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诊断与防治分析
2017-01-14王吉春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畜牧兽医站225400
王吉春(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畜牧兽医站 225400)
1 前言
猪肺疫的主要病原菌是巴氏杆菌,而巴氏杆菌病又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致病性和传染性强,直接危害畜、禽、野生动物及人类健康。通常猪肺疫分为最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类型,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不分季节,若是交叉感染对机体的损伤更大[1],很容易给养殖者造成经济损失,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这个大敌不加以防治,养猪业很难更加发展。所以,重视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临床诊断
猪的生前诊断也不是十分困难,根据猪只受病原菌侵害程度的不同,在临床上的3种表现类型分别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2.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表现为突然死亡的败血症症状,发病突然,几乎没有挽救的时间,患猪身体通常处于高热状态,可高达41℃以上,咽喉部肿胀热痛,严重者波及耳根及颈部,从患猪的口鼻流出泡沫或是带血泡沫,呈犬坐姿势,呼吸极其困难紧迫,无食欲,黏膜呈现蓝紫色,后期耳根、颈部及下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发展到最后患猪会窒息死亡,通常病程持续1~2d。此时的病死猪肺严重充血、水肿,出血点遍及各浆膜、黏膜,咽喉部及周围组织呈出血性浆液性炎症,皮肤组织发现水肿液,淋巴结呈暗红色肿大[2]。
2.2 亚急性型
通常情况下,亚急性型主要表现为纤维索性胸膜肺炎症状,败血症症状较轻。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当患猪稍微活动就会引起剧烈的干咳,声音像犬吠声,呼吸也不轻松,需要伸颈呼吸。发病后期患猪皮肤上出现紫斑。通常病程会持续2~6d。该类型的肺水肿、充血。肺小叶间质增宽,充满胶冻样液体。胸腔积有含纤维蛋白凝块的混浊液体。胸膜附有黄白色纤维纱,患病时间较长的猪只,胸膜包括与膈肌、心肌都会发生粘连现象。喉部有浆液性或黏稠的带有气泡或血性气泡的黏痰物,不易咳出,有的猪只气管黏膜脱落。
2.3 慢性型
慢性型一般于流行后期常见,慢性肺炎为具体表现。不经常咳嗽,但采取腹式呼吸,呼吸相对困难,患猪体温低烧或正常,愿意压堆在一起。一般情况下患猪表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随着病程加长身体会慢慢消瘦,皮肤还会发生湿疹。大概两周多患猪会衰弱致死。肺组织大部分发生肝变,并有大块坏死灶或化脓灶,有的坏死灶周围有结缔组织包裹,胸膜粘连。
3 猪肺疫与猪瘟、猪丹毒的鉴别诊断
3.1 病状发展情况不相同
猪肺疫与猪瘟、猪丹毒相比可以看出,猪肺疫发病最急剧,并以肿颈,呼吸困难,从口鼻流出泡沫等特有病状而具体表现。至于猪瘟和猪丹毒,这两种病都无肿颈的表现,且患猪的呼吸器官病状也不十分明显。
3.2在剖检上也各不相同
猪肺疫和猪瘟有着明显的区别。猪肺疫表现全身普遍出血症状,皮下组织各个地方弥漫着点状出血;而猪瘟相对较轻。猪肺疫全身淋巴结呈断面为红色的肿大出血,猪瘟的淋巴结呈断面边缘出血。扣状溃疡是猪瘟肠道典型的特征;败血性猪丹毒皮肤上无红疹,但会成片发红,患猪的咽喉部不发生肿胀[3]。
3.3 进行细菌检查
进行细菌检查时会发现,猪瘟不存在细菌,而猪肺疫有两端浓染的小球杆菌,猪丹毒则见有纤细稍长,正直或者微弯的小杆菌。
4 防治措施
对于猪肺疫这类疾病,养殖者始终要贯彻坚持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争取将病原菌扼杀在萌芽状态,具体实施的步骤,以下详细介绍。
4.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首先,养殖者要改善猪舍的环境卫生条件,及时清理圈舍内外的粪尿等污物;其次,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消毒制度,并坚持下去,定期给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坚持全进全出式,将空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并且处理好通风换气与猪舍保温的关系,既要保持通风换气,以便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保持空气新鲜,冬季还要注重猪舍的保温,使猪舍处于适宜的温湿度,确保猪舍冬暖夏凉。再次,转群、注射疫苗时动作要轻,换料要做到 “三过渡”等,并且要保证饲料卫生安全及猪群的饮水安全,切忌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及被污染的水源。
4.2 早期用药、断奶隔离
当发现猪群内出现病猪或可疑病猪时,最好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或淘汰等措施。因为早期治疗的话,治疗效果会非常明显。治疗时需要全群用药,其他呼吸道病原菌也可能趁虚而入,因此也要考虑进内。病原菌对药物也会产生耐药性,考虑这一点,在实际投药的过程中最好随时作药敏试验以便起到指导用药的作用。在药物选择上也要考虑平时不常用的药物效果会更好一点,用药的一个疗程大致为5~7d。另外一方面,母猪产前产后也需要药物预防,生下来的仔猪生进行药物预防也很重要,仔猪及早断奶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母猪把病原体传给仔猪的机会。一旦猪群出现病死猪,要及时将病死猪及其粪便做妥善的无害化处理,并将其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免病死猪携带的病原菌二次污染环境及感染到人。
4.3 尽可能减少应激作用
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转群、免疫、称重及环境的剧烈变化都会给正在生长的猪群造成应激作用,所以,当发生转群、免疫、称重等应激条件时,首先要尽可能轻拿轻放,尽最大可能减小应激作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做好预防用药的投放。给将要发生应激作用的猪群饮用电解多维素、口服补液盐、VC水溶液或0.05%高锰酸钾水[4],还可以使用预防剂量的抗生素等。方法很多,一定要提前操作,饮水至少一周,并做好驱虫工作。驱虫用药效果最好的方式是连续用药,至少用药7d,即一个生活周期,以此为机体健康保驾护航。
4.4 制定合理长效的免疫接种计划,做好传染病免疫和驱虫工作
疫苗接种对于猪群预防各类传染病都是非常好的方法途径。养殖者应根据当地动物疫控中心出具的流行病学报告,结合自己的养殖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免疫接种计划,并长期坚持下去。饲养的猪群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母猪在配种前注射疫苗,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母猪的的作用,还会为出生后的仔猪提供足够多的母源抗体。仔猪同猪瘟一起60日龄免疫。疫苗需在正规厂家购进,并要严格遵守疫苗规定的各项规程。定期驱虫也是保护猪群的一种方法,在驱虫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药物,且相应的用药程序规范,使驱虫工作恰到好处。
4.5 做好养殖人员的安全防护
猪肺疫属于人畜共患病,其致病性和传染性同样也威胁着养殖人员的自身安全。在日常的饲养工作中,养殖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并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当猪群中发生猪肺疫病时,也不要慌张,先将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一系列的防护装备佩戴齐全后,再进行相应的隔离、治疗患猪的工作,千万不可鲁莽。出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干净的衣服,以免将病原菌带到外界。在养好猪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安全。
[1]王炳翔.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J].现代农业科技:动物科学,2010,10(24):329-330.
[2]王振财,宋淑梅.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兽医卫生,2014,10(5):33.
[3]闫晓明.猪肺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13(1):89.
[4]祝永华,张培兴,郭龙宗,等.猪肺疫的诊断和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06(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