医的发展。一方面,现有壮医药的医、教、研机构较少、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散在城乡的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壮医,由于学历等因素,无法通过执业医师考试门槛,也就未能获得合法的行医资格,面临非法行医的困局。

1 方法

1.1 查阅资料:课题组成员首先查阅相关广西壮族发展历史,并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博物馆了解壮族的历史渊源,聚居地,地理位置,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等。壮族文化与壮医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壮族聚居地大多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夏湿冬干,故暑、湿、火、热等致病因素容易侵犯人体而发病,特别是岭南地区,素有“岭南多毒”之说[1]。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壮族人总结出许多针对痧、瘴、毒的疗法,挖掘了大量的有效的壮医特色治病技法和具有鲜明壮族特色的壮药,特别是解毒药和补虚药[2-3]。由于壮族聚居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使他们对动物药有着特殊的青睐。壮族的干栏民居等建筑也为趋利避害而建,特别是在躲避瘴气方面。

1.2 田野调研:课题组来到民间壮医较为普遍的扶绥县,在这里观察到壮医用竹罐给人治病,患者接受治疗的地点并不是固定诊所,而只是在集市上,医者用竹罐疗法受到很多患者的欢迎。深入走访扶绥的塘岸、长沙等4个村,当地的诊所、医疗机构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是西医化,很少有用壮医的疗法。在扶南乡长沙村,当地居民告诉我们当地有130多位村医,在他们的诊所里大多采用西医的诊治方法;在当地我们找到了较有名气的老壮医钟善治,他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大多采用壮医的方法,有时也结合西医治疗;钟老说部分民间医生还是会使用壮医的针灸,刮痧及竹罐疗法,但是使用率不高。在县中医院设立有壮医科,每年都会对乡镇卫生所进行一次培训,专门学习壮医的传统疗法,但因为培训周期短,乡村医生年龄偏大、诊所规模小和时间、精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他们在培训期间学到的医学知识有限,故使用壮医疗法治病的仍然不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一些老壮医的子女有学医的,但他们学成之后大多在医院上班,所从事的专业基本上中医或西医,父母的壮医医术面临着后继无人之危。在走访其他的乡村,情况基本相同,鲜有专门从事壮医的医生了,有的诊所即使有也仅偶尔用一下壮医疗法而已。

1.3 寻访老壮医:蓝老是广西壮医医院的老壮医,开办有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位于青秀区,壮医药氛围浓厚,陈列有许多壮药材如铁皮石斛及各种泡制的药酒如补阳壮肾酒、气血双补酒等。患者大多都是慕名而来的。蓝老看病的特点是采用壮医目诊和脉诊相结合,在没有问诊的境况下就能把病人的病情一一道出,再参考一些西医的辅助检查,然后再像朋友一样和病人聊天沟通,让病人充分地释放自己,并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最后才开方抓药;抓好药后蓝老不厌其烦地对病人讲煎药的注意事项、服药时间、饮食禁忌等。蓝老所使用的壮药大部分是自己和徒弟们上山采药、经过泡制而成。蓝老在教徒弟本领的同时也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这种传统的师承模式是壮医最传统的师徒授受技能传承方式,很有特色。

1.4 问卷调查:我们选择南宁的良庆区蒲庙、青秀区一带发放问卷调查表。在和居民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看病时绝大多人都会先选择西医或者中医,很少人考虑到壮医。即使壮医在不断的推广和普及中,仍然还是有较多群众对壮医药不太了解。对壮医的了解大部分都是停留在壮族常用的治疗方法例如拔罐、刮痧、夹痧等。虽然了解不多,但是对壮医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觉得能很快就痊愈。统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应用过壮医治疗疾病的人只占调查人数的7.03%。

2 现状

2.1 相关机构对壮医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投入太少,已经建成的壮医药科研、教育、医疗机构,不但规模很小,而且设备十分简陋。另外,有的医疗机构虽然挂着壮医药的牌子,但是在治病过程中已经偏离了壮医治疗的精髓,甚至直接运用西医诊治。

2.2 从事壮医药工作的医务人员太少,全区不足200人,虽有壮医药的骨干学术队伍,但难以形成规模和普及大众化。

2.3 壮医药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推广应用。由于古代壮族没有统一规范的文字,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长期以来,壮医药从业者们奇特的医术仅能靠师徒之间、父子间的口耳相传得以留存,大量的药方、诊疗技法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进行整理保存[4]。近30来,在以黄汉儒为首的老壮医的带领下开始收集民间治疗方法、药方、验方,壮医药逐步走出了壮乡村寨;以林辰为首的新生代壮医学者在进一步丰富壮医理论和临床应用及医技疗法的规范化等,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名老壮医的临床经验的学习和继承,亟待组织和落实;壮医理论及临床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推广。

2.4 壮医疗法的规范化研究。有些壮医特色疗法欠规范,比如设备粗糙、操作无规范、随意性强等;在拜访扶绥很多民间医生和乡镇医生时,他们表示他们每年都会到市医院接受壮医相关治疗方法的培训,一般培训时间为1年2次,1次2天;他们有的也掌握了这些技术但由于设备设施、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壮医治疗方法得不到很好的运用。这些均应进行规范化整理和研究,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3 思考

3.1 可否充分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为壮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必要的倾斜支持。一是根据壮医药的实际情况,制定壮医药人员从业的相对特殊的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民间壮医的合法行医资格和职业资格的问题;二是进一步鼓励壮药的研制和开发,并制定必要的鼓励壮药研制开发的政策,加大壮药研制开发工作的投入。

3.2 加大地区财政对广西各级壮医医院或壮医科室的投入力度,在壮族聚居的来宾、河池、南宁、崇左、百色、柳州等增设壮医科,加大力度推广壮医适用特色诊疗技术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针刺、壮医目诊技术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壮医医疗机构太少、壮医药从业人员太少的状况,加快壮医学术骨干队伍的建立和发展。

3.3 加强壮医药人才培养和学术骨干培养,认真办好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壮医药本科专业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鼓励名老壮医带徒和壮医社会办学,为边远山区培养一批用得起、留得住的壮医药人才。

3.4 加大对壮医药的科研投入,进一步充实完善壮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机遇,利用壮族在东南亚侗语族群中的影响,引进外资、推出产品,扩大交流,促进壮医药事业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5 加大对民间治疗方法、偏方验方的收集整理;鼓励民间家族治疗方法的传承和普及;让更多人得到共享壮族先人和壮医的智慧成果;给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治愈的希望。

[1]黄汉儒,黄景贤,殷昭红. 壮族医学史[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8.16-17.

[2]林辰.中国壮医针刺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10.

[3]林辰. 中国壮医经筋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2-33.

[4]伟刚林. 壮医诊断学[M].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7:55.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600065)

R291.8

B

1006-6810(2017)06-0072-02

2017年1月7日收稿

猜你喜欢

壮医南宁壮族
数读南宁
基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的壮医五诊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眷恋南宁
壮医六方藤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TLR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Cat’s book》
壮族山歌
壮医术语英译规范性问题及建议蒙洁琼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第四届“享受阅读 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邀请赛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