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4付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下腹部罗哌卡因

付刚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付刚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联合麻醉组, 每组30例。罗哌卡因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麻醉, 联合麻醉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C1)、诱导后(C2)、气管插管后(C3)、拔管时刻(C4)、拔管后(C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和患者不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C1、C2时的DBP、SBP、HR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在C3、C4、C5时的DBP、SBP水平低于罗哌卡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罗哌卡因组1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好, 不良反应少, 临床指导意义突出,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

临床外科麻醉均采用的是复合麻醉药物, 不同的复合药物会对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上采用的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局部麻醉药物, 在临床上已经广泛采用,开展腹部手术时需要采用合理的麻醉复合药物, 保证患者的手术正常运行[1]。本次研究就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所在科室收治的60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联合麻醉组, 每组30例。罗哌卡因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45~89岁, 平均年龄(78.1±16.3)岁, 病程2~7个月, 平均病程(3.6±1.4)个月。联合麻醉组中男13例, 女17例, 年龄43~86岁, 平均年龄(75.1±15.3)岁, 病程2~6个月, 平均病程(3.8±1.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麻醉前30 min采用肌内注射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 注射0.5 mg阿托品, 注射0.1 g苯巴比妥钠, 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静脉注射乳酸格林氏液, 5~10 ml/(kg·d),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取患者左卧位, 在患者的L1~2间隙直入法开展硬膜外穿刺,硬膜外输注20 g/L 的利多卡因3 ml, 5 min后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全脊麻现象, 若患者无明显的异常, 保持患者的侧卧位,在患者的硬膜外腔间隔5 min追加利多卡因, 5 ml/次[2]。罗哌卡因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麻醉, 从患者的硬膜外腔注射浓度为8.94 g/L的罗哌卡因, 12 ml的罗哌卡因混入2 ml的生理盐水[3]。联合麻醉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负荷注入0.02 g/L的舒芬太尼1 ml, 控制速度在2 min内,间隔80 min后追加药物至7 ml[4]。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C1、C2、C3、C4、C5时的DBP、SBP、HR水平。DBP:正常值6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SBP:正常值90~140 mm Hg;HR:正常值平均75次/min。②两组患者不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以及低血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1、C2、C3、C4、C5时的DBP、SBP、HR比较 两组C1、C2时的DBP、SBP、HR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在C3、C4、C5时的DBP、SBP水平低于罗哌卡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更趋近于正常水平。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1、C2、C3、C4、C5时的DBP、SBP、HR比较

注:与罗哌卡因组比较,aP<0.05

时间罗哌卡因组(n=30)联合麻醉组(n=30) DBP(mm Hg)SBP(mm Hg)HR(次/min)DBP(mm Hg)SBP(mm Hg)HR(次/min) C1 67.8±11.2127.3±25.166.1±8.3 66.2±12.3126.1±24.766.4±8.7 C2 61.3±10.3100.8±15.254.7±8.4 60.2±11.9102.1±15.453.4±7.5 C387.5±9.4139.1±21.876.9±8.6 68.4±11.0a123.6±22.7a66.1±7.7 C4 89.2±10.5141.2±22.382.1±7.8 72.5±11.2a128.4±24.5a73.1±6.7 C5 86.9±10.0143.1±23.563.8±5.965.9±9.9a119.8±22.3a67.1±6.8

2.2 两组患者不反应发生率比较 罗哌卡因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2例, 心动过缓2例, 低血压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联合麻醉组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联合麻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采用的麻醉药物瑞芬太尼属于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 可通过患者的血液和组织在非特异性酯酶上进行水解代谢, 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不依赖, 起效快, 消除速度快, 重复和长期用药在临床上未见蓄积[5-7]。因为这个特性使该药在术中可调整患者的输注速度, 快速的满足深度镇静、镇痛的需要, 术后患者不会发生呼吸抑制。镇痛作用较强, 可阻断或者抑制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 对患者的躯体无较为明显的伤害性刺激反应, 保证患者的麻醉过程平稳[8-10]。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 相对于传统的局部麻醉药物的镇痛效果较好, 作用时间长, 对中枢抑制和心血管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这种副作用和用药剂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因此, 临床使用该药物要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 在保障麻醉效果同时, 预防患者发生中枢神经抑制和心血管毒性反应[11-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C1、C2时的DBP、SBP、HR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在C3、C4、C5时的DBP、SBP水平较低于罗哌卡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罗哌卡因组1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行下腹部手术患者临床指导意义突出, 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学习与深究。

[1] 雷东旭, 潘永英, 金宇林, 等.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用于小儿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 14(4):421-423.

[2] 高福寅.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 37(2):142-144.

[3] 张郃, 董文理, 杨丽, 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30):114-117.

[4] 高志利, 晏志宏.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效果与安全性对比.吉林医学, 2014, 35(8):1621-1622.

[5] 周骞, 刘华, 吕东森, 等.围术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镇痛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23):143-145.

[6] 汤建国, 罗军怀, 陈江红, 等.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7-9.

[7] 徐瑱.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下腹部手术临床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1):64.

[8] 杨丹丹.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5):195-196.

[9] 蔡银柜, 孙亚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65):93.

[10] 楼静毅, 顾美华, 洪霞.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镇静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健康研究, 2015(3):317-318.

[11] 范新莉, 王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5):106-107.

[12] 李云翔.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 24(9):614-616.

[13] 李喜勇.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对消除盆腔内脏牵拉反应的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6(5):49-5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62

2017-03-23]

453000 解放军三七一医院

猜你喜欢

下腹部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盆腔炎外敷小偏方
盆腔炎外敷小偏方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连续“Z”成形术修复下腹部蹼状瘢痕